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市的寒冬总带着股执拗劲儿,呼啸的北风如同裹挟着碎冰碴,顺着衣料缝隙往骨头缝里钻。校园里的梧桐树早没了夏日的繁茂,枯枝在风中相互叩击,发出细碎的呜咽,倒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奏响序曲。
凌晨五点半的宿舍楼还浸在浓稠的黑暗里,九月的闹钟尚未响起,她便已轻手轻脚掀开厚重的棉被。生怕惊扰到熟睡的舍友,连呼吸都刻意放得极缓。裹紧磨得起球的旧棉袄,她抱着翻卷边的单词本,踩着楼道里结霜的瓷砖,径直往水房奔去。
水房角落的暖气片泛着暗红,是整栋楼最温暖的角落。九月缩在墙角,呵出的白雾瞬间在书页上凝成细密霜花,她却浑然不觉,手指在冻得发僵时就搓一搓,继续在单词间穿梭。本子里夹着的荧光笔批注在昏暗光线下格外醒目,那些熬夜整理的词根词缀、高频考点,每一处标记都浸着她的坚持。
遇到发音复杂的单词,她就反复播放手机词典里的标准读音,对着镜面练习口型。水房的玻璃蒙着层水雾,倒映出她专注的侧脸,睫毛上凝着细小冰晶,嘴唇却始终在动,像是在与英语展开场无声的较量。窗外天色渐明,她浑然不知,整个世界在她的单词本里,只剩下字母的排列与发音的韵律。
冬日的教室被寒风拍打着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呜咽,而最后几节复习课上,老师的声音却如同定海神针般清晰。九月永远雷打不动地坐在前排第一个位置,脖颈前倾,眼神专注,手中的笔像永不停歇的舞者,在笔记本上留下流畅的轨迹。
她的笔记本俨然是座精心搭建的知识宫殿。红色荧光笔标注的重点如同醒目的路标,提醒着最关键的考点;蓝色笔迹写下的疑问,像一个个等待解开的谜题,密密麻麻排列在空白处;绿色字迹记录的拓展知识,则如藤蔓般缠绕在主干内容旁,让单薄的知识点变得丰盈立体。不同颜色的字迹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她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
每当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九月的眼中就会燃起求知的火焰。课间十分钟,其他同学或趴在桌上小憩,或聚在一起说笑,她却总是抱着笔记本,快步奔向讲台。有一回,精读老师刚宣布下课就要去行政楼开会,她毫不犹豫地抱着笔记本跟了上去。寒风中,她的脚步紧紧追随着老师的身影,从洒满阳光的教学楼到略显肃穆的行政楼,穿过长长的走廊,终于在会议室门口拦住了老师。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笔记本,把蓝色标记的疑问逐一向老师请教,冻得发红的手指轻轻点着纸面,睫毛上还沾着赶路时凝结的小冰晶。直到所有疑惑都被解答,她才长舒一口气,抱着写满新笔记的本子,像捧着珍宝般返回教室,准备迎接下一堂课的挑战。
课后的校园总藏着九月求知的身影。食堂角落飘着饭菜香,她却顾不上动筷,攥着写满批注的练习册,与成绩优异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长句的语法结构、隐喻的深层含义,在你来我往的辩论中抽丝剥茧。直到食堂阿姨收走最后一个餐盘,暮色漫进玻璃窗,两人才惊觉早已过了饭点。走廊窗台也是她们的战场,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却吹不散两个脑袋凑在笔记本上的热烈讨论。
没课的日子,图书馆成了九月的栖身之所。清晨七点,天光未亮,她裹紧围巾站在图书馆门前的队伍里。寒风掀动衣角,她脚尖在冻硬的水泥地上轻轻跳动,呵出的白雾在夜色里凝成细碎冰晶。开馆铃响起的刹那,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她踩着楼梯三步并作两步,总能稳稳抢到靠窗的老位置——那里光线最好,也离插座最近,足够支撑她鏖战整日。
图书馆内静谧得仿佛时间停滞,唯有翻书的窸窣声与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九月将面包、保温杯摆在桌边,饿了就啃几口冻得发硬的面包,干涩的麦香混着冷风在齿间打转;渴了便抿一口保温杯里的热水,待水温凉透,再小跑着去走廊接水。有次她沉浸在真题解析中,窗外的日光悄然西斜,等恍然惊觉,食堂早已关闭,最后只能就着冷水咽下几块饼干。
暮色渐浓时,图书馆的暖黄灯光透过雾气朦胧的玻璃,将她的身影投在书页上。直到闭馆音乐悠悠响起,她才缓缓合上笔记本,指尖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麻。走出图书馆,夜色已笼罩校园,路灯次第亮起,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在结冰的路面上蜿蜒延伸。寒风卷起她松散的发丝,却吹不散她眼中的坚定——那些在食堂争论的时光、在图书馆度过的日夜,都化作了她迈向目标的阶梯,在寂静的冬夜里,无声却有力地铺展向远方。
在复习的日子里,九月也会偶尔感到疲惫和焦虑。看着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她的心里难免会有压力。尤其是在深夜,周围一片寂静,她躺在床上,但脑海里还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头脑发昏,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但每当这时,她就会拿出那张火车票,看着上面青市到南市的字样,想到很快就能回到温暖的家,心中就又充满了动力。她想起临行前的场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只有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才能安心地回家过年,才能不辜负自己这一学期的努力,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考试的日子在紧张的复习中很快来临。专业课每天考一科,这对九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每考完一科专业课,她都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下一科的复习中。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在学校的校园里,都能看到她拿着书本复习的身影。
寒风中,她的手指被冻得通红,却依旧紧紧握着书本,争分夺秒地回顾知识点,做最后的查漏补缺,生怕遗漏任何一个重点。有次考试前突然降温,她穿着单薄的毛衣在校园里里背书,冻得直打哆嗦,路过的舍友看不过眼,回宿舍拿了件外套给她披上。
相比之下,非专业课的开卷考试并没有让九月掉以轻心。她知道,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简单,反而需要更熟悉教材和知识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找到答案。她将老师划的重点反复研读,在书本上做好标记,还用便签纸整理出详细的目录索引。
为了提高翻书速度,她反复进行模拟训练,和舍友互相出题,比赛谁能更快找到答案。考试时,她沉着冷静,快速翻阅书本,认真作答,力求将每一道题都答得准确、完整。遇到不确定的内容,她会在心里默默比对多个知识点,确保答案的严谨性。
