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义结金兰
且说,小杨健在卓家住了十多天,体力也渐渐恢复。卓仁欲准备好所有盘缠,带小杨健去天山时,没想到天山隐者卓不群路过此地。原来卓仁跟卓不群还是本家,卓不群在天山的花销,有部分由卓仁提供,两人相处融洽,不分彼此。
卓仁把老剑客卓不群让至客厅,把小杨健叫过来,把他的身世做了介绍,最后说:“这孩子如此可怜,把他交给你我放心。老剑客,念及咱俩的关系,你收也得收,不收也锝收。”
卓不群咧嘴一笑道:“我天马行空,逍遥自得惯了,本来就不想收徒,若想收,早就收了。你看我若收这么个小孩,年龄悬殊实在太大……”
卓仁接口说:“这好办,你可把他收为徒孙么!”
卓不群感到盛情难却,婉言道:“这么办吧,我先把这孩子带到天山,一看他能否吃得苦,二看他有没有天分,要是块习武的料,根据他习武的爱好,我教他不同的武功,若是不行,对不起,我还得把他给你送回来!”
“行,行,行!”俩人一言为定,卓仁将盘缠交给小杨健带上,随天山隐者卓不群上了天山。在天山,卓不群让他弯腰、踢腿、蹲小架……小杨健天资聪明,一教就会。卓不群教他一趟拳,他没几天就练出来了,怎么教怎么会,引起卓不群对他的刮目相看。
他倒喜欢上了这孩子,不仅天资聪明,是块习武的好料,而且能勤学苦练,若能教好他,定能在江湖上抑强扶弱,叱咤风云,扬名立万,于是教给他一趟大洪拳三十六路。没想到,他没用一个月,竟融会贯通,练的还挺出色。
从这之后,卓不群才决定收小杨健为徒孙,尽心教授他。在十八般兵刃当中,他皆不感兴趣,唯爱气功与卓不群的那只玉箫。卓不群便投其所好,为增强他的体质,先教给他翻天三百六十路九宫八卦连环棍,然后在教他运气行功之法,陆地飞腾之术。
随着杨健年龄的增长,到其十九岁时,个头也长起来了,五官相貌也长了,成了个英俊潇洒的好小伙。卓不群看他如此喜欢自己的玉箫,便送给了他。因为他看杨健不仅人品出众,而且有着书生气质,正好用此玉箫做为他的防身之器,教给他上乘的武功。
此玉箫乃是一件稀世之宝,用昆仑的暖玉造成的,名字为“暖玉箫”,有着上乘内功的人,从此玉箫中吹出来,犹如天籁箫声,相当于鬼王的天煞琴音,伤人于无形,就是传说中可以伤人于无形的罡气。随着箫声的低慢缓急,皆能伤人。箫声高亢时,宛如万马奔腾,千军迎敌,势如破竹,箫声音调变为低沉时,宛如猿啼鹤唳,鲛人夜泣,能迷惑敌人的心智,悲伤凄凉,丧魂落魄,失去战斗力。
卓不群为能教授杨健功成,哪里也不去,将武功绝学“挪移穴道”传授给他,以防对手偷袭。所谓“挪移穴道”,就是穴道原来的位置变动,既是对手点中自己死穴也无妨。另外卓不群传给他劈空掌,能隔物传功,“弹指神功”相当于二少李侠的“凌空弹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卓不群看杨健学成了武功心法,才放心离开天山,去寻山访友,把山中之事托付给杨健,告诉他好好看家,不要耽误时间练习武功,回来要检查他的功课,若有懈怠,定受惩罚。
杨健点头答应,送走了师爷,便勤奋练习功夫,不愿辜负师爷对自己的一片苦心,时至数九寒冬,杨健这天早上练武,就发现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练完了之后,便用扫帚清扫门前附近地区的雪时,突然发现雪地里有倒下的一个人。这个人已经冻得半死,陷入昏迷。
杨健看此人岁数并不大,穿的衣裳也较好,心说,这是怎么回事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马丄把这个人背到山上,对他保暖抢救,到掌灯时候,把这个人给救活了。
那人苏醒之后,看到面前站着个漂亮小伙,再看看屋里的环境,及身上的加暖的棉被,闭上眼睛一琢磨,似乎是恍然大悟,扪心自问,定是我在雪地之中昏厥过去,是人家处于好心,把自己给救了!于是急忙下地施礼,歉然地说:“恩公在上,在下给恩公磕头……”
“别别别!”杨健急忙忙把那人给拦住,虔诚地说:“人皆有危难的时候,存有良知的人,遇此情况,皆会伸出救助的手……你先在此歇息,我去给你做碗面汤喝。”
待杨健做好面汤,让那人热乎乎地喝了下去之后,身体才得以恢复。杨健看此人顶多有二十四五年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于是抱拳问道:“朋友,贵姓?请问您是从哪里来?为何昏迷在雪地之中?”
