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回到远古建华夏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锋戈之风起云涌醉枕江山官场特种兵犁汉启明1158虎狼日月风华五代梦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48章 出乎意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雍正时期,推行了多项改革,其中被人熟知的就两条,“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除此外,其实还有个项目,那就是“火耗归公”。

之所以出现火耗归公知道的人少,那是因为此事主要涉及官场而非百姓。

火耗归公后,老百姓其实依旧按照被加收的火耗缴税,并没有因此减少赋税。

只不过多收的火耗从官员手里转到朝廷手里,增加了财政收入。

当然,为此,雍正皇帝推出了“养廉银”,只不过最终是失败的。

而在魏广德这个时候,通过推行铸币的法子,从根子上就解决了火耗的问题。

火耗本质是税制改革的衍生问题,源于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赋税征收由实物转为货币。

由于银两熔铸损耗难以精确计算,地方官员借此加征高额火耗,导致国库与百姓双重受损。

当户部铸造官制银钱和铜钱后,自然不存在银两熔炼的问题,自然也就让火耗问题没有了产生的土壤。

加之当时朝廷利用常盈库里的银两大批量铸钱,又制定了铜钱和银钱之间的兑价,自然从根子上就解决了“一条鞭法”存在的一些弊端。

说实话,魏广德很多时候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朝已经把白银纳入了事实上的流通货币,但却一直到清朝中期以前,都没有铸造过银币。

也不是一个都没有,明清时期也铸造银币,但那都是宫廷铸造,用作赏赐之物。

也就是说,其实明、清两代皇帝都知道金银可以铸币,甚至他们都接触过西洋银币,但是却始终没有在朝廷里铸造。

直到魏广德接触了工部,了解铸造过程后才知道。

如果不是他推动工部匠人去户部,单单就宝源局里那些人,铸造铜钱没问题,要铸造金银钱币,依旧非常困难。

其实,金银加工在这个时代技术很高,但是大批量铸造钱币的技术,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早期的西班牙鹰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银饼算不得银币,每个鹰洋都是铸成银饼后手工称重,剪掉多余重量或者补上一块,保证每块银币重量一致,然后再砸出文字表明身份。

而不是通过铸模成形,因为这个时期对金银成色的控制技术并不高,炼制不出来。

简单说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没有先进的铸币技术,搞不出来。

而大明户部也搞不出来,是工部安排匠人过去,多次尝试后才完成的铸造。

就算如此,现在每批银币出厂,都还要专人鉴定并留存样品。

同时期倭国流通的银钱也是如此,砸成银饼或者银条,直接在上面刻字显示重量作为流通依据。

所以,银制大明通宝虽然和后世“袁大头”相比略显粗糙,但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顶一的精工产品了,也让大明银元扩散到海外。

这种情况,是魏广德乐于见到的,所以之前天津、松江府等官员上奏,询问是否禁止大明银元外流,就被魏广德给否了。

户部每铸造一个银币,可以获利大约七十文,这是在扣除全部铸造成本后的净利润。

这个数字相当于什么?

那是十六抽一的税收。

现在的大明钱法,因为白银成为货币,已经有所变动。

一两银子为十六钱,每钱银子当七十文,所以一两银子相当于1020文铜钱。

金银兑换则是随行就市,朝廷并没有规定兑换比例,这也是为了防止被金银兑换价格变动而绑架。

朝鲜、南洋和倭国的白银,正在通过海上一条条商船被运进大明,然后被铸造成银币,再流向海外市场,亦如百年前唐宋铜钱通行海外一样。

只要有充足的银料,大明铸钱就会一直赚钱,阻止流通海外反而会妨碍户部赚取更多的钱财补充国库。

而魏广德在走进内阁值房后,这才打开陈矩的信纸,随即就是深深的皱眉。

这里面的事儿,魏广德是看不明白的。

张宏为什么在昨天找张鲸,他是知道张鲸去了张四维府上。

“难道,张鲸做的那些事儿,张宏不知道?”

