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王梓钧

首页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民国之文豪崛起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锋戈之风起云涌回到远古建华夏李辰安钟离若水亡命之徒带着仓库到大明大明匹夫霸魏医统江山许你盛世安宁大人,得加钱
民国之文豪崛起 王梓钧 - 民国之文豪崛起全文阅读 - 民国之文豪崛起txt下载 - 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980 家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抗战时期的教育发展,有两个最为显著的成就——

第一,国家教育重心,由战前的高等教育,逐步向初等教育转变,主要是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普及。

国府明令规定: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

当然,不喜欢国党的朋友,也可以喷国民政府是在甩锅。因为初级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主要经费由地方自筹,中央政府每年只拨发一定数额的补助款。

不过在1940年以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又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并严禁地方政府擅自挪用。这一举措,极大的提高了初等教育普及率,中央政府也相应的增加了初等教育经费。

第二,中高等教育,由战前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平民教育转变,一定程度打破了知识垄断。

以前能读大学的,除了师范专业以外,基本上都属于有钱人家子弟,至少也得出身于小康家庭,寒门大学生少之又少。

但在抗战期间,由于大量学生随学校内迁,很多都失去了生活来源。别说让他们交学费,就解决温饱都够呛。

于是国府采取“贷金”制度,说白了就是给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这些贷款其实是不用偿还的。到后来,“公费生”取代了“贷金”制度,公立高中等学校直接由政府负责养学生。

贷金制和公费制,让无数贫寒子弟能够免费读中学、读大学,这种情况在战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后来60年代到70年代的社会中坚力量,不管是新中国还是台湾,大部分都受惠于战时教育的贷金制和公费制。

虽然学生们普遍吃的是垃圾伙食,但至少能吃饱饭,至少能读书不是?这方面真不能苛求太多,毕竟国家财政困难,光是每年养学生的钱就够养几个精锐师了。

整个全面抗战期间,教育经费仅次于战争经费,甚至远远高于发展农业和工业的预算。

所以陈立夫后来才有底气说:“我自问七年教育部长,对得起国人。”

可以想象当年的情景,从国府高层到社会底层,中国人在咬牙坚持抗战的同时,拼尽了全力发展教育事业。就好像一个穷苦人家,在外面受欺负,家里也饿着肚子,却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们读书——似乎这样就能看到一丝对未来的期望。

这种教育工作不仅是在大后方进行,国府还在日本占领的沦陷区,建立了102个教育指导区,涵盖18省6市。派遣大批教育干部奔赴沦陷区,从事公开或秘密的教育活动,联络吸收敌占区的中小学教师,消灭抵抗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并积极引导沦陷区的中学毕业生到大后方来上大学。

当然,战时教育从整体来说成果显著,但对具体师生而言就是各种弊病。工资太低、吃得太差、条件太苦……老师和学生们有太多可以抱怨的地方。

特别是在大学里面,国府大肆推行党化教育,并强迫学校领导集体入党。这让追求学术自由的先生们如何能忍受?

就拿西南联大来说吧,从院校领导到系主任,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主动发给你国党的党员证。有些人对此无所谓,有些人则坚决反对,比如闻一多。

南开校长张伯苓的态度是能躲就躲,听说有人要来发党员证了,他立马跑路。被人堵在家里劝说入党,张伯苓就各种打哈哈敷衍,甚至孔祥熙等人来做说客也没用。

但张伯苓终究还是入党了。

半个月前,国党秘书长吴铁城亲自拜访,领走时把一张党员证放在桌上。张伯苓本想退回,但打开证件一看,发现入党介绍人一栏写着“常凯申”,他只能苦笑着收下。

……

陶行知离开没几天,张伯苓也来到了周公馆。

张伯苓不是来找周赫煊筹款的,虽然南开中学和南开小学属于私立,并不能得到中央财政的“贷金”扶持,但张伯苓根本就不缺钱用。他是弄钱的高手,以前张学良主掌华北时抢着给他捐款,现在常凯申同样主动给他捐款。

在各方机构都资金缺乏的时候,张伯苓甚至有钱接管其他学校,比如三年前就把自贡的蜀光中学并入南开系统。

周赫煊抱拳道:“什么风把伯苓先生吹来了?”

张伯苓开玩笑说:“我是来给学生做家访的。”

小维烈去年就已经升入南开中学,并念完了高一,下学期就要念高二。

做家访什么的,当然是说笑,现在暑假都快放完了。

周赫煊道:“犬子顽劣,麻烦张校长了。”

张伯苓哈哈大笑:“如果人人都能如贵公子那般,我倒希望能多出现几个顽劣学生。虽然我不经常到学校,但每次去视察的时候,都听老师们说南开中学出了个天才。”

“他的文科还是不行啊。”周赫煊连连摇头。

张伯苓也收起笑容:“确实。我亲自审阅了维烈上学期的试卷,他的国文水平都不够初中毕业,是该好好下些苦功夫了。”

周赫煊说:“我不会允许他再跳级。”

聊了几句孩子的话题,张伯苓终于说到正事。他抱拳正色道:“明诚,西南联大已经收到你派人送去的物资,梅校长写信托我来当面致谢。”

“一点心意而已。”周赫煊说。

“不管如何,明诚此举都是帮西南联大解决了实际困难。”张伯苓道。

两人好久不见,各自聊起近况,又谈了一番时局,以及教育界、学术界的各种趣事。

突然,张伯苓问:“明诚可认识张正权?”

张正权就是张大千,周赫煊道:“曾在天津见过一面。怎么了?”

张伯苓有些气愤道:“我刚从成都回来,听四川省立博物馆的冯汉骥馆长说起一件事。冯馆长前几天收到一封举报信,状告张正权肆意毁坏涂抹敦煌壁画,已造成无法挽回之巨大损失。”

这是张大千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周赫煊在穿越前略有所知,但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此事属实吗?”周赫煊问。

张伯苓说:“暂时还不知真伪,但写信告发者亦非无名小卒,恐怕不会轻易的信口开河。张正权此人跟国府要员交往甚密,更与于右任先生是至交好友。在没有取得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无人敢动他,甚至都不好直接登报谴责。”

周赫煊问:“谁写信告发的?”

张伯苓说:“卫聚贤。”

“那应该是真的。”周赫煊说。

卫聚贤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第二届学生,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李济等人,还担任过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他本人亦是著名的考古学家。

张伯苓说:“卫聚贤正准备从敦煌回四川,他没有能力阻止张正权。四川省立博物馆也要等他回来,得到确切证据才敢发声谴责。”

“我去看看吧。”周赫煊说。

傻等着卫聚贤回四川,那黄花菜都要凉了。

历史上,四川博物馆也没能力阻止张大千,只能写信给中央博物院告发。中央博物院对此很重视,于是请求教育部组织考察团前往敦煌,等考察团抵达敦煌时,张大千已经持续毁坏了敦煌壁画一整年。

奈何张大千手眼通天,居然连教育部考察团都无法制止他,又在敦煌胡搞了几个月才自行离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民国之文豪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灾年记事:从逃荒开始变异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我的盗墓生涯陆尘李清瑶免费看小说慢穿记事簿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带着仓库到大明九龙战神霸魏病娇大佬求抱抱窈妃传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养鬼为祸法师乔安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
经典收藏咸阳败家子大唐第一嫡子诸君,且听剑吟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革命吧女帝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秦之纵横天下万界临时工大唐暴吏大唐最穷县令星主三国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大楚小掌柜
最近更新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寒门小郎中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大乾边关一小卒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白话三国志
民国之文豪崛起 王梓钧 - 民国之文豪崛起txt下载 - 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 - 民国之文豪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