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小灰雀

首页 >> 食王传 >> 食王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大明流匪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晋第一才子今日离开皇城,来日取你皇位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长刀在手
食王传 小灰雀 - 食王传全文阅读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八三章 还有迷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东设县,是王况早在来长安前就提过了的,而且还透过王冼用了李治小子隐隐的传了话到李世民耳中,本来按惯例,这新辟疆土一般是不设县的,而是设立类似于后世的自治县一样的机构,只有等到这一地安定了,彻底的和中原融为一体了,这才会改县。

这样做固然是考虑到当地豪强的实际统治地位不会因为归附而受到影响,也是安民的一个举措,但这也是有坏处的,正是因为那些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并没更换,所以,只要一乱,肯定就是这些人先跳了出来造反,这个情况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就以后世的达赖,不也是如此?因此,每次中原王朝疆域的缩减,绝大部分都是先发生在这些地方。

本来按李世民的想法,也是不设县的,而是设个都护,给建东一个州甚至一个道的地位和权限。但王况反对,理由有三,其一,建东如今只能和中原发生联系,和其他地方的联系是少得可怜;其二,建东人原本就是炎黄子孙,也是属于汉人的一支,只不过是和中原有一千多年失去了联系而已,若是这时候再不将纽带系紧了,以后建东人就会慢慢的和汉人走得越来越远;其三,建东人口太少,必定需要从大陆上大量的移民过去,因此事实上,建东除了地理位置外,其他地方在几年之后就会和中原各县没什么差别,既然如此,又何必要顾忌那么多呢?

李世民在建东问题上原本就是要听听王况的意见的,现在王况这么说,想想也是有道理,建东原来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而是相当于一族一岛,各岛都由族长发号施令,这和中原没什么差别,而且,建东各族的族长,大半都已经因为年长了而移居到了建安,并得了几个流外散官在养着老,这和西边,北边的各族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也没考虑多久,就采纳了王况的意见,先设县,等以后扩充地盘了,再设州,而且也一改由本地人治理的前例,改由朝廷派官。

驰道倒不是王况的主意,他只是提了提,如今大唐各地交通不便,物流不畅,造成各地物价不一,有的甚至是有数倍之差;而不管是官员也好,将士也罢,薪俸都是一样的,这就造成同样一个品级的官员,在物价低的地方过得很是滋润,而在物价高的地方比如说长安,就捉襟见肘,有的甚至因此而被逼走上贪渎之路。

对建州及建州周围的州县这些年大肆修路,李世民心里清楚得很,而修路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那几州的物价几乎都是趋同的若是有差别,也不是很大;同样,若是发生大灾大难的,各州之间的物资调拨速度也是快得惊人,因此就想起了前秦的驰道来,李世民要修的也是驰道,但和前秦的不同,前秦的驰道只能是皇帝出巡和大军开拔才能走,平常的百姓是连路边都不许站一下的,大唐的驰道,那就是谁都可以走的,不过就是若发生战事,军队优先罢了。

四十年修成横贯了大唐境内南北西东的驰道,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李世民相信,这个工程的功绩,绝对不亚于长城,比之于运河就更大了。秦长城和大运河是用的强征民夫来完成的,虽然也是造福后代子孙的事情,但却没得到任何的好评。而大唐的驰道,将依据建州修路的先例,主要用军队来修建,而劳力不足的部分,则仿了建安修城墙和修路的法子,对前来修建的民工支付酬劳或者是抵消了徭役,采用的是自愿原则,并不强求,正是因为用的这个办法,所以李世民才有了四十年修成的说法,一年修一点,就不会给民生带来不便,朝廷也不用增加多大的负担。

而且修建的时间都是采用农闲时,可能对建州人来说,农闲时候来修路赚点零花是最后的选择,因为他们还有其他更赚钱的法子,但对其他州来说,没有其他的赚钱法子,每天有两餐饭吃,又有工钱可拿的修路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了。至于说建州吧,他们修的官道直接并到驰道中就行了,没必要再修建了,而且,建州人也尝到了修路带来的甜头,都不用官方引导,只要建州人觉得路不够宽了,不够平了,都能自发的前来修路。

对于建东的第一位县令由林荃淼来当,这并没引起多大的反弹,一个县令而已,人口少得可怜,还不到万人的小县,林荃淼完全有这个资格来当。除了县令外暂不设其他的职位,这个也很好理解,又不是独一份的,当初李唐初立,天下官员齐缺,别说只是一个县只设了一个县令,就是一个人兼着几个县的县令都不希奇。

小梅关令么,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人家林荃淼经营了三年的地方,眼见的果子就要成熟了,安排自己人来摘也是说得过去,没人不想摘果子,可也要想想下,如果把这果子摘去了的后果,那就彻底的别想再从建安县伯那得到任何的好处了,所以,即便是心里有些羡慕嫉妒恨的人家,那也是要脸挂着花,嘴抹着蜜的道声建东县令舍林荃淼其谁的,小梅关令由万俟老六来接替是最好不过的。

