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首页 >> 陛下因何造反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一样的隋文帝众神魔传我在宋朝造电机这个皇兄太阴险了大明镇抚使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大明流匪穿越:开局我竟然是乞丐大明熊孩子,开局手撕龙袍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17章 朱由检的远大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迁都之事太大,朱由检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按道理说,在现在的情形下,南京是比北京更适合当做都城。但是朱由检的主要根基却是在北方。

而且按照洪承畴的建议,是要把北京朝廷全部废除,在南京重建朝廷。事情是在复杂,一旦出现以外,后果难料。

眼下江西反贼二十万大军被击溃,江南形势一片大好,这个时候没必要太过激进,可以慢慢来。先把江南各省彻底平定,先进行均田改制再说。

“陛下,随着均田的地方越来越多,都需要委任新的官员,对这些新占地方的管理,必须有一套机构。若是不改组朝廷的话,如何能够实现完善管理?”洪承畴再次劝道。

对地方的管理必须通过朝廷,官员的委任,对地方的监督,钱粮税赋的征收等等,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机制,而现在的制度其实是割裂的。陕北山东,还有辽东、江东这些“新占”地盘,其实是脱离北京朝廷管理的,实行的是一套新的制度。而其他省份,却仍然施行老得制度,仍然通过北京朝廷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制度的割裂,管理的麻烦。

“这样吧,先在南京重建六部衙门,新收复地盘皆由南京六部衙门管辖。”朱由检想了想,说道。

“陛下圣明!”洪承畴喜道。这个决定意味着皇帝已经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南京新成立的六部衙门取代北京朝廷是早晚的事。

“南京六部官员经过了清洗,缺额太多。传旨下去,由锦衣卫审查一下原来六部剩下的官吏,没什么大问题的一律释放吧。”朱由检吩咐道。

六部主要官员都被处置了,剩下的都是小鱼小虾,没必要再下重手。成立新的六部衙门需要太多官吏,剩下的这些官吏若是没有大罪,尽可以使用,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

“是,陛下。”一旁的王承恩答应着,出去吩咐去了。

“陛下,南京六部的官员?”洪承畴问道。

“兵部尚书还是你当,户部尚书便是袁可立了。”朱由检道。

江南远未平定,接下来招募训练禁卫军,派兵征讨各省,战事会非常频繁,兵部尚书的责任很大,朱由检身边这些人,也只有洪承畴能够胜任这个兵部尚书。

随着新地盘的占领,接下来要进行均田释奴,要征收田税商税,户部的事情也非常繁杂,袁可立虽然年迈,精神尚好,足以胜任户部尚书一职。

但南京六部,还需要很多官员。

“吏部尚书,可调李邦华前来担任。”朱由检想了想道。李邦华现在是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其虽然是东林党一员,但为官清廉,能力很强,并不喜欢拉帮结派,任命他为吏部尚书比较合适。

“陛下,李邦华毕竟是东林党,算不得自己人,把官吏任免大权交给他合适吗?”洪承畴劝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南京吏部的职权只是新占地盘,选官范围只能从科学院、商贸学校,吏考生,还有退役禁卫军军官这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随便他选用谁都行。”朱由检解释道。

“这还可以。但就怕他不肯。”洪承畴叹道。

“要想完全取代北京朝廷,需要太多的官员,朕手头的人手根本不足,只能从旧有官吏中挑选能用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下大势如此,相信李邦华等能够看清形势,能够识时务。”朱由检道。

“那其他三部官员呢?”洪承畴问道。

“礼部尚书可由温体仁担任,工部尚书可由可由皇家科学院宋应星担任,刑部尚书可由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充当。”朱由检想了想,说道。

温体仁当个礼部尚书自然够格,但就怕其心中不爽,毕竟其现在有着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现在只能在南京朝廷当个礼部尚书,距离其想要的丞相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现在人手紧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朱由检手中没有太多可用人才。只能先委屈温体仁一下了。

至于宋应星虽然只是举人,但在科学院任职以来培养了不少人才,可谓是劳苦功高,而且其精通算术机械,当工部尚书还是绰绰有余。就是田尔耕不过是一阶武人,还是臭名昭着的锦衣卫头子,让他当刑部尚书,这太过匪夷所思.......

