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城郊的某座墩堡内,汉军把总李友正坐在帐中擦拭长枪。这杆枪陪伴他多年,枪杆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每一道都记录着一次生死搏杀。他年近三十,祖籍辽东铁岭,十年前家乡被建奴攻破,父母妻儿皆死于战乱,他侥幸逃脱,可是没有逃进关内。
后为了生计投奔汉军,本想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过去就好,皇太极大汗对汉人确实没错。只是没有想到一向孱弱的明军,竟然恢复了往日荣光,打进辽东了。
现在盖州失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耀州海州一带,两红旗的兵马也在抓紧收缩。一时间汉军人心惶惶,看着往日主子八旗兵的眼神也有点不对了。
“把总,兄弟们的粮饷又被克扣了,这个月只发了三成,还都是发霉的糙米。城里的老爷兵可都是满饷的。”一名年轻的士兵走进帐篷,脸上满是不满,他叫王小五,才十七岁,是去年被抓壮丁编入汉军的,家里还有一个生病的母亲。
汉军这些年的待遇不错,战斗力已经不亚于正经的八旗兵,只是就算皇太极,也不能把他们抬得太高。
李友放下长枪,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没办法,咱大金向来如此,咱们汉军在有些人眼里,不过是炮灰罢了。”他从怀中掏出半块干粮,递给王小五,“先凑活吃吧,等过些日子,或许情况会好些。”
王小五接过干粮,咬了一口,干涩的口感让他难以下咽:“把总,我听说盖州被明军收复了,离咱们不过百十里路。如今的大明已经和以前的大明不一样了。崇祯皇帝亲自坐镇,给百姓分田免赋,还给士兵发足额粮饷。咱们本来就是一家子的,要是咱们能投靠明军,是不是就不用受这份罪了?”
李友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别胡思乱想了,大金八旗看管森严,咱们根本没机会。况且,就算投靠了明军,又能怎么样?说不定还是一样的下场。汉奸这玩意,到哪里都遭人恨的。”
就在这时,墩堡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喊杀声与惨叫声。李友心中一紧,连忙拿起长枪,冲出帐篷。只见数十名八旗兵骑着战马,手持弯刀,正在墩堡内大肆屠戮,汉军士兵毫无防备,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一名八旗兵挥刀砍向王小五,李友瞳孔骤缩,猛地冲上前,一枪挑开弯刀,将王小五拉到身后。
“你们干什么?为何屠杀自己人?”李友怒喝道,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领头的八旗牛录冷笑一声:“自己人?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叛徒,竟敢勾结明军,背叛大金!奉阿巴泰将军之命,凡有通明嫌疑者,一律诛杀!”
“勾结明军?我们没有!”李友又惊又怒,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勾结明军的事,“这是污蔑!我们汉军一直忠心耿耿,为何要杀我们?”
“忠心耿耿?”八旗牛录眼中满是不屑,“方才捕获的明军使者已经招供,吴三桂派孙得功、张士彦前来劝降,你们这些汉军,没一个好东西!”他挥了挥手,“给我杀!一个不留!”
八旗兵蜂拥而上,刀光剑影之中,汉军士兵纷纷倒下。李友挥舞着长枪,奋力抵抗,枪尖刺破了一名八旗兵的喉咙,鲜血喷了他一脸。但八旗兵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汉军士兵渐渐不敌。王小五被一名八旗兵砍中手臂,惨叫一声,手中的刀掉落在地。
“小五!”李友怒吼一声,转身想要救援,却被两名八旗兵缠住。他看到一名八旗兵举起弯刀,朝着王小五的后脑砍去,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建奴不仁,我等何必效命!”李友仰天长啸,声音震彻云霄,“兄弟们,与其被建奴屠杀,不如拼了!反了!”
他的呐喊如同点燃了导火索,剩余的汉军士兵纷纷响应:“反了!杀了这些建奴!”“拼了!”
