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伏》项目组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最核心也最耗费心力的环节便是剧本打磨,然后在苏宁的亲自牵头下全面展开。
编剧会议室内,烟雾缭绕,白板上写满了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和关键词,地上散落着被划改得密密麻麻的剧本草稿。
苏宁很清楚,翻拍绝对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在尊重原着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改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毕竟《新亮剑》和刚播出的《新雪豹》就证明了这一点,刻意的模仿只能是会适得其反。
所以苏宁这一次要来一次创新,剧中的角色要改变人设,让观众体会到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灵魂人物余则成的重塑。
“各位,原版的余则成,初期更多的是被动和隐忍,靠着谨慎和运气周旋。”苏宁指着白板上余则成的名字,对编剧团队阐述他的构想,“我们要赋予他更强的主动性。他依旧是军统总部那个不起眼的小透明,善于伪装,但这份伪装之下,是极深的城府和缜密的思维。他并非等待指令,而是在暗中观察、分析、布局。”
他举例说明:“比如,在获取叛徒李海丰信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细节,展现他并非单纯地执行命令,而是提前预判了李海丰的需求和疑心,巧妙地引导了事态的发展。
另外对于以劳文池接触叛徒李海丰的时候,可以寻找更完美的借口,比如是因为和上级的老婆有不道德的关系,后来被上级发现了,这才不得不综合各种原因决定叛逃,而且这个秘密最好让李海丰主动拆穿,体现出余则成的尴尬和李海丰的自以为是。
再比如,一些看似偶然帮他渡过难关的‘运气’,背后其实有他未雨绸缪的安排。他要像一个高明的棋手,看似落子无声,实则早已谋算全局。”
“同时,”苏宁加重了语气,“他的行动能力要加强。不仅仅是脑力工作者,在必要的时刻,他要有孤身锄奸的胆识和身手。尤其是在南京期间,他独自面对危险、与敌人周旋甚至直接行动的戏份,要更惊险、更刺激,视觉冲击力要更强。我们要让观众看到,这个潜伏者,不仅有智慧的锋芒,更有在刀尖上跳舞的勇气和实力。”
其次,是关于重要女性角色左蓝的调整。
当刘一菲最终因档期和团队综合考量,婉拒了左蓝一角的邀请后,苏宁并未过多沮丧,反而将目光投向了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陈晓君。
在一次深夜的剧本讨论后,苏宁看着略显疲惫却依旧专注的陈晓君,突然心中一动。
“晓君,”他开口道,“左蓝这个角色,我想做一些大的调整,而新的左蓝,我觉得由你来演最合适。”
陈晓君愣住了,诧异地指着自己:“我?苏宁,你别开玩笑了,我和左蓝的形象差别很大的。”
“我没开玩笑。”苏宁目光灼灼,“记得你跟我提过,你小时候就在越剧团学习戏剧,艺术学院的时候也是以戏曲为专业,有功底在。我准备把左蓝在重庆的公开身份,设定为越剧团的一名年轻小生。”
这个设定让编剧们和陈晓君都眼前一亮。
在那个年代,戏曲演员是很好的身份掩护,既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流动性又相对较大,便于接触三教九流。
接着苏宁继续勾勒这个新左蓝的形象:“她是余则成心中的白月光,但不再是那个符号化的进步女性代表。她利用越剧演员的身份作掩护,穿梭于达官贵人之间,为组织传递情报。舞台上,她是英姿飒爽的俊俏小生;舞台下,她是心思缜密、信念坚定的地下工作者。这种反差,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充满了戏剧张力。她与余则成的感情,不仅仅是理想主义的共鸣,更有在特殊环境下,两个顶级潜伏者之间那种无法言说、却又深刻理解彼此处境和痛苦的灵魂契合。”