“田尔耕对刑律非常熟悉,当刑部尚书还是能够胜任的,至于他的锦衣卫身份,科举选官朕都要取消了,以后官场没有清流浊流之分,以后更没有高高在上的进士官。只要能力够,任官不拘出身。”朱由检道。

“陛下圣明。”洪承畴心中叹了口气,脸上却微笑道。

“先把六部的架子搭起来,其他辅官人选尽可以从各地抽调。洪大人你筹划一下,争取过段时间举行一次吏考,面向整个江南招募一次吏员,经过培训以后,放到新收复地盘充任村镇官员。”朱由检道。

“臣遵旨。”洪承畴道。

“还有,可以在南京开始科学院南京分院,同时设立南京商贸学校,技工学校,以及南京武学,培养精通商贸,百工,军事方面的人才。

等温体仁到南京以后,还要在新占的地盘开设中小学校,每个镇至少要建一座中学数个小学,由礼部派遣教师,国家出资,各乡镇适龄孩童必须入学。”朱由检边想边道。

“恢复太祖时的社学吗?”洪承畴问道。

太祖之时,也是由朝廷出资,在各地设立社学,大力发展教育。只不过随着时间进行,社学逐渐荒废,因为薪水太过微薄,没有多少有功名的人愿意当教师,在社学任教的往往只是一些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老师水平如此,教出来的学生自然可想而知,后来根本没多少人愿去社学,都是去上私塾。

“和社学不一样。”朱由检道,“新的学校除了学习诗书,还要学习数学甚至人人平等思想皇明祖训等等。等到了中学以后,还要学习物理、机械、地理、天文、大明律等知识。不过所用教材是个问题,先在新复地盘建立小学,可召集北京翰林院及科学院人手,着手编着一些适合六到十二岁的孩童学习的教材。至于中学教材,可慢慢编订。”

洪承畴点了点头,对皇帝的想法,他并不太理解。废除科举选官还能理解,毕竟没有科举,就没有新的士绅特权阶层,有利于公平和人人平等。

至于大规模开始学校,实在是太过耗费钱财,现阶段好像没什么必要。

“朕所做是为开启民智,促进社会公平,”朱由检知道洪承畴不理解自己的决定,便解释道,“在以往,虽然科举只要是大明百姓,无论民籍军籍,除贱籍以外的都可以参加。但实际上,因为科举之路太过艰难,学子要耗费十多年二三十年,乃至大半生的精力,往往还考不到一个功名,普通百姓人家出身的,根本就无力供养一个读书人。能读得起书考得上功名的,都是士绅地主富商子弟。江南等地,一门五尚书父子三探花,就是这种情形。

富人因为有太多资源,可以花费很大精力培养自家子弟,穷人三餐不继,子弟根本就读不起书。阶级固化太过严重,大明之所以落到现在的境地,就是因为这种阶级固化。要实现人人平等,必须打破这种阶级固化,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读得起书,都有上进的机会。等以后的吏考,参加考试者必须有中学的毕业证方有资格。所以只要学得好,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当官。”

“陛下谋划之深远,但要实现陛下之宏图,必须在每个村落都设立小学堂,需要选址建设学校,需要选派教师,耗费恐怕会惊人。”洪承畴道。

“各地都有一些士绅地主被抄家,其宅院可征收用作学校所在。至于教师薪水,地方每年都会截留相当比例税收,可拨出一部分用在学校。记住,各地学校不许收学费,所有适龄孩子必须免费入学。百姓家凡是有适龄孩童,都必须送进学校,否则收回所分田地。”朱由检道。

在农村很多家庭非常贫困,若是收学费的话,很多人家恐怕不舍得让孩子上学,便是免费教育,恐怕也有很多不愿让孩子上学之人。所以必须强制入学!至于每年耗费,当然数量会很惊人。但事实上,只要把往年地方官官贪污的银子拿出一部分,就足够学校花费了。

五年小学,三年中学,八年义务教育,是朱由检从魂游后世时借鉴而来。这种义务教育只要坚持个二十年,大明必然会涌现无数人才,所有百姓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学得好的可以参加吏考当官,在算术科学机械乃至医学方面有特长者,可以进行研究工作,到时必然无数人才涌现,所有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要坚持数十年,大明国家之强盛必然远迈汉唐!

