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夏王侯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大至尊邪王盛宠:神医嫡女嚣张妃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职场沉浮录汉末天子医统江山舌尖上的大宋我成了二周目BOSS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02章 推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为了防备壕镜葡夷狗急跳墙,京城在筹画接管壕镜时是做了三手准备。

文书并没有送到广州府,而是只递送到两广总督刘尧诲那里,由他亲自处理。

兵部文书则是直接发到浙江交给俞大猷,由他调兵遣将,准备出兵进驻壕镜。

最后,则是锦衣卫,松江府海港区里,潜伏的密探抓紧打听消息,探知到底有那些夷商向倭国秘密出售火炮,然后再从壕镜购买新式火炮补充缺额。

因为葡萄牙果阿总督府早就下过严令,禁止出售火炮给倭国,所以这项生意不仅是被大明禁止,连葡萄牙官方都是严厉禁止的。

不过这种生意,夷商做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的,自然很难打探到。

是以几日时间,港区的密探也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虽然那些夷商手下的水手都贪杯好酒,但他们毕竟是飘洋过海出来讨生活的,得的那点钱,许多人都攒着,准备以后回本土过富裕日子,也不会就在外面糟蹋了。

说实话,松江府往港区供应的酒水,那价格是真不便宜,足足比松江府城里的价钱,高了五成不止。

不过相比西洋酒水,大明这边本土的酒水还是便宜,少了运费就是好大一块。

这年头,运费是真不便宜,就算是海运也是如此。

在刘尧诲接到京城旨意,带着仪仗紧赶慢赶往广州府去的时候,福建沿海,一支大明水师船队也正在缓慢南行。

因为此时海上刮的是东北风,船队南下颇为不易,不断的走“之”字形航向,凭白浪费大量时间。

这就是船只没有本身动力的无奈,后世有了蒸汽机、内燃机,海船才真正能够在大洋上劈波斩棘。

这支船队,自然就是俞大猷把手里的机动船队派出前往壕镜的,足有四只双层炮船和六只单层炮船,以及十余艘大福船。

壕镜的武力不弱,若是大明水师力量不够,还未必能轻易拿下。

虽然魏广德笃定葡夷不敢真和大明撕破脸,但给俞大猷的书信里也是再三叮嘱,一定要派出尽可能强大的力量。

同时,兵部授权俞大猷可以指挥广东总兵,调遣广东卫所全部兵马,海陆合围壕镜,对当地夷人施加压力,迫其就范。

其实若是平时,壕镜这个时候应该有十余条武装商船停靠。

不过随着大明不断开放广州港、月港和松江府港、天津港,许多葡萄牙商船也不在冬季进驻壕镜维修,就分布停靠在临近港口。

按照锦衣卫之前的情报,壕镜的码头只有五艘商船,属于壕镜武装力量最弱的时期。

当然,三个炮台加上五艘商船,这样的武装力量护卫壕镜这个弹丸之地,其实也是足够了。

刘尧诲两天时间就从肇庆赶到广州,立即召集广东布政使、广东都指挥和广东总兵等官员在布政使司召开紧急会议。

大堂外,服侍和护卫全部换成总督府随行兵丁,就是预防走漏消息。

如此阵仗,让进来的广州官员们都心有惴惴,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儿,居然要如此行事。

“汪大人,李大人,赵将军,还有诸位大人,进来时或许都很惊讶,为何本督会如此行事。”

主位上,刘尧诲脸色严肃对他们说道。

广东布政使汪大人立即起身拱手道:“刘大人如此,自有大人道理,只是不知为何如此。”

汪大人开口,其他人都双眼紧盯着刘尧诲,等他说出原由。

刘尧诲脸色依旧难看,先示意汪大人坐下,这才开口道:“诸位都是朝廷栋梁,当知道近期朝廷大计,这就是对当年倭寇骚扰东南施以惩罚”

刘尧诲开始说起,其他人都仔细倾听。

说起惩罚倭国,其实在官场上都知道,那是朝廷看中倭岛上金山银山之故,他们都是品级不低的官员,在京城也有故交好友,早就通过书信了解了真实原由。

“谁能想到,官军进剿倭寇,居然发现有夷人暗中向倭人售卖火炮等违禁火器。

本督记得,当初夷商来广州或者其他港口购买我大明货物,都签了不与倭国贸易的契书,如此明目张胆勾接倭人,实在是识我大明如无物。

锦衣卫已经确定,倭人收买的夷人火炮,来源就是壕镜卜加劳铸炮厂。

陛下、内阁已经密旨本督,收回壕镜管理权,由南海水师进驻壕镜,加强对铸炮厂火炮流向监管。

广东都司,广东总兵暂受提督俞大猷节制,海陆合围壕镜。”