他看向陈晓君,语气带着鼓励和信任:“你有戏曲功底,能把握住那种舞台上的仪态和风骨。你管理公司多年,身上有种沉稳和干练的气质,这与地下工作者的特质是相通的。最重要的是,我了解你,你能理解左蓝内心的坚韧与柔软。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另外,和马奎对阵的时候,可以由左蓝直接踢死马奎,让左蓝成为那个强壮的‘男人’,这样的冲突感也是会更强烈一些。”
果然,陈晓君被苏宁描绘的新左蓝和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打动了。
她沉寂多年的表演欲和对挑战的渴望被点燃了。
毕竟她一直对放弃热爱的戏曲耿耿于怀,也想趁机和以前的同学有业务往来。
在深思熟虑后,她接下了这个重担。
“苏宁,我可以答应,不过有一个要求。”
“哈哈,你说。”
“我想请以前剧团的同事和同学一起参演。”
“没问题!直接用你们越剧团的名字都可以,这样也是对你们剧团的一种宣传。”
最后,是关于另一位关键女性王翠平的重新定义。
“翠平不能是原版那种略带喜剧色彩的‘憨傻’和‘勇猛无敌’。”苏宁对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我们要塑造一个更真实、更符合当时农村妇女现状的翠平。她不光不识字,还没见过世面,初到城市会惶恐不安,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会感到社恐,但她身上有中国农村妇女最本质的坚韧、勤劳和生存智慧。她的成长线要更明显,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差点暴露,到逐渐学习、适应,最终成为余则成不可或缺的帮手,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敏锐。她的质朴,恰恰是她在复杂环境中最好的保护色。这个角色,我们要大胆启用新人,寻找一张有质感、有灵气的生面孔,要的就是那种未经雕琢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真实感,最好和原版的翠平形成强烈的割裂感。”
在苏宁清晰的方向指引下,编剧团队的思路被彻底打开。
新的《潜伏》剧本,逐渐呈现出与旧版截然不同的风貌:余则成更加智勇双全,暗流汹涌;左蓝融合了传统戏曲风韵与地下工作的惊险,魅力独特;翠平则回归质朴,在时代洪流中艰难成长。
一场关于信仰、人性与爱情的谍战大戏,在无数次的争论、修改和完善中,渐渐有了清晰的骨骼与血肉。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复刻,而是一场充满野心的涅盘重生。
……
经过数轮激烈的讨论,甚至不乏面红耳赤的争论,在苏宁的坚持和引导下,新版《潜伏》的剧本终于打磨成型。
当最终版的剧本分发到核心主创手中时,之前所有的疑虑都在字里行间化为了信服与兴奋。
这个剧本,既保留了原着的魂,又赋予了人物新的血肉与时代感,尤其是余则成的形象,不再是单一的隐忍,而是集深沉的城府、果决的行动力与复杂的情感纠葛于一身,立体而丰满,极具表演张力。
剧本既定,选角工作也随之加速推进。
苏宁再次展现了他独到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魄力。
首先是至关重要的女性角色——翠平。
对于这个角色,内部有过不少提议,有人建议找有喜剧天赋的演员,有人提议用知名度更高的花旦。
但苏宁心中早有定论。
在一次选角会议上,他直接将一份演员资料推到会议桌中央。
“翠平,我建议由刘琳琳来饰演。”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刘琳琳,正是在《父母爱情》中成功塑造了憨直泼辣又善良可爱的江德华一角的女演员。
这个形象,与许多人想象中的翠平似乎有些距离。
最主要苏宁和刘琳琳在《父母爱情》剧组有过合作,对于她的演技也是非常的佩服。
相信刘琳琳能够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翠平,可爱温顺又懵懂的农村父母形象扑面而来。
“苏导,”一位选角负责人谨慎地提出意见,“刘琳琳老师的演技毋庸置疑,《父母爱情》的江德华也非常成功。但翠平这个角色,是否需要更……‘苦大仇深’一些?或者更‘土’一些的质感?刘琳琳老师的气质,会不会显得太‘灵’了?”