那人抱拳回道:“在下免贵姓姬,双名士昌,唉!一言难尽……”
原来这个叫姬士昌的人,是从南京来的,南京有着十六家大买卖,他是个总领班,是南京数得着的富户。他这次来xJ办事,来到天山附近,没想遇到了强盗,把他的随从及家人全杀了,东西被抢劫一空。姬士昌为了逃避追杀,这才跑进深山,由于冻饿、惊吓,再赶上大雪,精疲力竭,便陷于绝境,处于昏迷状态。
姬士昌把经过诉说了一遍。杨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因为两个人的命运相同,有着同病相怜之感,便把自己的身世,也跟姬士昌诉说了一遍。
姬士昌感叹唏嘘,慨然道:“恩公,看来咱俩的命运差不多,您把我给救了,在下无以为报,我打算提个要求,欲与恩公八拜结交,冲北磕头,不知恩公肯赏脸否?”
杨健看此人挺实在,不像是花言巧语之人,为个人开条路,结交个人是件好事,不走的路,说不定还能走上三遭,山不转水转,说不定俩人啥时候又能碰上了,于是点头答应了。
于是杨健摆设香案,俩个人冲北磕头,立言蒙誓,姬士昌做了盟兄,杨健当了盟弟。二人相互拥抱,信誓旦旦,决不相负。姬士昌在天山住了十多天,心情平静下来,体力也得到了复原,因牵肠挂肚着生意,便向盟弟提出要回南京。
杨健看他去意已决,不再婉留,于是给姬士昌准备了衣服与盘费,送他下了天山。姬士昌与杨健告辞时,握住了他的手,遗情殷殷地说:“贤弟,愚兄我回去了。你记住,将来有一天要到南京,你千万要找愚兄一叙。你到了南京,只要一提姓姬的,姬百万,没有人不知道的,会有人把贤弟领到我家。”
杨健点了点头,表示牢记于心。于是两人洒泪分手:举手长捞捞,两情同依依。一一心相印,不知何时聚。
事隔多年,杨健为师爷天山隐者操持天山,为他马首是瞻,唯命视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天山隐者不时下山游山玩水,天马行空,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其踪迹。杨健遵命,在天山调教小李宝武功,按照师爷传授自己的办法,根据他李宝的嗜好,潜心传授他武功绝学。
因为他知道,小李宝的出身比自己还苦,他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在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眼看要遭到歹徒的杀害时,是师爷天山隐者救了他,把他抱进天山,用兽奶把他哺养长成人的。为此,杨健为不辜负师爷对自己的委托,把小李保收为徒弟,悉心传授他,成为了师徒关系。天山隐者便成了小李宝的师祖。
天山隐者每次回天山,都要向杨健与小李宝,讲些他下山后遇到的那些轶闻趣事,让二人也开开眼界,增长一些见识。最近他回天山,忧心忡忡的对杨健说,梅山老祖的徒孙李侠,在昆仑大战天阴教的教主笑面人屠之后,又与鬼王做以殊死搏斗,在众人的帮助下,制止了鬼王的猖狂。
哪知鬼王乃是昆仑圣母的女儿,旱魃的化身,圣母疼女心切,不惜拿解除对吸血猎人苗香玉的禁锢,让司马湘云起死回生,用作交换。只要他李侠能找到蚩尤的后代,找到对其女儿旱魃的封印,拿回来就能解除其女儿的魔性,让她放下屠刀,改邪归正。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侠三兄弟出生入死,历经艰险,终于把对旱魃的封印拿了回来,交给了昆仑圣母,才使昔日的恋人,死后成为吸血猎人的苗香玉,才被解除禁锢,恢复了自由。而司马湘云才得以起死回生,有杨梅与白玉蝶送司马湘云回蓬莱仙岛去养身。
孰料二少李侠果然命运多舛,步步艰辛,敌对者盗取皇宫珍宝,并留柬嫁祸于二少李侠,才使李侠他陷于绝境,若不助他一臂之力,恐他难以自拔。为此,天山隐者卓不群下山去助李侠,并告知杨健,要他趁此机会,叫李宝下山去找李侠磨练一番,不经风雨,不见世面,难以成就人才。
杨健在天山掐指算,小李宝已走了几天了,也得不到师爷天山隐者的音信,琢磨着都是帮李侠去了,念及自己与李侠肝胆相照,有着过命的交情,自己何不下山去找李侠,也助他一臂之力呢?
正是,杨健下山去南京,哪知惹出祸事情。若知凶险是什么,且看下章便知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生死愽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