当刘尧诲说出朝廷要派兵进驻壕镜,还要实施监管后,广州知府脸色最是难看。

可以说,这就是他治下出了问题。

当初他刚到广州时,知道香山县的情况,也想过采取行动。

不过从布政使司到香山县,不断游说,才让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没想到,壕镜夷人居然捅了这么大一个漏子,给倭人供应火炮。

“眼下,除了汪大人,赵将军便宜行事,尽快调动广东附近卫所兵马进驻香山县外,关知府还得尽快赶到香山去,想尽办法把在壕镜做工的乡民叫回。

此时,京城专门有言,务必考虑周全,让人在一两天时间内撤出。

若是人不断离开,恐被夷人察觉,到时候他们拦下我大明百姓,禁止他们离开壕镜,对于大军压境时,极易生出事端。”

刘总督看向几人,他们都立即低头应是。

特别是那关知府,此时额头已经见汗。

他知道,此事若是做的好了,或许之前的事儿既往不咎,做得差了,怕是自己官位难保。

虽然这个口子不是他开的,可出了事儿也只能自己扛。

最多就是香山县令一起背锅,反正布政使司和其他衙门,肯定是被蒙在鼓里,不知情的。

“下官下来马上就去香山县布置,等官军进驻香山县,即可封锁和壕镜的联系。”

关知府快算思考后,马上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撤出乡民此事至关重要,魏阁老在给本督的信里,千叮万嘱就是预防夷人以我大明百姓为盾牌,阻止官军围攻壕镜。”

刘尧诲再次提醒道,“还有诸位大人,今日之事事关机密,任何人若是在事前向外透露半点消息,小心律法无情。”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布政使、兵备道商议筹措军需,都司和总兵考虑调兵遣将。

别看大明卫所糜烂不堪用,不过沿海卫所因为早年倭乱,多少还是保有一点战力。

这次,广东也算是把广州府周围能调集的兵马都拉上了,凑出五个卫所共计七千多人的兵马准备进驻香山县。

广东方面开始为处理壕镜之事在商议,而京城兵部,也终于等到了大同的消息。

张科在看到郑洛奏疏的第一时间就拿着奏疏进宫,找到魏广德。

“善贷,大同那边来消息了。”

大步迈入值房,张科就对魏广德说道。

“怎么说”

魏广德放下手头奏疏,其实绕出书案走到张科面前,从他手里夺过那份奏疏。

“嘿,你比我还急,我这大老远送来,水都没等到一口。”

张科玩笑道。

“哟,看来是黄台吉低头了。”

看张科还有心情说笑,魏广德当即猜出大同那边的情况,应该不差,否则张科也不会如此。

“芦布,快点给张大人送口水来,人家渴了。”

魏广德对着站在门口的芦布吩咐道。

“是,老爷。”

芦布答应一声,急忙转身出屋,去隔壁火炉那里准备茶水。

“自己随便坐。”

魏广德招呼张科坐下,自己已经就近找把椅子坐下,翻看起郑洛的奏疏。

等他看完大同的奏报后,脸上也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看来,草原这次灾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所以黄台吉才会如此亟不可待。”

魏广德看着张科说道,“此事锦衣卫没能及时查探到草原的实情,算是一次失职。”

“难道善贷以为,我大明还可以趁机要挟,获得更大的利益”

张科皱眉问道。

“若是知道草原灾情非常严重的话,未必不能进一步提要求,比如强迫他们用战马交换粮食。”

魏广德此时才后知后觉说道。

当时他担心条件过于苛刻,会影响大局,所以并没有再进一步的打算。

只不过当下的情况看,似乎还真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且蒙古人貌似也没多少时间和大明商讨。

这会儿,芦布已经把茶水送上,正站在门口等候差遣。

魏广德一喊,芦布就进门躬身。

“快去请几位阁老过来,看看大同的奏报。”