十二号下午,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九月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放下手中的笔,看着试卷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一学期的努力和付出,都在这一张张试卷上得到了体现。她收拾好书包,缓缓走出教室,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她的身上,温暖而柔和。那一刻,她突然觉得,青市的寒风似乎也不那么刺骨了。
校园里,熟悉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教学楼前的那一排老树,见证了她无数次的早出晚归;春天时,她曾在这里捡拾飘落的花儿,嗅着那淡淡的清香;秋天,她又曾踩着满地金黄的落叶,背诵着课文。
操场边的长椅,曾是她和舍友们聊天放松的地方,她们在这里分享过喜悦,也倾诉过烦恼;夏天的夜晚,她们会坐在长椅上数星星,谈论着未来的梦想。
图书馆的玻璃窗,映照着她努力学习的身影,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点点星光,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汗水和坚持。九月的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一学期,她在这里经历了太多太多。
有欢笑,在和舍友们一起庆祝生日时,她们在宿舍里布置彩带和气球,点着蜡烛唱生日歌,分享着香甜的蛋糕;在小组作业顺利完成时,她们击掌欢呼,相约去学校门口的小吃街大吃一顿;在收到家人寄来的家乡特产时,她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和舍友们分享,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心里满是幸福。
有泪水,在考试失利时,她躲在宿舍的被子里偷偷哭泣,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在想念家人时,她望着窗外的月亮,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面对困难感到无助时,她也曾迷茫徘徊,不知道该如何前行。
有收获,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让她从一个懵懂的新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的大学生;还有珍贵的友谊,她和舍友们从陌生到熟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学会了在困境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也有遗憾,或许是错过了某些社团活动,没能充分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或许是没能和某个同学深入交流,错过了一段可能珍贵的友谊;又或许是某些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扎实,留下了知识的漏洞。
但无论如何,这一学期都已经画上了句号。九月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她想起参加社团活动时的兴奋和热情,在社团里,她尝试了许多新鲜事物,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起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探讨,那些思维的碰撞,让她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个瞬间,都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片段,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
回到宿舍,舍友们也都刚刚结束考试,大家的脸上既有解脱的轻松,又有对假期的期待。她们互相分享着考试的感受,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性格活泼的静静打算在假期里去云南旅行,看看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古城夜色;稳重的晓燕准备找一份兼职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而文艺的秀秀则想在家好好休息,读几本一直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九月听着大家的讨论,心中默默想着自己的归乡之旅。
她收拾好行李,将那张珍贵的火车票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看着宿舍里熟悉的床铺、书桌,看着墙上和舍友们一起贴的照片,照片里她们笑得那么灿烂,九月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即将离开这里,但她知道,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和舍友们拥抱告别,相约下学期再见,那一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夜晚,九月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思绪万千。她期待着明天的启程,期待着回到家乡的怀抱,期待着与家人的团聚。想象着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大姨温暖的笑容,大姨父关切的话语,还有餐桌上那一道道熟悉的家乡菜。同时,她也对未来的新学期充满了憧憬,希望自己能够在新的学期里,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成长,收获更多的精彩,弥补这一学期留下的遗憾。
第二天清晨,阳光依旧明媚,微风轻轻拂过她的脸颊。九月拖着行李箱,走出了宿舍。宿舍楼的阿姨站在门口,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她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不舍,她回头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一学期的校园,心中默默说道:“再见了,我的校园。等我归来,一定是更好的自己。”
然后,她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火车站走去,踏上了归乡的旅程,也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一路上,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在为她照亮前行的道路,而前方,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们都是九零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