再者,不是说清楚了么,是暂不设其他官职,换言之,以后要是建东发展起来了,其他官职还是会有的,因此,那些一直盯着建东的世家大阀,倒也没多大的躁动,等就是了。

最引人不安的就是最后一条关于太子的处罚,而且,这个处罚一公布出来,长孙无忌是出奇的没有任何的动静,不要说反对,就是连上表请求对太子减轻责罚都没做,长孙无忌没动,太子一党的其他人就跟着也不动。

长孙无忌不是不想动,但是他也清楚,太子的所作所为,恐怕是真的触碰到了王况的底线了,以前王况没能力,所以隐忍了,现在有了机会,又恰人到了长安,怎会不想着扳回一局?如今可以说是人赃俱获,张大将于祁中给供了出来,说是于祁中的授意,先在东市小打小闹一番,若是有成效,没人注意到的话,等到大家都熟视无睹了,则开始对东西两市的其他人下手,最后的目标则是那些大商户。

于祁中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太子揽钱,本来这还没什么,最多太子只得个交人不慎罢了,但于祁中绝对是个欺软怕硬的夯货,王县令只联合了个大理寺一问话,于祁中就一五一十的全交代了,还有人证和太子给他的密信为证,说是太子指使;到了最后,于祁中为了立功,竟然也把当初投毒是受太子指使的往事给招了出来,说是太子以为王况投向了魏王李泰,心中嫉恨,这才投的毒,倒没想毒死人,就是想打击一下富来客栈的生意。这样一来结果就牵扯到了太子,长孙无忌再是有权势,再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重,那也是莫能奈何。

结局和王况所料差不多,但有一点倒是出乎了王况的意料,于广兆和投毒案及东市案并没有直接的牵连,他所穿的靴子是于祁中给的,说是为孝顺阿爹请人定制的,还是一做就十几双,难怪于广兆对靴子不是那么爱惜,十几双在手,怎么穿也是穿不完的啊。唐时的靴子结实程度可不是后世那些只能最多穿个两三年的鞋所能比的,一般的皮制靴子,只要不是常干活的,只是穿着走走路的,穿上个十年八年的人多的是,概因这时候的靴子,全是手工用麻线绳一点一点的缝制出来,而不像后世用的胶水为多的缘故。

于祁中的靴子哪来的?太子的,原来是于家正好有那么一房远亲是做鞋帽生意的, 于祁中投靠太子后,替太子揽了一笔替东宫的管事啊等人定制靴子的生意,那门远亲为感谢于祁中而私底下送了些银钱,而于祁中呢,听说怕有做不好的而多做了许多靴子后,要去的,端的绝对是个雁过拔毛的角色,而最后要支使张大行事的时候,他又舍不得给钱,就拿了靴子来充数。

听到这个桥段,王况是好笑又好气,你说于家什么不贪,偏要贪人家的几双靴子?你贪点钱多好?这样一来不就不好找证据了么?难怪说吝啬之人,若是去买牛马的时候,连牛马粪也是要拉走的,就因为可以当肥料!

不过王况也知道,李老二肯定就察觉到了投毒案和太子有关,但因为长孙无忌将线索掐断了,而自己又没再追究深查下去,所以呢,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过了,没想到当日进宫,自己无意被李老二套了那么一句话去,李老二应该是知道自己已经查到幕后的真凶了,所以,这是在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也是李老二,若要是其他君王,估计还会装傻充愣的。

只是,当日那封信,那封同时投给自己和李业嗣的信,又是何人所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食王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镇守禁地的我,原来早就无敌了巅峰校园王这个刺客有毛病少尊主捡回了个疯批Omega锦衣春秋武战天墟情妃得已原神:开局请神岩王爷无上始祖失忆的我相信了徒儿的师徒悖论太初元气机战:从高达OO开始圣者假千金抱大腿后直接躺赢双生罪魂大梦我仙诀我有一个仙门星球魂穿小智,开局灭狗豪港综:退役后我去投奔爷爷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
经典收藏万界临时工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当刘禅穿越成赵构我的钢铁与雄心三国:破梦开局当太监,我一样权倾天下新贞观造反录要凉,我爹是太子!三国列卒:小兵逆袭正新大国航空魅影谍踪干晋红警:心灵终结人间之孤味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大秦之纵横天下后汉英雄志大凉风云
最近更新红色机翼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什么!越娶妻越强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弃婿崛起之路十万大山:1840我打罗马?真的假的?这个开局有点惨啊!大晋司马衷大汉兵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天玑灵梦
食王传 小灰雀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最新章节 - 食王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