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治对太极拳的圆融贯通和五禽戏的仿生灵动有了相当的体会之后,王晨决定将教导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实战武艺的锤炼。
他深知,治国仅凭怀柔与养生是不够的,在必要的时刻,必须展现出决断的力量与扞卫家国的实力。
这如同一个帝国,既需要文治的教化与繁荣,也需要武备的震慑与保障。
于是,练武场上的器械日渐丰富起来。刀、枪、剑、戟,这些曾经在战场上饮血的兵刃,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也映照着王治逐渐变得坚毅的脸庞。
王晨首先传授的是剑法。
他所授的,乃是当年机缘巧合,得自道家高人张三丰所传的太极剑法精髓。
他取过一柄青钢长剑,剑身如一泓秋水。只见他屏息凝神,随即动若脱兔,静若处子。
剑招展开,似缓实疾,绵绵不绝。刺、点、撩、抹、带、劈、挂、托,每一式都蕴含着太极的阴阳变化之理。
剑光在他手中织成一片光幕,时而如春风拂柳,轻柔缱绻,时而如流星赶月,迅疾精准。
“治儿,剑为百兵之君,优雅而致命。”
王晨一边舞剑,一边解说,声音在剑风的呼啸中依然清晰可辨,“太极剑法,重在剑意而非剑招。其核心在于‘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运剑’。
要心如止水,洞察先机,后发制人。剑势求圆润,不丢不顶,粘连黏随,化敌劲于无形,克敌锋于未发。这与驾驭朝臣、平衡朝局何其相似!
面对诤谏,需耐心倾听,化其戾气为良言;面对阴谋,需明察秋毫,在其发难之前化解于无形。为君者,当有这种洞察秋毫、化解纷争的智慧与气度。”
王治郑重地接过侍从奉上的宝剑。剑一入手,便觉沉甸甸的,这分量不仅是钢铁的重量,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
他依照王晨的教导,从最基本的握剑、站姿、步法开始学起。
起初,剑在他手中显得格外笨重,招式连接滞涩,破绽百出,舞动起来全无其父那般行云流水的美感,反而像是个初次拿笔的稚童,笔画歪斜。
但王晨极有耐心,一遍遍示范,一次次纠正他的手腕角度、发力方式以及步伐配合。
渐渐地,王治的手臂与剑开始有了默契,剑风变得凌厉了些许,眼神也随着剑尖的指向而变得锐利起来。
接着,王晨又取来了大刀。刀与剑的气质迥然不同,剑显君子之风,刀则具霸者之威。
王晨将昔日神医华佗所创五禽戏中的一些发力法门,尤其是熊戏的沉稳之力与虎戏的爆发之势,融入了刀法之中。
他握刀而立,气势陡然一变,仿佛一位即将冲锋陷阵的将军。
只见他吐气开声,大刀劈砍而出,势大力沉,刀风呼啸,仿佛能裂石开山,那刚猛无俦的气势,让一旁的王治看得心惊不已。
“刀,乃百兵之胆,讲究大开大合,刚猛霸道,一击必杀!”
王晨收刀,气息略促,但目光如炬,“治理国家,有时亦需如此。面对积弊沉疴,或是外侮当头,便要有雷霆万钧之势,果断决策,强力推行,如同这大刀阔斧,清除障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反受其乱。然而,刚猛并非蛮干。”
他话锋一转,再次演示一招,刀势在刚猛中蕴含变化,“你瞧,这劈砍之后,需有回旋收势,以备再战。这便如同推行一项强硬国策,需考虑后续影响,留有转圜余地,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
王治领悟点头,双手握刀,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力量。
他努力模仿着父亲的姿势,挥刀劈砍。
沉重的刀身对他的臂力是极大的考验,几式下来,便觉手臂酸麻,但他想起父皇关于“果断”与“执行力”的教诲,便咬牙坚持,体会着如何将腰腹之力灌注于刀锋之上。
至于戟法与枪法,王晨则融合了记忆中童渊、李彦等用枪大家的技艺精髓。
戟是复杂兵器,兼具勾、啄、刺、割之用,变化多端。王晨手持长戟,演示其用法:“戟法多变,可远攻亦可近战。对敌时,要审时度势,如同应对复杂的邦交国事。
或拉拢,或打击,或威慑,或安抚,策略须随势而变,不可拘泥于一格。”
而枪则被誉为百兵之王,长于刺击,讲究“枪扎一线”,迅疾如电。
王晨端起长枪,瞬间人枪合一,突刺之间,只有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枪法之要,在于快、准、狠!看准目标,凝聚全力,一击中的!这如同处理朝政要务,找到关键,集中力量,迅速解决,切忌拖沓!”
王晨将他从各方高人处所学,去芜存菁,结合自己一生的阅历与感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对王治的教导中。
他不仅是传授武艺,更是通过每一招每一式,阐释着治国、用兵、察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习武之路,绝非一帆风顺。王治天资虽不差,但毕竟政务繁忙,体力精力有时难免不济。
有时,一个复杂的招式连续练习数十遍仍不得要领,或是体力耗尽,动作变形,他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沮丧,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手中的兵刃,眼神黯淡。
每当这时,王晨从不责骂。他会走过去,轻轻拍拍儿子的肩膀,递上一碗温水,用平静的语气讲述自己年少时习武的种种艰辛。
“治儿,莫要气馁。想当年,为父练一个简单的马步,曾站到双腿失去知觉;习一套拳法,反复锤炼不下千遍。武道一途,无有捷径,唯‘坚持’二字。这正如我大秦立国之艰难,非一蹴而就。遇挫而不馁,方能有所成。”
这些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王治有些焦躁的心田,让他重拾信心,再次投入刻苦的练习中。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在王晨倾尽全力的教导下,在王治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王治的体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强健起来,臂膀胸膛的肌肉变得结实有力,面容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显得刚毅果敢。
他的眼神更加深邃明亮,举止间自然流露出一股沉稳威严的气度。
更重要的是,他的意志得到了极大的磨练,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焦虑,而是能更快地冷静下来,寻找解决之道。
朝臣们惊讶地发现,年轻的皇帝处理政务时越发显得从容不迫,决策更加果断明晰。
在应对一些突发危机和复杂局面时,他往往能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和智慧,仿佛总能抓住问题的核心。
王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他知道,自己离开的时机快要到了。
副本的召唤日益清晰,那未知的风险不容回避。
但此刻,他心中已少了许多忐忑不安。
因为他看到,曾经需要他庇护的雏鹰,已然羽翼渐丰,具备了搏击长空的潜力与勇气。
他能做的,在这离别的前夜,已经尽力为之。
他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悟,化作了锤炼王治身心的锤与砧,为他铺就了一段坚实的成长之路。
望着在夕阳余晖下依旧认真练习着收势动作的王治,王晨的目光充满了期许与信任。
他相信,即便自己前路未知,甚至可能一去不返,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大秦帝国,在他这位日益成熟坚韧的好大儿手中,必将能够迎接未来的任何风浪,继续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安心,去面对那副本中的莫测挑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乱世第一枭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