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首页 >> 唐朝好地主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国民千金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佣兵的战争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神圣罗马帝国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回到远古建华夏踢开永乐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秦:帝皇签到崛起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70章 输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登基御极开始,张超一直在很努力的扮演着皇帝的角色。

他想做好一个皇帝,这个皇帝不是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也不是承乾这样的皇帝。李世民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贞观十几年,也让中原迅速结束动荡,起飞腾空。

只不过李世民后来畏惧那越来越庞大的贵族集团、畏惧强大的工商资本家的力量,他想要改变国策,想要倒退回去,希望能够更加稳固皇权的力量。

而承乾的失败,则是缘由对权力过分追求,在没有那个能力的时候,想要接管更多的权力,这自然是危险的。

时至今日,经历护法战争、代唐这两次大变革,实际上一个新的秩序体系已经建立并稳固了下来。

只要张超不逆势而行,哪怕就是顺着这个惯性下去,也还能平稳的发展百年。其实李世民过去过于担忧了,贵族势力强大不假,但以这个时代的特性,贵族们的封地都较遥远。

朝廷虽然大搞分封,但中原是不分封的,甚至许多中原周边过去不是朝廷控制的地方,现在其实也纳入了中原直辖。

中原王朝集权化更高。

所谓分封诸侯,不过是取代了过去周边的那些蛮族首领们。但诸侯却是与中原朝廷一体,同一个体系同一个思想价值观,在现在这种中原朝廷极强大的情况下,诸侯很难离心,也很难脱离这个体系。

比起汉魏晋等分封制,最后必然出现的诸侯坐大甚至是叛乱相比,大华的分封制下,诸侯叛乱的难度大的多。

首先,中原朝廷实力更强,一个马上拥有一亿人口的帝国中央朝廷,可不是哪个诸侯能够对抗的了的。

再其次,中原朝廷拥有直辖的地方,极其广阔。

再近的诸侯,也在遥远的边疆。而且受限于交通、气候等因素,他们的经济发展肯定也远不如朝廷,更重要的是人口问题。

西汉诸国叛乱,他们的本钱是什么?盐铁之利,吴国甚至因为有煮盐之利,因此可以免除百姓的税赋,这样自然深得民心。而且由于吴国占据的地盘极大,拥有数十城,上百万的人口,其不论是经济发展基础,还是战争潜力,都是极大的。

兼之其本身就是在中原之内,因此这种叛乱来说,造成的危害更大。

但现在大华的诸侯都在外,就算是过去张家的那些极好的封地,也从没有说有几十上百城,拥有百万人口的。

如琉求,张家经营十几年,也不过才四五城,二三十万人口。而更多数的诸侯们,往往都只有一座城,几千或万把人口,都已经是大诸侯了。

他们距离中原又远,说起兵叛乱,确实不足为惧。

张超从没打算要削藩,因为毫无必要。

诸侯们的那点实力,根本对朝廷形不成威胁,但相反,让他们镇守边疆,积少成多,这些诸侯形成的是一股强大的边疆镇守势力。

对于开疆拓土,征讨异族,有极大的作用。

大华朝廷是重点进攻周边那些大的反抗势力,而诸侯们则是一点点的吞食征服异族,在那些土地上,建立起牢固的统治。

如果让朝廷这样去开疆拓土,化夷为夏,其实肯定会投入不足,无法面面俱到。

而让诸侯去做这些,正好填补了朝廷在这方面的不足。

张超不但不打算削藩,他甚至还早决定要坚定不移的推行分封制。朝廷给予授权,不但分封有功臣子为诸侯封臣,甚至也授权给那些商人组建殖民公司,去海外开拓殖民,建立据点。

有本事就去开疆拓土,朝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甚至有时也会派兵支援。比如从马六甲海峡到南非,这么漫长的海岸线,到处都能够殖民。

建立殖民点,征服异族,种植粮食,开采矿物,进行贸易,向中原输入原料,开拓海外的销售市场,这都对于大华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张超并不想要让大华成为一个农业社会,那样是没什么发展潜力。

要想跳出中原,大华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对周边实行分封,化夷为夏,将他们同化。

而对更遥远的地方,则实行的是海外殖民策略,也不求征服。只要打下一个个的据点,建立堡垒商镇,以贸易为主,其实也是一样的。

张超登基已经一年。

朝堂上下,都在努力的观察着皇帝。

这一年来,朝政稳定。

朝堂上人事变动也不大。

最关键的是,宪法制订颁行之后,议会以此为基础,又修订了一项又一项的律法。

皇帝没有试图夺回当初承诺交出的那部份权力,大家也习惯了内阁责任制。

皇帝不瞎折腾,内阁很负责,诸侯、资本家们都得到了想要的稳定。而不论是地主还是平民,都有机会通过读书科举,入仕为官做吏,得到上升的通道。

一切都很好。

“朝廷已经颁发了两次海外殖民授权状,前后授封了二十五块海外殖民地,这都没多久,现在又要颁发殖民授权?”

