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55在对抗中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纪律性。尽管多次被锁定,但始终未开启加力或做出挑衅性机动,严格遵守《美俄空中相遇行为规范》中关于“不模拟攻击、不尾随、不交叉航线”的规定。这种“克制中的强硬”,恰恰体现了俄方成熟的高端空战思维。
此次对抗双方均未越界,却将规则利用到极致。F-22的雷达锁定被视为“合法监视”,米格-55的反向锁定则被解释为“自卫性探测”。这种“灰色地带”操作,正是大国战略博弈的典型特征——在不引发冲突的前提下,测试对方反应阈值与战术底线。
阿美方面,NoRAd指挥中心通过Link-16数据链实时接收F-22与E-3G的战场图像,同步推送至五角房子与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决策层面临两难:如果强硬下去,肯定会引发直接冲突,如果放任下去,也会一定程度损害阿美的权威。
当这件事情被上报到白房子之后,果断下达对话命令。最终阿美选择“展示能力但不升级”的策略:允许F-22多次锁定,但严禁进入武器发射包线。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向俄国提出“非正式抗议”,强调“此类行为可能导致误判”。
俄国方面同样展现了高度战略控制力。莫斯科并未公开宣传此次行动,而是通过军方内部简报强调“米格-55成功完成对F-22的战术反制”。此举既鼓舞士气,又避免外交风波。
更深层看,此次行动可能是俄国对F-22长期在俄边境侦察的“对等回应”。自零五年F-22服役以来,阿美频繁派遣其在远东地区执行“自由航行”任务,俄国方面早已积累大量应对经验。
事情结束后,参与拦截的F-22飞行员向第3联队指挥官提交了一份长达12页的战术报告,核心结论震惊五角大楼:
“米格-55在雷达探测距离、电子对抗强度与战术协同效率方面,已达到与F-22‘非对称均衡’状态。其隐身性能虽然稍差一些,但通过体系化作战与先进雷达技术,完全有能力在超视距阶段发起有效威胁。未来与同类对手交战,阿美不能再依赖‘隐身即无敌’的传统思维。”
这份报告直接推动了美军“下一代空中主宰”计划的加速推进,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俄国则借此验证了其“非对称五代机”发展路线的可行性:即放弃极致隐身,转而强化雷达、电子战与远程打击能力,打造“信息化重拳”而非“隐身刺客”。
当下五代机之间的较量,早已超越平台性能的简单对比,演变为一场涵盖电磁、信息、心理与战略意志的全方位博弈。未来的空战,不再只是“谁能先发现、谁能先开火”。
而是“谁能更好地融入体系、谁能更有效地操控信息流、谁能在规则边缘走得更稳”。此外根据俄国方面的信息反馈,到底是谁先发现谁的,还不一定。
因为F22在升空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头顶的侦察卫星捕捉到,此外F22升空不到三分钟就已经被勘察加的预警雷达发现,这才主动导演一次对阿美防空能力的极限测试。
此次事件虽未引发直接交火,却在美俄高层内部掀起轩然大波。事后,阿美的飞行员向上级提交了罕见的战术评估报告:“米格-55在雷达探测、电子对抗与战术协同方面展现出惊人成熟度,其体系化作战能力已逼近F-22水平。”这一结论,彻底颠覆了当时美军对俄制五代机的普遍认知。
在11月18日的阿美防空空司令部发言人宣称,俄国的米格-55越境行为以及在空中对抗中,表现出来的危险操作很有挑衅行为。但最终双方保持克制。希望以后不要再做类似的操作,很容易让双方进行误判。
言外之意,我阿美知道了,你最新米格-55战机很牛皮,已经有了对抗我F22的资本,做的很好,下次不要再做了。那么下一步我们会在‘反导’议题上会做出点让步。
11月19日俄航天署长波波夫金周一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该署向经济发展部递交了有关解除“俄航天系统公司”总经理乌尔利奇奇职务的材料,有关这个问题的决定可能会在本周作出。
他说:“我们向经济发展部递交了解除乌尔利奇奇先生担任的俄航天系统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我认为,所有决定将在本周作出。”
俄航天系统公司的唯一股东是以俄联邦资产管理署为代表的俄国。波波夫金说:“目前还没有准备好俄航天系统公司新任总经理会是谁,因此将暂时由(乌尔利奇奇)的一名副手履行职责。我们现在正在考虑人选。这么做是为了不让任何人干扰调查。”
乌尔利奇奇曾担任俄航天系统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警方11月初表示,查出公司在研制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时几十亿卢布被非法侵占,随后乌尔利奇奇被解除总设计师职务。
波波夫金指出,去年夏天获悉有关俄航天系统公司的状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我们指定了自己的委员会在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
我们查出,该公司挪用资金15.65亿卢布。这些是去年9月份的材料,材料已经转交给内务部,以便将调查进行到底,如果需要的话,进行刑事立案。”
他说俄航天署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首先,我们重审了所有以前签署的合同;其次,我们把所有资金转入有俄国参与的银行;
第三,我们成立了独立中心,开始验收涉及格洛纳斯的工作。去年8月份已经控制住所出现的这些情况,随后进行调查前的检查工作和调查。我想这个问题会弄清楚。”
波波夫金透露,俄军事工业委员会近期应该批准对火箭航天领域企业总设计师职责的修改。此前某些媒体曾报道,格洛纳斯系统总设计师职责可能被分开,让一个人向军事工业委员会负责系统使用工作,另一个人负责经营。
据媒体透露,格洛纳斯的军事使用工作将由“列舍特涅夫信息卫星系统股份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捷斯托耶托夫负责,经营工作由俄联邦通信与大众传媒部人士负责。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在俄国做寡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