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
内部
月饼
晚饭在杏花楼,被誉为 “沪上粤菜第一楼”。
广式月饼很出名,据说不乏有人中秋时手里拎了盒杏花楼的月饼回家时,会特意放慢脚步……不知道真假。
可能是周末座位紧张,需要个提前预约,也可能是对客人有什么要求。几人乘公交到福州路后,周志远让林佳美陪客人慢慢走,他先行过去安排。
等曲卓和林佳美聊着早年的趣事走到饭店大门前时,门口除了迎宾的服务员和周志远,还杵着一位看气质应该是个经理的矮个子中年男人。
果然是大堂经理,轻声慢语特别客气的解释,今晚饭店要接待重要外宾。所以,请客人出示一下证件。
见一旁周志远的表情难掩尴尬,曲卓从兜里掏出证件,递过去时浑不在意的说:“怎么沪市和京城一个规矩呀?”
这话一出口,周志远脸上的尴尬瞬间缓解了不少。
大堂经理看过曲卓的证件,满面客气的笑容稍稍打量了他本就年轻,又因为刚理了发,显得更加年轻的脸,心里有点画魂……证件上是计算机中心的主任,刚周志远说是北大教授,有点对不上。
关键,这也太年轻了吧?
余光瞥了下于勇,客气的还了曲卓的证件,又满面歉意笑容的正眼看向于勇。
于勇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证件递过去。
他这次出来,需要在必要时阻止,甚至是调动资源拦截可能会做出任性行为的某人,上级特意给他准备了一本红皮证件。
大堂经理看到红皮证件,明显短暂的错愕。展开一看里面的文字……整个人瞬间拘谨起来。
鞠着躬双手归还,顺势做出向内的请的手势,殷勤的引导几位客人进到店内。安排服务员准备临窗的高级座位,自己亲自带着客人去选菜……
曲卓脸上全程笑吟吟的,心里默默吐槽:果然,拿笔杆子的永远赶不上握枪把子的。
八宝鸭、鸡火干丝、水晶虾仁、上汤百叶包……刀鱼面正赶时节,属实好吃。菜的分量也让人意外,与印象里的“沪上精致”很是不同。
价格不便宜,跟出租车收费一样,整体比京城高出一大节。几个菜再加上一瓶枫泾特加饭黄酒,没有四十块也差不太多,合下来一人大约十块钱。
枫泾特加饭
在眼下这年头,人均十块钱的一顿饭,可不是一般的贵。
曲卓不知道周志远一个月工资多少钱,猜测这顿饭应该大半个月薪水没了。
关键都已经“未婚夫”了嘛,明显处于计划结婚的状态,正是用钱的时候。搞得曲卓贼不好意思,又不好抢着买单。
恨不得抽自己一下,说什么“正准备去吃饭”呀。
在他印象里,沪市人应该借坡下驴,最多再形式高于实际的留个联系方式,便就此别过。
哪曾想,愁死个人……
实际上,曲某人忽略了他上报纸和电视,对认识他的人造成的震动。
另外,人类的情绪中有一种由隐性联结驱动的标签认同,从而建立起“无需解释” 的安全感,并由这股“安全感”催生出的亲近感。
尤其是对于感性的人来说,这种亲近感尤为强烈。
说人话,“曲红旗”和林佳美虽然在一个地方插队,但不住在一个地方。甚至劳动时都不在一个生产队,日常打的交道并不算多,更谈不上关系有多好。
但分别几年后,意外的在沪市相见,林佳美非常激动,言语间充满了对那段其实并没有远去,但不出意外的话,永远也不会再回去的,以成过去的时光的怀念。
很明显,林佳美是个感性的人。尽管才只回城一年多,但时间已经开始对记忆筛选与美化了。
就像后世的某些人,甚至很多人莫名的怀旧。忘了三个月不知肉滋味是什么感觉,只记得偶然间吃一口肉时的满足。
很想让那些人从不知道下一顿吃什么的日子,回到不知道下一顿吃什么的幸福日子。
回到那个粗粮都供不上顿,半夜里饿醒。地瓜吃多了,胃里反酸喉咙蛰痛烧灼,都不敢躺下的幸福日子……再问问他,你特娘的还怀念吗?
淳朴善良?
当年不懂事的小孩还情有可原,经历过最可怕的,底层倾轧年代的成年人也怀念?
核桃仁大的脑子退行性病变了吧?
曲卓、杨宏斌和何卫东三个,几乎脚前脚后差不了多少时间都走了嘛,知青点的男知青只剩下钟海、马向芳和李爱国。直到77年夏天,又来了三男两女五个新人。都是李爱国那种,中学毕业插队的“小孩儿”。
也是在那个夏天,李爱国在天色洒黑后,跑二队爬墙头偷看女社员临睡前,用白天大盆晒的水擦身子……险些被打死。
78年夏天,隔壁大队那位彤彤姑娘,嫁给了县城水利部门一领导的儿子,成了县里幼儿园的阿姨。
没人逼她。
实在看不到头儿,自己愿意的。
钟海失踪了三天,被人抬回来时还活着,除了有气儿跟死了一样。
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但越发的沉默寡言。不画画了,没事时就眼睛放空的干坐着,动辄好几天都不说一句话。
十月,放开限制,除极少数自愿留乡者外,几乎所有滞留农村的知青都被纳入返城安置范围,包括已婚知青及其家属……这个消息一公布,所有知青都陷入了狂欢。
等临近年底,真正准备收拾行李时,上面又下发了新“精神”,下乡两年以内的知青暂时不返城。
另外,已婚和有工作的同样延后。
不同大城市还有更多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限制条件。尤其是京城和沪市这种人口饱和的超级大城市。
给点说法是:不是不让回,是延后。城里没办法一下安置那么多人……
年底时,钟海、马向芳、林佳美和葛珍四人一起背着行囊奔吉市。
吉省吉市到沪市的直达列车只有一辆,78年8月1日开通的Z516\/517 次。
根本买不着票。
有人买站台票,准备打着送人的名义进站,先上车再补票。有人买站台票混进车站,压根没打算补票。还有更多胆子大兜里还没钱的,站台票都不买。
拦不住。
面对眼珠子通红,乌泱泱的知青大军,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根本拦不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1976步步生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