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首页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大明熊孩子,开局手撕龙袍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明末红衫军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承包大明汉末:帝国宏图百炼飞升录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兵之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土木堡之变,之所以被视为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绝不单单是因为在这一役当中,京营和勋戚的大规模死伤而已。

它的影响,要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深远的多。

由此带来的文盛武弱自不必提,更重要的是,以土木堡之变为分界线,大明在边境的对抗当中,由太祖太宗时期的攻势,转变为守势。

纵然有宪宗时期的犁庭扫穴,也不过是一时反扑。

总体上来说,这次大战失利,改变了大明的边防政策,有选择的彻底放弃了对于关外部分地区的实际管辖。

而如今,这种影响才正逐渐的蔓延开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镇守边境的各个隘口边将们,土木之役惹得京师震动,百官惶惶不堪,作为近距离接触瓦剌大军的边将,自然更是如此。

这五处隘口的边将逃逸,就像是一面大旗,揭开了边境如今动荡不堪的局势。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土木之役的惨败,导致边将心生惧意,无心抵抗,进而就会导致边境的防卫出现漏洞,这才会被也先大军趁势而下,直攻京城。

边境之事,勋戚最有发言权,所以最先开口的是忻城伯赵荣。

“皇上,先时大军出征,为战而胜之,朝廷曾集中各隘口兵力共三万,于居庸关,独石口,马营,龙门卫等处列重兵,以备增援,致诸隘口兵力空虚,又有土木之事在前,故守将难免心中不稳。”

“当此之际,当增兵各隘口,除居庸,紫荆,独石,龙门等坚城外,边境大小关口三十六处,可通人马者七处,宜增一千五百人为宜,可通人不通马者二十九处,宜增兵五百人为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勋戚当中也并不全都是废物。

赵荣就是年轻勋戚当中,比较被看好的一个,这些日子,石璟负责京营,赵荣负责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做了不少的功课。

所以开口说出的话,还是比较有条理的。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和太上皇出征有关,大军出征,边境防卫自然要随之调动,最主要的部分。

承平之时,边境的防卫基本上以守为主,除了几个关键的城池有重兵之外,其他各处隘口的兵力分布比较平均。

但是这些兵力,只能够应付小规模的阻击战。

既然大明要和瓦剌开战,那么就得防着瓦剌调集重兵,重点攻击其中一个隘口。

所以随着大军出征,边境的兵力也随之集中。

具体的说,就是从各个隘口守军当中抽调一部分,组成一支三万人的机动部队。

这支部队以六千人为建制,分别驻扎在紫荆,居庸,独石,龙门,永宁五个坚城当中,由都督佥事孙安统一指挥。

主要的用途,就是防止某个隘口被大军进攻时,可以集中力量迅速增援。

同时,因为这几处城池都是关键之地,若也先大军攻来,也可就地增援。

土木之役的时候,一是因为时间紧急。

第二,从来都是人多的朝人少的地方增援。

各隘口的守将也没有想到,二十多万的大军,竟然能被人全歼……

落回到现在。

也先大军固然仍在关外虎视眈眈,但是因为虏劫了太上皇,所以这段时间,也先更多的在和大明朝廷交涉(打劫)。

其主力部队并没有异动,而是派遣了游骑,四处骚扰边境。

如此一来,各处隘口的压力就大大增加,这些游骑每次以一百到五百不等,又并不恋战,只以掳掠为主。

待得增援部队赶到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带着劫掠的物资女子跑了。

同时,因为兵力被抽调,许多隘口守备力量空虚,与这些小股游骑正面交战的压力很大。

倒是也有力战不逃的守将,但是往往疲于应付,手中兵力不足,稍有不慎,就被人攻破了隘口,大肆掳掠放火,打杀军民。

正因于此,那五处的守将,才纷纷冒着被军法从事的风险,弃城而逃。

赵荣说完之后,众人倒是沉思了片刻,然后于谦站出来道。

“不妥,孙安所率三万大军,本为增援之军,以防也先大举攻城所设,如今也先大军尚在关外虎视眈眈,兵部最新军报已言,其主力部队似有动向,万一我大军分散,也先率主力来攻,兵散各处难以迅疾调动,则必被各个击破。”

边境的局势,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心里同样清楚的很。

事实上,边境动荡不堪,从各隘口获悉军报的时候,就已经在暗中酝酿了,这几个隘口的守将弃城而逃,只不过是集中爆发出来了而已。

之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将兵力分散,就是为了防备也先佯装游骑骚扰,实则待大明分兵之后,行各个击破之计。

赵荣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反问道。

“那依照于尚书的意思,又当如何?”