原本溃散的汉军士兵重新集结起来,拿起手中的武器,与八旗兵展开了殊死搏斗。自从得知了盖州城女真八旗的惨败后,很多汉军都对女真人的战力产生了怀疑。
李友枪法如神,枪尖所到之处,八旗兵纷纷倒地;王小五忍着剧痛,捡起地上的刀,朝着八旗兵砍去,眼中满是血丝。墩堡内的百姓也被激怒了,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加入了战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怒吼声交织在一起。
这场突如其来的屠戮,很快蔓延到了海城周边的其他汉军墩堡。另一座墩堡的守将赵大山,是孙得功的旧部,本就对建奴不满,听闻临近墩堡被屠戮的消息后,当即率领全堡二百余人哗变:“建奴如此狠毒,咱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投靠明军,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哗变的汉军如同决堤的洪水,四处袭扰建奴据点。赵大山率领部下,直奔海城城郊的建奴粮草库,那里储存着阿巴泰大军的半数粮草。粮草库的守兵不多,且毫无防备,很快就被哗变汉军攻破。“放火!拿不走的都烧了!把粮草都烧了!”赵大山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了火把,扔进粮草堆中。
熊熊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半边夜空,浓烟滚滚,十几里外都能看到。粮草库内的粮草、马匹、兵器,尽数被烧毁,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痛快!”一名汉军士兵放声大笑,“建奴克扣我们的粮饷,如今让他们也尝尝没粮吃的滋味!”
海城城内,阿巴泰正坐在帅帐中,等待着屠戮汉军的捷报,他要复现自己父汗当年杀光辽东无粮汉人的光荣战绩。突然,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慌:“将军!不好了!好几座墩堡的汉军哗变了,为首的是汉军把总赵大山,他还联合其他墩堡的汉军,烧毁了咱们的粮草库!”
“什么?”阿巴泰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一群乌合之众,也敢哗变?传我将令,派五个牛录的骑兵,立刻镇压!”
“将军,来不及了!”另一名斥候紧随其后,“哗变的汉军已有上千人,他们熟悉地形,四处袭扰咱们的据点,现在城外已经乱成一团,不少汉军都加入了哗变队伍,咱们的士兵被分散牵制,根本无法集中兵力镇压!”
阿巴泰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的一道命令,竟然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他当即率领亲兵,亲自出城镇压。城外的旷野上,哗变的汉军与八旗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夜幕降临,战斗暂时停歇。哗变的汉军到底是干不过精锐的八旗兵,残兵退到了城外的山林中,休整待命。李友坐在一棵大树下,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
李友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担忧:“建奴不会善罢甘休,明天肯定会派更多的兵力来镇压。咱们虽然哗变了,但兵力有限,粮草也不足,长期下去,恐怕难以支撑。”他顿了顿,说道,“我听说吴三桂将军派孙得功、张士彦前来劝降,不如咱们派人联系他们,投靠明军?”
“好啊!”王小五连忙点头,“明军有崇祯皇帝坐镇,还有厉害的火炮,肯定能打败建奴。咱们投靠明军,既能报仇,又能过上安稳日子,多好!”
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投靠明军!”“跟着崇祯皇帝,杀尽建奴!”
李友站起身,目光坚定:“好!我现在就派人去联系孙得功、张士彦,希望能尽快与明军取得联系。在那之前,咱们要坚守山林,保存实力,等待援军。”
与此同时,海城守营内,阿巴泰坐在帅帐中,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麾下将领纷纷进言,有的主张继续镇压,有的主张安抚,争论不休。“够了!”阿巴泰猛地拍案而起,“都是因为你们,当初劝我不要诛杀汉军,现在好了,哗变四起,粮草被烧,局势失控!”
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事到如今,再追究责任也无济于事。不如派人向沈阳求援,大汗一定会亲征。同时暂停镇压,对剩余汉军进行安抚,或许能平息事态。”
阿巴泰沉吟片刻,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办。立刻派人前往盛京,向大汗禀报情况,请求援军;同时传我将令,暂停诛杀汉军,凡愿意归顺者,既往不咎,粮饷加倍。”
然而,阿巴泰不知道的是,他的安抚命令已经为时已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