马周有些犹豫。

其实海外殖民这个事情,现在还没见到多少成效,不少人都认为这个海外殖民不见得就是好事。

担心的是那些殖民公司会尾大难掉。

其实海外殖民公司,并不仅是商人,甚至可以说,如今这年头已经没有什么纯粹的商人了。

朝廷早取消了商籍,对经商也没有了什么限制。

现在更没有了什么视商人为下贱的念头,商人也一样可以去从军,也一样可以去考科举,一样可以入仕为官做吏,一样有机会能够封侯拜相。

尤其是在现今的这个大环境下,大家也不再耻于谈钱谈利。

有钱,也确实方便。

这时代,钱能买到绝大多数需要的东西。

如今可以说是全民经商的年代,除了官府对于官吏经商做了些限制,比如禁止官吏直接经商或入股,禁止官吏的妻妾子女直接经商外,并没什么太多限制。甚至就算朝廷不许官吏直接经商或者入股经营,但买点股票是没问题的,不参与决策经营就行。

甚至通过亲戚去经营,也一样是可行的。

正因此,如今的这些殖民公司里的股东,其实既不乏诸侯贵族,也不乏勋戚官员,工商资本家、地主,甚至连皇家的人也一样在其中参股。

在这种情况下,马周对殖民公司提出担忧,担忧的是贵族、官僚、资本家、地方的地主豪强等合流。

担忧的还是这些势力合流一起后,形成强大的力量集团。

尤其是他们在海外天高皇帝远,发展毫无限制。

“老马啊,正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我们才要授权殖民公司,且要多授殖民公司。这样不给谁垄断的机会,有更多的竞争也就有更多的制衡。让他们去开拓殖民,风险由他们承担,朝廷只是坐享分红收益,这种只赚不亏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呢?”

至于马周说的山高皇帝远,因此形成强大实力,尾大难掉这些,其实也是多虑了。

朝廷对他们多朝廷一些政策上的管理就行,比如移民政策,比如武器生产,比如某些技术人员的外移等等。

让海外殖民地成为大华一个单纯的原材料产地,或者成为一个手工商品销售地,让他们只是大华整个工商体系中的一环,甚至不是占据核心地位的一环。

让他们脱离不了母国。

也许,二百年后三百年后,某块海外殖民地或许想要独立,但也得他们有了足够的力量。

或者说,就算他们真有这种力量了,那让他们独立了也没什么关系,难道他们还能反攻中原不成?

“一二百年后叛乱自立也允许?”马周怔怔不解。

张超却把这些事情看的很淡的。

“现在是朝廷的殖民地,若以后他们自立了,那也起码是我中原华夏一员。更何况,世界那么大,我们也未必就需要统治所有地方。我们需要的是把中原经营为核心之地,是中原本位。周边诸侯国,是开疆拓土,是化夷为夏,是稳固边疆安全。”

“而海外殖民地,其实并不重要。现在来说,朝廷拿海外的地卖殖民授权,同时殖民地建起来后,我们能得到新税源,以及新的原材料产地,还有得到新的商品市场。”

“未来真有一天,他们独立了,我们收不到税了,可那个市场却不会因此就失去。”

“这么简单?”

“当然,海外嘛,若说独立了就能威胁到大华,那是说笑了。他们就算独立,也绝威胁不到大华,更离不开大华。”

真要威胁到大华,那肯定是在几百年后了。

中原本位制,就是要让诸侯国、海外殖民地为中原输血,要让中原一直保持着对诸侯和殖民地,甚至是对外国的各方面的先进和强大。

这可不是说诸侯和殖民地能和中原一样发展的,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张超一直不怕诸侯坐大?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超越中原朝廷的机会,这可不是汉魏晋分封,诸侯国比中央朝廷都富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唐朝好地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最强保镖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托身锋刃里狂兵枭龙极生灵极品狂妃:诡医至尊大小姐九龙战神庙堂江湖有亿点背景神行无道绝色弃女:邪帝强追妻我真的没想当个人啊婚争从神奥开始和希罗娜旅行穿书:带着金手指穿越成软饭郎万界微信红包群第39次相亲我有一本气运天书借得浮生半世闲从李元芳开始
经典收藏大明刑王世子好凶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商业三国明末大军阀三国列卒:小兵逆袭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万界临时工诸君,且听剑吟我的钢铁与雄心革命吧女帝大唐最穷县令夫君有毒大国航空汉末逆流来!给各朝上科技三国无限重生县令
最近更新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大隋:二世浮沉大明!风起土木堡殿下无双汉官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