永昌区群众聚集,并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在东江省影响巨大。
上级督导组经过多日调查,最终形成报告。
督导组组长与东江省省委书记杜家乐见面,通报调查结果,指出事件暴露出地方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点名永昌区主要负责人存在严重失职行为。
“杜书记,根据我们的调查,永昌区区委书记费良才在此次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其对群众诉求长期漠视,处置突发情况严重失当,已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永昌区区委常委、副区长代思明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粗暴执法、敷衍塞责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疏导群众情绪,应予严肃问责。”
督导组组长严肃道:“建议依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以正视听。”
“同时,根据我们的了解,江城市委在这次事件中也存在领导不力、监督缺位的问题,特别是事件发生后,江城市委反应迟缓,未能第一时间介入指导,承诺停止东源化工项目,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因江城市委书记雷亮是省委副书记,我们将向上级汇报后,建议中纪委对雷亮进行党内警告处分。”
“会不会处理的过重?”
杜家乐说道:“雷亮同志在江城工作多年,政绩有目共睹,若因这件事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恐怕会影响其积极性。”
虽然他与雷亮并不对付,但身为东江省一把手,必须考虑全省干部队伍的整体情绪和稳定。尤其是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东江省的干部出面说话。
只有如此,下面的干部才会觉得省委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才会觉得杜家乐是他们值得信赖的领路人。
“杜书记,你的想法,我会转告给上级。但督导组的建议是基于事实和党纪政纪作出的审慎决定,处分不是目的,而是警示。雷亮同志的问题在于政治敏锐性不足,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稳定,对潜在风险缺乏预判和应对不足,这种倾向若不纠正,可能引发更大隐患。我们建议的处理意见,既是对雷亮同志的警示,也是对全省领导干部的提醒: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代价。后续将督促江城市委深刻反思,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邵组长辛苦了,我们坚决拥护督导组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东江省委将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依规依纪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举一反三,在全省开展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干部政绩观教育,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我们将以此次事件为深刻警醒,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重显绩轻潜绩、重经济轻民生的倾向。对履职不力、作风漂浮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筑牢社会稳定的根基。我们将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推进整改,绝不让群众的血泪成为发展的代价。”
杜家乐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他把态度表明了之后,至于督导组如何向上汇报,那就不是他能够干预的。
督导组与杜家乐见完面后,就立即带人返回首都。
雷亮得知督导组离开后,很想了解督导组与杜家乐的谈话细节,但他又不好开口询问,便找到李玄章,希望他能够从杜家乐那里探听消息。
李玄章沉吟片刻,答应了下来,随后来到了杜家乐的办公室。
“家乐书记,我听说督导组的人离开了。”
李玄章随口询问道:“没什么事吧?”
“这次事件影响不小,督导组提出了严肃批评,不仅要求对江城市进行问责,还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刻反思,切实转变政绩观。等督导组正式文件下来后,我们将根据文件精神召开常委会研究落实方案,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杜家乐叹气道:“这次教训很深刻。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我已经要求省纪委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对费良才得问题进行彻查,同时要求江城市纪委对市管干部依规展开调查,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对失职渎职、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一律从严查处,绝不手软。同时,要把问责与整改结合起来,推动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切实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是应该严肃追责,有些干部确实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只有让失职者警醒,才能真正震慑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我们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推动整改落实,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重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李玄章点了点头,说道:“督导组有没有提及我们省级层面的问题?”
“也提了。但具体没有说的很明确,我当时的建议是,将处理范围控制在江城市范围内,避免扩大化影响。不过督导组并没有表态,只会说将我的建议带回去,至于会不会处理省级干部,他们并未透露。”
杜家乐说道。
至于会处理谁,杜家乐并没有点出来,但李玄章自然明白,雷亮是江城市第一责任人,又是省委副书记,如果只处理一个人,那必然是他最合适。
李玄章说道:“这次事件影响不小,估计上面不会轻易的放过。只希望能够轻一点处理,避免对我们东江省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是的,后期上面再征询我的意见,我依然会坚持将处理范围控制在江城市层面。”
杜家乐点了点头。
李玄章了解情况后,便转告了雷亮。
雷亮听说上面可能会对他处理,连夜赶到了首都,拜访相关人员,希望能够免于对他的处理,或者减轻对他的处理。
不过,他跑了一圈之后,感觉上面对这件事很重视,处分恐怕是难以避免的,至于何种处分,还要等上面最终商定下来。
另一边。
肖明远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放弃这个核心岗位。
他敲门来到江一鸣的办公室,汇报道:“市长,我想向您汇报思想工作,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坐下聊。”
江一鸣指了指沙发,示意肖明远坐下后,神情平静地望着他。
肖明远深吸一口气,声音略显低沉:“市长,昨天我向您请假到省人民医院做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身体状况不太适合继续承担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医生建议我必须减少压力,定期调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思虑再三,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岗位让给更有能力、更能扛得住的年轻人。这个位置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全市的发展大局。趁现在问题还未显现,及时调整,对组织、对人民都更负责任。希望市长能够理解并考虑我的想法。”
“有没有想过去什么地方?”
