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惊雪

首页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冥婚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穿越之圣手医妃马踏天下镇国傻世子隋唐君子演义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大明匹夫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国民千金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惊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全文阅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下载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北策,抄家赚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域是一块宝地,绝不是什么负担,治理与经营的好,绝对可以成为西北最强的屏障,向北威慑瓦剌,向西威慑中亚诸国,南面可以确保乌斯藏(西藏)不出现问题。

至于葡萄是别想了,那么遥远,到了京师也就成葡萄干了,日后倒是可以酿制葡萄酒……

《万古神帝》

朱允炆的目光已经超出了收回西域,转到治理西域方面,这多少让解缙、徐辉祖等人哭笑不得,毕竟帖木儿很强,他若东征,怕会带数十万大军,这战斗还没打,你已经开始着手胜利之后的事了,是不是太不尊重帖木儿了?

朱棣并不觉得朱允炆如此不妥,他是皇上,治理天下才是本分,自己是将,帖木儿是自己的菜,不需要朱允炆总伸筷子,这样彼此都舒坦。

中秋夜议西北,让朱允炆逐渐清晰了统治西域的路线,剩下的就是敲定军事、民生、卫所、后勤等方面的细节。

有鉴于征伐安南超前准备的优势,考虑到最大限度减少民力征调,最大程度保障军队行进速度,最大支援神机炮与武备,朱允炆决定自今年九月份起,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设置大型粮仓。

考虑到这部分粮仓位置偏远,为降低朝廷运粮成本,夏元吉提议将北平、辽东边商取消三分之二,转入西北,这些地方粮食供应可通过水师以海路来供应,同时鼓励西北等地方收粮储粮,吸引周围粮商前往西北,比如川蜀粮商、关中粮商等。

至于京军兵力的调动,自然不可能提前一年两年,但神机炮、虎蹲炮、火铳与火药完全可以提前运往西北。

朱棣知道这次战斗非同小可,帖木儿纵横数十年,灭国数十,极富军事才能,为保万无一失,狮子大开口:“神机炮的数量应不低于六百门,虎蹲炮数量两千门,地雷,手榴弹需要万余,火铳至少配备一万把。火药、火药弹、炮石等准备充分,另需打造五百八牛弩、二百床弩……”

夏元吉脸色越来越难看,八牛弩与床弩这些玩意威力巨大,通常都是用来攻城直接凿在城墙上,将士顺着这些大木头爬城用的,朱棣竟然想要拿出来打骑兵……

这玩意造价可不低,好的八牛弩没个八两银子很难打出来,比铁疙瘩的火铳还贵。

朱允炆没有犹豫,全部都答应了下来,保证道:“朕会下令二炮局、兵仗局全力以赴,争取在一年内将你所需物资送至西北。日后你与徐辉祖负责西北战略,留意情报,做好准备吧。”

朱棣连连点头,心头很是舒坦。

至少从现在看来,朱允炆不打算将自己藏起来,自己依旧有用武之地,为这大明!

朱允炆看向夏元吉:“户部怕是最辛苦的了,西北如何设置粮仓,需要你多多用心。”

夏元吉凝重地答应下来。

打帖木儿与谋求西域不同于征安南,京师向南有许多产粮区,广州更有不少粮食,营造粮仓与储备粮食难度并不大,但西北就完全不一样了,山西人口大省,粮食也就够自己吃的,多也多不到哪里去,陕西还好,关中平原至少算个粮仓,但问题是那里耕作了千余年,土地退化的有些厉害,就是不知道能抽出多少粮食来……

好在南面川蜀有一大片良田,连年又是丰收,应该可以筹措不少粮食。而剩下的不足部分,就需要通过各地粮食进行调控,这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不是随手指下地图就能确定下来的。

徐辉祖有些不甘心,请求道:“皇上,臣虽掌管五军都督府,然全赖父亲福泽,没有军功在身,实在是难以服众。此番西北之战,朝廷将会收回西域,如此变局,如此战争定会留名千古,彪炳史册,臣想奔赴前线……”

朱允炆深深看着徐辉祖,此人是有本事的,这一点可以确定,但他的本事到底有多大,历史没有给他这个舞台,现在要图谋西域,是时候给徐辉祖一个机会了。

“你可以去西域,但具体担任什么职务,需要四叔说了算。”

朱允炆笑着说。

徐辉祖看向朱棣,哈哈大笑:“终于轮到我了,燕王,给我个先锋如何?”

