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距离那潜山县同盟大会召开已经过去了七八天的时间,这七八天的时间包括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铁营都在为进攻天堂寨做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到今天那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这所欠的东风那也不是别的,就是那目前在宿松、太湖两县的,王经纬中营、杨英右营以及孔有德的后营,这三路人马。
这以目前铁营总部的亲军营以及骑兵营拿下天堂寨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这亲军营那是王铁的命根子立身之本,不到万不得已那是不能轻易动用的。
而这骑兵营在则是王大帅的宝贝疙瘩,这骑兵那只能在大规模野战的关键时刻动用,莫说是这种攻城拔寨的苦力活,就连一般规模较小的野战也不会出动。
毕竟这铁营要想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兵可不容易,死伤一个那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又重新培养出来一个。
所以这王铁便一直逗留在这潜山县的北部边沿地带,等着王经纬领着杨雄和孔有德的部队前来一同进攻这天堂寨。
而就在昨天这王经纬给王铁发来了一份军情塘报和一份呈文,这其中的内容让王铁的心情那也是非常的烦躁。
...
铁营帅帐。
目前这铁营帅帐内正在召开着军事会议,还是像过去一样帅帐中间摆着一张长桌子铺着舆图,一群人围着这地图研究着作战计划。
这桌子上铺着的地图就是这大别山区各州县的高精度地图,上面详细的标注着山区内的重要的水网路网和山脉,还有那各个乡镇的确切位置,以及那山中土寨的大致方位。
这地图上还是按照摆放着着红黑白三色代表不同势力的棋子,其中这红的代表铁营黑的代表铁营的敌对势力,而那白的则是代表与铁营友好或者是态度还不明朗。
只见那在太湖县山区中部区域,原牛镇乡巡检司驻地的的牛镇的位置,放着一个“经”字的红棋,这个“经”字的红旗就代表着王经纬。
毕竟这“王”字在铁营内部的军事标识中专属于王铁一个人,所以这其他姓王的铁营军官只能是取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代号。
这地图上牛镇位置的东边有一条名为“皖河”的河流,这皖河往东南方向流淌大概七八十里处有一个名为塔镇乡的乡镇,此地已经属于是大别山的边沿地带了,距离那太湖县城已经不到三十里地。
这地图上塔镇乡所在的塔镇位置上摆放着一个“杨”字的红棋,这也就代表这杨英驻扎在这塔镇乡一带。
(注:明清时代的“镇”与后世行政区划上的“镇”有很大区别,明清时代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只有“乡”这个概念。)
(而“镇”在明清时代是指的人口稠密拥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大型聚落,与后世“乡”同级的“镇”级行政区划有本质上的不同。)
(后文若x镇乡这种名词出现并非是读者笔误,乃是明清时代的县级以下行政区划管理粗糙所致。)
...
这太湖县境内的山区面积比较广袤,所以这太湖县驻扎着铁营的两个营级战斗单位。
只见那地图上宿松县境内山区与太湖县接壤的地带,距离王经纬所在牛镇大概有六七十里地,一个名叫罗汉乡的乡村,摆放着代表孔有德部队的红色棋子。
这地图上太湖县境内那王经纬和杨英部队所在驻地周围,那密密麻麻的摆放着一大堆黑色的棋子,细数起来差不多有十几枚之多。
甚至有一枚黑子就在那王经纬部队所在牛镇北边不到十里处,而那整个太湖县境内的白色棋子也才不到五六枚,由此可见这太湖县境内铁营的敌对势力有多么的庞大。
而那宿松县境内孔有德部队的驻地附近相反白子还比黑子要多,整个宿松县境内的黑子也就两三枚,而白子有将近十枚之多。
这其中原因主要还是那宿松县的山区面积较小,山中虽然也有土寇但势力并不强大,根本就没有对抗铁营的实力,所以这宿松县的土寇就比较老实。
而那太湖县境内的山区占了整个县域面积的五分之四,那山中的土寇不仅多而且还势力庞大且盘根错节,所以这就有不少有那个资本和胆量与铁营作对的土寇。
此时这太湖县境内的山区那也是乱成了一锅粥,王经纬和杨英组织兵力进山攻打这帮土寇,这帮土寇就放弃山寨跑进深山躲着。
等铁营无功而返他们就又回来,甚至是在半道上伏击袭扰铁营的部队,虽然没有对铁营造成多大的伤亡,但是这蚊子叮上一口也是非常难受的。
不仅如此,这山中的土寇甚至还有一次趁着王经纬的主力倾巢而出,胆大包天勾结那牛镇内土寇的内应和细作,里应外合进攻王经纬的驻地。
要不是这帮土寇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连铁营的辅兵的打不过,那差点就让王经纬翻车死在那牛镇。
....