苏宁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们要的翠平,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时代洪流卷裹,被迫承担起完全陌生的角色。她会有惶恐,有笨拙,但更要有属于她那个阶层本身的坚韧和生存智慧。另外更要体现出被临时拉来充数的荒诞,毕竟女游击队员很稀少,女游击队长更是凤毛麟角,妹妹是在延安的我党骨干,姐姐又是女游击队长的设定显得太刻意。而刘琳琳在《父母爱情》里能把江德华从年轻演到老,那种扎根于土地的鲜活感和生命力,正是我们剧组需要的。”
他进一步阐述新设定:“在我们的剧本里,她不是什么游击队队长出身,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认命的农村妇女,是被组织临时拉来充数、顶替真正她妹妹工作的‘无奈选择’。这种‘被动’和‘不专业’,恰恰是戏剧张力的来源,也让她的成长弧光和善良;更加真实动人。我相信刘琳琳能演出这种从手足无措到逐渐坚韧的转变。”
苏宁的剖析说服了大多数人。
而当刘琳琳接到邀请,仔细研读新剧本后,也被这个更具层次感的翠平所吸引,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选择,则是晚秋。
这个角色,苏宁几乎没有犹豫,直接点名由自己的女朋友范琳出演。
当范琳在北京接到陈晓君的电话时,也颇感意外。
她近年来多在都市剧中亮相,饰演的多是独立干练的女性形象。
“晓君姐,晚秋?那个有点恋爱脑、娇纵任性的娇小姐?”范琳在电话里确认。
“是,但也不全是。”陈晓君笑着转达苏世宁的意思,“苏宁说,新版里的晚秋,要突出她的‘刁蛮任性’和‘大小姐脾气’,她对于丈夫谢若林的依附和不满,对于余则成那种带着危险气息的、不合时宜的迷恋,都要表现得更加外放和戏剧化。他觉得你身上有种被保护得很好的‘骄纵感’,稍微放大,就是这个晚秋的神髓。而且,这个角色后期的转变,也需要很强的演技支撑。”
范琳被这个描述勾起了兴趣。
她一直想尝试一些更具反差感的角色,晚秋的设定无疑是个突破的机会。
加上这是“光怪陆离”的项目,作为苏宁女朋友的她于公于私都没有理由拒绝。
至此,新版《潜伏》的主要女性角色阵容基本落定:气场与风韵并存的地下工作者左蓝(陈晓君饰),质朴坚韧中成长的“替补”妻子翠平(刘琳琳饰),骄纵任性却命运多舛的晚秋(范琳饰)……
这个组合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又一轮热议,期待与好奇并存。
……
开机仪式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隆重举行。
现场媒体云集,闪光灯此起彼伏。
背景板上,“电视剧《潜伏》(新版)开机大吉”的字样格外醒目。
苏宁作为导演和男主角,站在人群中央,身侧是制片人兼女主角陈晓君,以及刘琳琳、范琳等主要演员。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休闲装,神情沉稳,目光锐利,已然进入了导演的状态。
在上香、揭幕等传统流程过后,苏世宁代表剧组接受了媒体的简短采访。
“苏导,再次翻拍经典,压力大吗?您有信心超越前作吗?”
苏宁面对镜头,从容不迫:“压力是动力。我们从未想过‘超越’,经典是用来致敬和学习的。我们只是想讲述一个属于我们这个团队理解的、带着新视角的《潜伏》故事。我们有最好的剧本,最用心的演员,最专业的团队,我相信,我们会交出一份让观众满意的答卷。”
他的话语自信而不张扬,充满了说服力。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没有片刻停歇,立刻投入了紧张的拍摄之中。
横店的仿民国街景里,很快响起了熟悉的“Action!”声。
苏宁身兼导演与主演,穿梭在监视器与表演区之间,时而沉稳指挥,时而化身那个身处龙潭虎穴、心思缜密的余则成。
陈晓君则展现了惊人的多面性,既是掌控全局的制片,又是镜头前那个仪态万方、暗藏锋芒的越剧小生左蓝。
一场充满挑战与期待的创作之旅,正式启程。
所有的构想、争论、期待,都将在这片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土地上,接受最严苛的检验。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影视编辑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