朱棣连连摇头,魏国公怎么能当先锋,万一有个闪失,对士气影响太大了,还是留在中军或后军吧。

明月,在徐辉祖缠着朱棣要先锋的欢笑声中逐渐西移。

八月十六日。

大明皇帝、皇后北巡开始,京师的动静很大。

毕竟是朱允炆登基以来第一次正规意义上的巡视地方,礼部不敢怠慢,依据帝王卤簿制度,设置了一千六百人的随行队伍。

在朱允炆看来这排场实在是有些浪费,但在礼部看来,这已经是帝王最低的出行级别配置了,若按照最高级别的礼制,光是仪仗队就不下三千人,再加上随行的官员、护卫,没个五六千人都不好意思出门。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卤簿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册子,上面记录的是帝王出行等级,随行官员名字、护卫数量、仪仗人员、各类礼仪器物等。

大明卤簿制与大唐卤簿制相比,除了携带的器物有些差别外,基本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

无数人目送天子车架,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车架里没有朱允炆,只有皇后、贤妃,但无论如何,一群人出京,随后经水师船队转运,于中午时抵达扬州。

扬州官员受召,齐刷刷地等候在码头外。

船只靠岸,朱允炆没有走出来,内阁大臣郁新出船宣读圣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丁初晨、同知王材、左允,批验所孙德、刘春等三十六名官员,与地方士绅合谋操控盐价,着令拿下问询。士绅刘詹,贿赂官员,安插心腹,谋杀他人,需严惩不贷……”

扬州知府庞骈等一干官员听得直打哆嗦,其他朝代的皇上巡视都是来观光旅游,玩玩而已,可朱允炆这巡游直接是拿人办案啊。

圣旨读完,郁新扫视了下人群,看到了远处高坡上的朱允炆、解缙等人,不由有些郁闷,感情这群人在外面玩,自己只能在这仪仗队里站岗……

一口气处罚三十六名官员,多数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内官员,这让围观的百姓欢呼不已,因为圣旨里有一句话“盐价高如猛虎,大明子民焉能与虎伴生?”

皇上公开说要解决高盐价问题,自然让扬州百姓兴奋。

处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只不过是小菜,改革盐政才是真正的大盘菜。

朱允炆坐镇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与内阁大臣、户部大臣等商议之后,确定了革新盐政的方略与办法,中央钱庄正式进入盐政领域,相应弊病也被一一化解。

至于扬州府衙内部的贪污与腐败,朱允炆也没有放过,按照刘詹提供的账册,包括安全局的审讯,揪出来十八位腐败官吏,一律抄没家产,发配北平种地。

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是这一轮抄没,就给朝廷创收二百五十九万两之多,如此数目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也让所有人意识到了盐政中可能存在的蛀虫有多少。

盐政贪腐,就没几个穷的。

朱允炆看着一箱箱的白银,一车车的铜钱,一叠叠的宝钞,多少有些无语,昨天晚上夏元吉还在肉疼军费的问题,现在也不肉疼了,拿起银锭就往嘴里送,一脸笑呵呵地哪里有半点尚书的风度。

夏元吉不在乎朱允炆的鄙视,用一句话为自己开脱:“只有几十万将士能吃得饱,穿得暖,打得赢,臣丢点脸面算什么。”

被噎住的朱允炆发了火,拿走了五十九万两银子,剩下的二百万两归入户部。

夏元吉争不过朱允炆,只好委屈巴巴地让人先把二百万两钱钞先存入扬州的中央钱庄,免得被朱允炆再打劫去。

朱允炆很是感慨:“你们说,两淮盐政贪官就有两百多万两,那两浙盐政会不会更多一点……”

夏元吉打了个哆嗦,解缙与郁新等人深吸了一口气,这朱允炆是抄家抄上瘾了啊。

朱允炆确实有点上瘾,不知道明末那么多贪官,富商,家里那么多钱,为啥聪明的崇祯就不知道抄几户,真要抄没十几二十个贪污、富商家产,比收几个省的财政都多,何至于加什么三饷,也不需要便宜什么李自成了……

“天下盐政,都需严查,一查到底,无论到谁,绝不姑息。”

朱允炆治理验证贪腐的决心很是坚决,为了银子,不,为了正义,为了廉洁,为了百姓,你们贪了多少吐出来多少,该搬家的搬家,该搬脑袋的搬脑袋。

郁新接管了扬州府衙,专门处理冤案错案,衙门大门昼夜不关,广告百姓:

民有冤情,击鼓鸣远。

帝王亲临,黑白两断。

百姓听闻,蜂拥而至,数十个冤案堆叠,其他人都是围观吃瓜的群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山洞奇遇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全民求生:开局获得属性替换天赋我真的没想当个人啊潜入杀手组织后顺手捡了个夫君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羽与血相忘于江湖没人会帮你锦鲤仙妻甜如蜜高武:开局订婚,我终成首席!诡异世界生存手册婚争三国之龙战八方顶级MMORPG:别人氪金我氪玉宸金章从李元芳开始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窈妃传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
经典收藏汉末逆流军统财神爷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星主三国战国之名士崛起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商业三国女帝太监最风流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诗经中的故事史上最强侯爷重燃1990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咸阳败家子大明猛回头大唐暴吏
最近更新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大周第一纨绔明风再起大梁逍遥王爷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三国之杨家天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中国古代名人传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大明伪君子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皇子无双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惊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下载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