“陛下之雄心,臣知之矣!”洪承畴由衷的赞道。知道现在,洪承畴才清楚朱由检所谋是何等的远大!

“以后,还要陆续开设科学院工商学校这样的大学堂,中学毕业生方可报考大学。朕要在大明,每个省都建上数座大学,到时必然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朱由检越说越兴奋,尽情的诉说着心中的幻想。

“陛下,现在的吏考还需要从旧有人才中选择。南京刚刚对士绅进行的大清理,被杀被抄家士绅足有数十个之多,整个江南士林皆人心惶惶,臣恐怕不久以后举行的吏考,没有太多读书人参与。”洪承畴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自从在南京进行大规模的抄家杀人以后,普通百姓固然大快人心,南京的士林阶层却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屠刀落在自己头上。士林之间向来盘根错节,这种情况下举行吏考,对结果洪承畴很是担心。

“大可不必担心,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有的是。在这南京城,愿意当官做吏的人数不胜数,哪里还有担心招不到人?”朱由检不以为然道。

“可是......”洪承畴还是有些犹豫,话说是这样说,但吏考不就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吗,有功名有学问有本事的人才都不愿参加,选拔出来的都是歪瓜裂枣,又有何用?

“乡镇街坊基层吏员,只要粗通文墨便可胜任,不需要熟读四经五书,也不需要举人进士。江南识字率很高,很多百姓读过数年私塾,选拔出一些人才应该没有问题。此次选拔面对所有百姓,无论良贱,哪怕是胥吏甚至贱籍之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皆可授职,这种情形下,还怕没人愿参加吗?”朱由检冷笑道。

科举是一座独木桥,一百个读书人中只有一个能考中秀才,一百个秀才中也只有一个能考中举人,十个举人中才能有一个人考中进士,也就是说,在社会的底层,有无数读过书却考不中功名的读书人。这些底层读书人,也许读书的本事不行,但并不意味着做其他事不行,学历从来就不等于能力。

而且南京城内有太多商人,各家商铺的伙计基本上就没有文盲,很多伙计都粗通文字并且会算术,去基层当个吏员完全能够胜任。

有过在镇江的经验,朱由检相信,只要不限身份任何人都可参加吏考的消息传出,必然有无数百姓蜂拥报名,至于那些主流读书人,他们爱参加参加,朱由检并不稀罕。

洪承畴紧皱着眉头,并没有朱由检那么有信心。李定国已经打下了太平数府,各地都要开展均田,都要设立村镇两级政府,需要的官吏太多,虽然可以从禁卫军中抽调一些人,但还需要数千吏员补充。作为负责此次吏考的他,身上的胆子非常的重,故不得不慎重行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陛下因何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系统启动,黑科技启航四合院:我家有宝凤舞九天之医妃传奇柯学:小小的愿望清单回到七五,从村长到官运亨通神魂归:绝世帝女她开始虐渣了半岛岁月农门空间:救了反派后我被赖上了星铁模拟:你们不是NPC?林知皇符骁巅峰校园王太乙武战天墟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失忆的我相信了徒儿的师徒悖论刚重生,娇憨小哑妻开口说话了末世觉醒:我的脑中有颗世界树凤平调扶明录
经典收藏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暴君总想生三胎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史上最强侯爷贞观钱王屏障之外大唐皇太子是,教宗大秦之纵横天下大国航空星主三国大明猛回头冰山王爷的搞笑妃从废物少爷到领主战神王爷,王妃又去盗墓了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重燃1990红警:心灵终结精灵之梦幻天团大唐第一嫡子
最近更新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大夏镇远侯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沉默的战神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赵匡胤演义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立渊传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三国凭实力截胡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明朝皇帝往事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从质子到千古一帝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明朝写作素材大全娇小玲珑的芈瑶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