一个念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搞不清楚具体原因,大串联在一起,似乎只有这个解释。

张鲸找张四维,张宏不知道,所以才在宫里找人。

“嘿,这还是个二五仔。”

魏广德心里马上就对张鲸有了这个印象,自此以前,他以为张鲸的所有作为,都是张宏在暗中指点。

因为他是内廷仅此于冯保的人物,是有这个动机的。

关于弹劾王国光的奏疏,仿佛就只那么一件,冯保好像并没有安排后手。

或许他以为,只要有他的人先开炮,后续就会有许多官员跟随,一起上奏弹劾王国光。

可是显然他失算了,就算张居正似乎失宠,但王国光终究是吏部尚书,不是一般官员敢参劾的。

整整一天时间里,都没有第二份关于王国光的奏疏被送进内阁。

见到这种场景,魏广德、申时行到还算淡定,反正暂时牵扯不到他们身上,可冯保、张四维却很是难过。

冯保是气愤那帮子京官居然没人出手,落井下石和他一起打压王国光,还得让他亲自安排,布置人手继续弹劾。

毕竟,第一炮已经打出去了。

却忘记了,这和上次弹劾潘晟似乎情况有些不一样。

而张四维气愤当然不是弹劾王国光牵连到他身上,而是冯保这头蠢猪,居然不知道乘胜追击,居然还在等待。

张四维也是希望王国光垮台的,这样朝中多出几个位置,在商量人选时,就有更多的谈判筹码。

说到底,这些官位,都是可以交易的。

他是上桌子的人,自然可以参与分配其中的胜利果实。

当天下午,冯保就派出几个太监,开始联络他在朝中的官员,让他们明日就上奏,继续弹劾王国光。

不能就这么算了,既然出手,就务必继续下去,再斗倒王国光后,把事儿引到张四维身上,连着次辅一起搞。

而张四维自然也知道,于是第二天的奏疏里,必须出现弹劾冯保的奏疏。

宫里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了。

对于看好戏的魏广德,张四维只是在心里冷笑。

这次,他如果顺了皇帝的意,说不定也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那样他就有机会挑战魏广德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了。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因为没什么大事儿,所以下午内阁散衙也就比平时早了许多。

很快就是第二天,一大早魏广德按照惯例走进内阁,刚到值房门口,早就侯立在此的芦布就凑上前,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老爷,今天的奏疏很多,许多弹劾王国光王尚书的,也有两份弹劾冯保的。

弹劾冯公公的奏疏,我放到上面了......”

魏广德脚下不停,芦布就跟着继续说了情况。

“知道了,我看看吧。

那些弹劾的奏疏都在我这里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是,说是兹事体大,需要首辅大人亲自处理。”

芦布小声说道。

“呵呵,小聪明而已。”

魏广德摇头轻笑,随即坐到位置上,拿起一份奏疏翻看起来,而卢布则出门泡茶去了。

魏广德手里这份奏疏,是都察院御史江东之所写,弹劾的目标倒不是直指冯保,而是他身边的人,徐爵。

这个人,魏广德当然是知道的,徐爵现在还挂着锦衣卫的职衔,不过实际上充当的是冯保大管家的工作。

徐爵和游七,都曾经是四九城里威名最盛之人,甚至许多二三品官员见到他们都要以礼相待。

而在江东之的奏疏里,直接指出徐爵是逃犯,却被冯保庇护,还担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职。

看上去这封奏疏是弹劾徐爵,但实际上就是对准冯保。

没有冯保出面,徐爵本该下狱查办。

但因为冯保干预,徐爵不仅没有被下狱,还成为官员,有了官身。

其实,徐爵最初不过是冯保在市井间招募的仆人,早期确实是街头混子。

或许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让他也算见多识广,成为冯保的智囊之一,帮他处理许多冯保不好出面的事儿。

至于说逃犯,不过是徐爵靠上冯保后欺行霸市,自然有人上官衙状告。

只不过告的是徐爵,顺天府自然不敢真的拿人,于是该判肯定要判,但是却不敢抓人,可不就成了逃犯。

江东之这告的很是刁钻,虽然不是弹劾冯保,但是却是在清理冯保身边人。

毫无疑问,只要皇帝让人查,冯保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得被拿下。

而这些人知道冯保许多隐秘,后续会如何,自不必说。

“有点厉害。”