“边将手中兵力不足,自然难以升起对敌之心,总不能叫这些边将,凭借一腔孤勇,以寡敌众,只能以身殉国吧?”

于谦上前一步,对着天子拱手道。

“皇上,紫荆,独石,怀来,龙门等处,皆是要地,且不似宣府,大同城高将勇,若无充足兵力,一旦有失,虏贼便可直逼京城,故而臣以为,孙安所率三万大军,不可轻动。”

“至于诸隘口兵力不足一事,兵部已紧急从南直隶,河南等地调遣大军五万,半月之内即可到达。”

“为防虏贼劫掠,可命紫荆等要塞之城,暂且收拢各隘口百姓,贼来则暂避之,待大军一到,可解兵力之急。”

这就是文臣和勋戚的不同之处了,对于赵荣来说,他更关心的是边将的人心,希望能够尽量多的保证边将的生存环境。

而于谦就冷酷的多,他考虑的是大局!

分兵固然有利于安稳人心,但是同时也是要冒风险的。

按照赵荣的说法,七处通人马的隘口各增兵一千五百人,二十九处通人不同马的隘口各增兵五百人,基本上也就把这三万人拆的剩不了多少了。

一旦这个时候,也先大举来攻,以主力攻一处。

那么原本集中机动的大军散落各处,一时之间难以调集统御起来,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

要知道,军队一旦分散到各个隘口,势必要将调兵权下放到各个隘口的守将手中。

相对于如今统一在一名主将的麾下统一调动,效率绝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于谦的意思很明白,百姓可以暂时迁到紫荆,居庸等坚城暂避。

至于守将,则要继续坚持守城,以待朝廷从关内调集的援军到达。

不过赵荣也不是那么容易退让的,他上前一步,站到于谦的面前,同样道。

“且不谈这半月之内,若也先再遣小股游骑烧杀掳掠,该当如何。”

“单说南直隶等地之兵员,久在关内,操练不行,骤然到边境戍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熟悉环境?”

“瓦剌善骑战,多以劫掠为主,他们又是否能够适应于瓦剌的战法?”

“自关内调兵,哪有就地调兵来的速度快,且守城稳妥?”

说罢,赵荣转向上首的天子,开口道。

“陛下,五处隘口守将弃城,足可见边境将士人心已然十分不稳,若长此以往,我各处守军士气低落,必一触即溃,故臣以为,当分兵各处,提振人心,方能安稳士气,令守将能誓死守城。”

这应当算是,自土木之变以来,勋戚头一次在国政大事上,如此强硬的发声。

赵荣虽然资历不足,但是到底是正经的五军都督府都督,而且执掌的是最为重要的中军都督府。

论身份,他的确可以和于谦这个兵部尚书相媲美,何况他身后站着的是整个靖难勋戚。

退让了这么久,终于在这件事情上,勋戚强硬了一次。

一文一武两位高级大臣,意见相左相持不下,自然要由天子来裁决。

于是众臣都将目光放在了上首沉吟的天子身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皇兄何故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被兄弟出卖,归来已无敌末世觉醒:我的脑中有颗世界树东北往事之九零风云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你要杀我系统启动,黑科技启航我有一个仙门星球莲花楼:险象环生予你卡布奇诺玫瑰般的倾心超神:从黑洞边缘解放整个世界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流放后,奶凶凤崽带舅父们造反了圣者拥有修改器的日常生活重生78:文抄公成亿万富翁神棍江湖天狐槐槐惹人爱锦衣春秋隐形学校怪人女孩开局处决鹰酱特使,兔子劝我冷静
经典收藏红楼之挽天倾重生极权皇后亮剑小透明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逆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屏障之外穿到古代,我成了一字并肩王三国列卒:小兵逆袭战国之名士崛起人间之孤味大明刑王大秦之纵横天下清名路暴君总想生三胎天才宝宝,神医娘亲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大唐最穷县令王爷,王妃又去盗墓了大唐暴吏
最近更新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穿越白虎之洪荒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我打罗马?真的假的?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伏羲夫妻江山百美图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明末风云:乱世殇歌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