江一鸣并没有挽留。
对于肖明远愿意主动放弃市政府秘书长的职位,他自然是持双手赞成的。
肖明远作为市政府秘书长,却与雷亮关系过密,事事向他汇报,对他这个市长极为不利,自然不适合再继续留任。
所以,他也多方施压,让他感受到继续留任下去,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还好,肖明远明白这一道理,主动提出退让。
至于肖明远口中所说的身体原因,江一鸣心知肚明,不过是体面退场的托词罢了。毕竟到了四五十岁,哪个人身上不有点毛病?
但他并不点破,反而默许这种说法,毕竟官场上讲究的是进退有度、留有余地。
肖明远主动让位,既成全了自己整顿班子的机会,也避免了组织上的尴尬。只要人离开,后续安排便可顺理成章。
“听说最近省里在调整其他市州班子成员,如果可以,我想去宁江市任职,我是宁江市人,对那里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回去也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哪怕职务上有所调整,我也愿意服从组织安排。”
肖明远原本是想找雷亮帮忙调走的,但雷亮并不愿意放他走,他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他经过深思熟虑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找江一鸣帮忙。
江一鸣巴不得他让出秘书长一职,也许乐意顺水推舟,而且江一鸣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副部级市长,背后没有势力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找江一鸣试试。
江一鸣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向省委组织部反映你的实际情况,并建议组织考虑你的个人诉求。”
“不过,我建议你找雷书记也汇报一下,毕竟他是省委副书记,在人事方面有着重要话语权,你的调动也需要他点头。”
肖明远尴尬笑了笑,说道:“雷书记并不想让我离开,他觉得我留在江城市还能继续发光发热,尤其是在市政府秘书长这个位置上,更能发挥我的协调能力。”
肖明远没有明说雷亮留他的用意,但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大家都会懂。
而他又特意强调雷亮留他在政府秘书长这个职位上,就是暗示江一鸣,雷书记不让自己走,就是让自己在市政府这边给他当马前卒,以此希望江一鸣能够助力他离开这里。
“雷书记不愿意你离开,肯定是有他的考量和顾虑,但组织也会有组织的考量。你先忙你的,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江一鸣并没有表态,让肖明远摸不清江一鸣到底怎么想的。
“好的市长,您忙。”
肖明远随即离开了江一鸣的办公室。
他这次找江一鸣也是最后的尝试,倘若江一鸣能够帮助他离开江城市,那就最好不过。
如果江一鸣无法帮助他离开江城市,他准备做最坏的打算,通过磨洋工,拖病请假,以此来达到离开这个岗位的目的,最差他也是到市人大或者市政协这种清闲部门养老。总比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好。
之前他只是对江一鸣有了初步的了解,最近他没少钻研江一鸣之前的工作履历和决策风格,发现江一鸣能够走到这一步,绝对不简单。那些比他职位高,比他资历老的干部,不少都栽了跟头,而江一鸣却步步稳进,必有过人之处。
而反观雷亮这边,跟着他的人,一旦出事,他都选择明哲保身,鲜有出面力保。刚刚的费良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他明白,倘若在这次较量中,江一鸣如果赢了,他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雷亮赢,他觉得可能性也大,但问题是,自己能否坚持到雷亮胜利的那一天?
不过,他想选择逃离雷亮的魔爪,但雷亮却不给他机会。
他刚回到办公室没有多久,就接到了雷亮秘书的电话,说雷亮约他晚上带家人到雷亮家里吃饭。
肖明远完全没想到雷亮会突然邀他参加家宴,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心中满是疑惑,不知道雷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下意识觉得这顿饭没那么简单,或许是试探,又或许是某种警示。
他不敢拒绝,只能答应下来,心中却更加忐忑。
到了晚上下班后,肖明远带着妻子来到了雷亮的家里。
不过,并不是省委大院,那里人多眼杂,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撞破女领导私密,我官升三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