魏广德嘴里念叨一句,随即拿起第二本奏疏,是都察院御史李植所奏,这本奏疏就直指冯保,一共列出十二宗大罪,魏广德看了都直皱眉,因为其中居然牵扯到宫里。

好吧,虽然说朝中早就传开的消息,但毕竟都口口相传,并没有宣之于笔尖。

在魏广德看来,这或许才是真正要冯保老命的弹劾。

李植称冯保在掌权期间擅作威福,甚至将皇帝的过失告知太后,导致皇帝被逼写下“罪己诏”,严重威胁皇权。

看看,这得多勇才敢这么写,几乎把冯保已经描述成欺君罔上的逆贼。

至于其他什么贪腐,卖官鬻爵,那简直是小儿科,根本不值一提。

对这两份奏疏,魏广德一口气写了两张票拟,完全一样的票拟,“请陛下御览”,自己的差事儿就算完了。

这个,可不是他可以决定的。

按照传统那什么交有司查办,那不是直接得罪冯保,魏广德可不会这么傻,直接撞上去,就算知道这么些可能引起万历皇帝的埋怨,即便知道冯保肯定要倒霉。

但这个恶人,魏广德也不会去做。

就算皇帝问起,魏广德也只会那裕袛旧人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大家都是裕王府老人,魏广德表现自己念旧,自然也会提醒万历皇帝。

说到底,朝廷虽然有明文律法,可有些东西,并不会真的就按照那上面的要求做,还是要讲究个远近亲疏的。

自己这伙子人,现在还留在朝中的,就他和冯保二人。

等票拟干透了,魏广德才把纸条夹在奏疏上,自然有中书会用浆糊粘在上面,不需要魏广德来做这些小事儿。

至于后面的奏疏,魏广德拿起来看了眼,给事中张世则弹劾王国光“鬻官黩货”的奏疏。

只是粗粗浏览一遍,随即又拿起下面一本,御史杨寅秋弹劾他的数条罪状。

再看下一本.....

六本奏疏,魏广德翻看了六本,前部都是弹劾王国光的奏疏。

终于,到这里,冯保的手段也算是用完了。

下面,又是各地官员报送上来的奏疏。

现在京城的风起才刚开始,或许京畿周围已经传开,可扩散还不太广。

魏广德知道,只要稍微再等些时日,上奏议论的奏疏就会多起来。

不管是指向冯保,亦或者王国光,甚至张居正的,都会出现。

六本,又是六张纸条,魏广德写完等墨渍稍干后,才放入奏疏里。

不想掺和他们的争斗,魏广德依旧选择袖手旁观,不要也要表现出自己重情重义来。

这次,魏广德没有按照张四维设想,比如召集他们两人去值房商议,直接票拟,让芦布亲自送到司礼监。

尽快结束,该走的走,该留的留,朝堂才不会出现混乱。

这次,魏广德选择快刀斩乱麻。

魏广德这边已经处理好那些奏疏,而隔壁不远处的张四维和申时行却都还在等着。

直到有人给他们递来消息,说那些奏疏首辅已经票拟,送到司礼监里去了,这才悻悻然收回念头。

张四维知道这些事儿当然不奇怪,不过申时行也从手下那里知道了今天送进来的奏疏都有些什么。

只能说,他和魏广德之间,其实一开始就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魏广德拉他入阁,其实张居正何尝不是有这个心思。

就如同张四维从未感激过张居正让他入阁一样,如果不是张居正斗倒了高拱,他张四维一样可以入阁,所以他并不欠张居正什么。

想想当年的严嵩内阁,徐阶是主动配合严嵩,也不是以下属身份自居。

至于魏广德的座师吕本,都直接选择告病在家,不愿意掺和内阁的事儿,你能说他是严嵩的手下吗?

当然,躲不过的时候,还是和徐阶一样,以严嵩马首是瞻。

这就是大明朝的内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隆万盛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夏王侯阴阳轮回:阎王,别撩星际领主:召个魅魔当秘书官巨星洪泽重生娇妻已上线都市修仙:千年后的我归来无敌了剑逆九重天玉宸金章神行无道最强纨绔养鬼为祸最强保镖无仙我有一本气运天书三国之龙战八方梦想为王帝国崛起罪恶成神生子当如孙仲谋窈妃传
经典收藏闺秀之媚骨生香亮剑小透明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干晋大楚小掌柜是,教宗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战国之名士崛起南疆少年走天下三国之绝望皇帝路三国列卒:小兵逆袭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重燃1990星主三国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暴君总想生三胎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龙飞凤儛我保驾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最近更新大周第一婿大乾风云起苍穹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宋伏魔司铁骑红颜:大秦霸业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水浒之往事随风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明朝的名义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