魏广德吩咐道。

昨日魏广德和申时行出城送走张四维,今日三位新进阁臣已经正式入阁办差,都安排好值房,正在熟悉环境。

不过,总算是阁臣,就算还没有正式处理公务,可这么大的事儿,他们还是有必要看看的。

很快,申时行就带着余有丁、王家屏、许国来到值房,见到张科在里面也不惊讶。

芦布去请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兵部收到大同的消息,所以魏阁老请他们都过去。

“今日算是我们内阁第一次聚集,汝默、丙仲、维桢,还有忠伯,只是兵部刚刚收到大同奏报,顺义王黄台吉已经接受朝廷的旨意,允许朝廷清点蒙古各部人口,发放户贴。”

魏广德把手里的奏报递到申时行手里,他也把奏报的内容和他们简单说了下。

“这是好事儿,如此朝廷就知道蒙古内情,知道他们真正的实力了。”

余有丁当即就说话道。

“是啊,登记户丁,蒙古以后可以说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王家屏也是附和道。

“不过,朝廷以后也等于要背上蒙古人这个账,如果往后草原再爆发灾情,再想袖手旁观,怕是难了。”

许国虽然脸上有喜色,但依旧眉头不展说了句。

“些许粮食,朝廷早有计较。”

申时行已经在翻看奏疏,听到许国这么说,他马上驳了句。

确实,虽然大明借此摸清楚草原的实力,但是也等于承诺在草原受灾后会给予赈济,确实增加了朝廷负担。

不过,算大帐的话,对大明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大明会比黄台吉还更清楚蒙古人的家底。

登记户籍可不是指记录人口信息,那可是连同他们的财产都要记录的。

这点,和后世的户口制度是不同的。

当然,这也和这个时代财富种类有限,财税制度有莫大关系。

根据各户的财产情况,其实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蒙古人的战争潜力,能够支撑多长时间的战争。

这些财富,在战争中都是可以消耗的物资。

“说到这儿,好像我们还应该请张学颜张尚书过来,他掌管户部。”

魏广德开口说道。

申时行微微点头,“应该请子愚过来,后续赈济都需要户部出力。”

“礼部徐尚书,也要请,国子监和那些生员,要把他们派到密云和大同去,也需要礼部行文配合。”

余有丁插话道。

“芦布,速度派人去请礼部和户部徐大人,张大人来内阁值房议事。”

申时行和余有丁的话有道理,之前户部已经把大批通州粮食运往密云,随行的京营也调动出去不少人马。

不过,之前商议让国子监和各地生员参与户籍登记,但因为没有大同那边的消息,所以迟迟没有出发。

让他们北上,确实需要礼部那边发话。

国子监,可是礼部下属的衙门,内阁不可能越过礼部直接给那边下命令。

等徐、张两位尚书到来后,魏广德又把大同的奏报给他们看过才开口道:“顺义王那边已经答应了之前的要求,所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赈济灾民和户籍登记,发放户贴。

适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国子监,山西和北直隶的生员,尽可能多调配一些人手过去。

京城各衙门里的吏员,如果愿意,也可以申请调过去。

但凡参与此次北疆执行的人,三期考评上佳,生员,若金榜题名,则优先分派两京职位,监生亦是如此。”

魏广德开口说道。

这些,是刚才他们商量后的结果。

朝廷可以用一些手段让北京国子监的监生过去,但是要调动生员,人家未必愿意。

生员是参加科举的,总不能承诺在科举上舞弊,提高他们的名次吧。

如此,画饼就成了不是办法的办法,承诺科举有成可以分配好职位。

至于吏员,那就是考评上的优待,可以让他们尽快升职加薪。

这事儿早就说乾清宫里定好的,所以徐学谟只能点头应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隆万盛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品修真强少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盖世战神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龙血武帝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陈二傻的美丽生活大夏王侯生子当如孙仲谋航海与征服灵轩心动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吞天圣帝窈妃传史上第一祖师爷剑逆九重天云鸾沙漏逆行岁月
经典收藏大明刑王三国无限重生县令南疆少年走天下咸阳败家子汉末逆流三国之乱臣贼子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大唐最穷县令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北洋1917大楚小掌柜汉室可兴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三国列卒:小兵逆袭大国航空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来!给各朝上科技官居一品
最近更新帝业从捡垃圾开始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双生龙影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穿越到古代当农民?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白马大祭师九鼎圣王梦主:从拾荒开始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第一权术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北洋钢铁军魂拜师九叔降妖除魔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