这帅帐内的办公桌上不仅摆放着地图和棋子,而且还放着那王经纬的军情塘报和他的那封呈文,那塘报的内容和这地图上表露出来的信息差不多。
而那封呈文的内容,则是那王经纬向王铁申请,请求调动在蕲黄山区的东协高迎恩部下辖的一个营,前来太湖县协助他镇压山区内敌对势力。
此时这王经纬的呈文来与会的弟兄也都已经看过了,大伙们瞧向着地图棋盘上的局势那眉毛也都是拧成了一团麻花。
只见那王铁嘴里叼着烟斗看着这地图上的局势,叹了口气对大伙们说道:“本来老子还指望这老二赶紧把这太湖县的麻烦事给摆平过来帮咱们这边,可没想到这小子现在搞的还要找老子帮忙!”
“这他娘闹的叫个什么事啊!唉!”
那在王铁身旁的李子建看了一眼这唉声叹气的王铁,然后也脸色有些不好的接着王铁的话茬说道:“这中、右两营的正兵加起来也不到四千,孔有德部刨除炮兵不算也不到两千正兵,这三路人马陇到一块也不过五六千拿刀拿铳打仗的弟兄。”
说到这里,那李子建拿着一把专用的棍子指着那地图上比划了一圈接着说道:“而这太湖、宿松两县与咱们敌对的土寨足足有将近二十家,这二十家土寨每一家少则能拉出大几百喽啰,多则能拉出一两千喽啰。”
“拢一块加起来怎么着那也能拉出两万万对喽啰来,指望咱们在这宿湖两县的五六千兵马实在是难以应付。”
其实这李子建那还是说保守了,如果只算是山寨的喽啰估计可能也就个两多万人,但是把那山中各村镇中隐藏的土匪预备役也给算上的话,那四万多喽啰都打不住!
怎么说呢,这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这土匪从上面的头领到下面的小喽啰都是住在山寨里面的,但其实并不是这种情况。
一般的土匪山寨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土匪其实并不住在山寨里面,而是住在山下村镇中甚至是城里,并且这些土匪大多数还有正常的营生。
这些在山下的土匪平时那就跟个正经的普通人一样,种田的种田,做工的做工,经商的经商,但他们每年或者是每个月都会有几天或者一段时间神秘的失踪,等到回来的时候突然发了一笔横财。
而这些人消失的那段时间,就是换上夜行衣蒙上脸拿起家伙上山去跟着头领们干活去了,等到干完一票分完赃之后便又回来过普通正常人的生活。
这山中但凡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土匪山寨,那都会在势力范围内设立分寨,这些分寨的有一个功能,就是沟通联络那隐藏在正常人群中的土匪预备役人员。
这一般山寨的现役土匪和预备役大概的五五之数,甚至有的经营不善的山寨预备役比现役的还要多。
这些土匪预备役人员,在山寨需要他们的时候抄起家伙上山去跟着头领干活,平时不需要他们的时候则是在山下为山寨充当耳目及时通风报信。
那有的管理规范化的山寨,每个月甚至还会定期的召集预备役人员上山交流感情收集情报。
而那些土匪山寨势力范围内的黑店铺黑船夫黑车夫黑脚夫,大多数那也都是这附近土匪山寨的预备役人员。
...
“他妈的我看还是杀少了!屠他几个寨子还有几个不长眼的村镇,我看这帮土包子他娘的还敢继续跟咱们作对!”只见那一旁的王小靖一脸凶相握着拳头看着桌上的地图恶狠狠的说道。
这铁营自打在罗田县确定了进山当坐寇的战略计划后,这段时间以来用兵那都是相当克制的,就比如铁营攻克那鹰巢寨那就没有大开杀戒,仅是将那夜鹰的嫡系人马给弄死完。
所以这王小靖便认为是铁营手段太“善良”了,所以才导致这太湖、宿松两县的土匪山民那都不把铁营当回事,敢跟铁出来跟铁营作对。
那王铁听到王小靖这话后瞪了他一眼,然后没好气的对他说道:“我说小靖,这世上那不是什么事用杀人就能解决的,照你这样搞那不知道得乱到什么时候去!”
从这宿松、太湖两县的局势就可以看出来,王铁为什么要费尽心机的团结本地帮派的原因所在。
那宿湖两县的土寇绑一块的战斗力都未必能有铁营一个营厉害,但是他们在利用对山中的人文地理环境的熟悉,不与铁营正面冲突,而是打起山地丛林游击战,搞的铁营投入三个营的兵力都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如果按照王小靖所说的那样大开杀戒,那这大概率是不可能吓唬住这帮土寇的,毕竟那官府在过去进山剿贼的手段那是非常凶残的,可这也一样没有吓唬住这帮土寇,相反还激起了他们的剧烈反抗。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