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谢爹。”嬴骜笑眯眯的对嬴政说道。“行了,你滚吧。”嬴政没好气的说道。
不怪嬴政没好气,实在是这个儿子太能折腾事情出来了,好好的一次出宫放松游玩,结果居然能遇上刺杀,还是好几拨刺杀。
如果是后面的势力是同一拨,那就还好说,但是,如果不是同一批的人,那么。。。。。。
嬴政心中暗中揣摩着,毕竟前朝后宫,看他儿子不爽的人,确实有点多,说实话,他当年刚回秦国。就占了嫡长子地位,地位未稳之际,亦曾遭多方打压排挤。但是也没他儿子这么招风的,真的就是把惹事精三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说实话,后宫幸亏有白嬷嬷,还有母后当年留下的人手,由红芍统管,这才让他在后宫这么安稳长大的,如果只靠他的母妃定夫人,那是真的就有的玩了。毕竟定夫人虽温柔贤淑,却没有扎实的背景,很多事情,压根没办法处置。若非白嬷嬷手段果决、红芍暗中布局,早年那些明枪暗箭,
怕早已让嬴骜陷入重重危机。如今嬴骜虽已长大,可这宫中波谲云诡,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嬴政想到此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更好地锻炼这个儿子,让他在复杂的局势中能够顺利成长,将来担当起大秦的重任。
说实话,对于大秦的将来,嬴政心里其实是有了主意的,那就是让嬴骜将来接任,而不是自己的长子扶苏或者是其他人。或许将来还有其他的更优秀的儿子出生,但是就目前来了,嬴骜是最为合适跟优秀的人选,嬴骜聪慧果决,胆识过人,又深谙权谋之道,虽年少却已有霸主之姿。嬴政心中早已认定,唯有此子能承大统,继承自己将来所开创的万世基业。即便眼下风波不断,朝中很多世族不喜嬴骜,刺客频出,也未能动摇嬴政心中立储的决心。他日必成大器,寡人看中的继承人,岂是几把暗巷里的刀剑就能动摇的?再说了,世家大族的不喜又如何,自己当年,不也是不得世家大族喜爱,自己还不是狠狠的把这群人碾压住了。、
就冲着,自家的儿子,理由纸张,印刷术以及科举制,就已经让世家大族元气伤了一大半了。更不必说,科举取士已开先河,寒门子弟由此登堂入室,彻底动摇了世家垄断仕途的根基。嬴骜主持编修《庶民录》,收录民间才俊事迹,广设郡学,推行新制,令天下英才皆归于秦廷。他还在暗中培植“鹰翼卫”,直属君王,监察百官,连最隐秘的结党营私也难逃耳目。这些举措步步紧扣,如刀如火,直指旧族命脉。嬴政深知,儿子所行之路虽险,却是大秦强盛的必由之路。只要此局不破,世家纵有千般手段,也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况且,嬴骜自幼便懂得隐忍与权衡,表面张扬实则内敛,那些看似冲动的举动,背后皆有其深意。他故意树敌,是为了逼迫对手露出破绽;他广结豪杰,是在为未来布下棋子。嬴政冷眼旁观,心中了然:此子不仅有能力打破旧局,更有魄力掌控河山。待时机成熟,雷霆一击,必使天下为之震颤。大秦的未来,正需要这般敢为人先、不惧风雨的继承者。
嬴骜见父王沉默不语,神色凝重,也不敢贸然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心中却在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那些潜在的威胁。他知道,这次刺杀事件只是一个开始,背后隐藏的阴谋和危险远不止于此。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查明真相,将那些企图伤害他和家人的势力一网打尽。
过了一会儿,嬴政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嬴骜说道:“骜儿,此事非同小可,你虽有心查探,但也要注意自身安全。若有任何困难,及时与朕说。”嬴骜连忙点头称是,说道:“儿臣定会小心行事,不负父王关怀。”嬴政挥了挥手,说道:“去吧,回去好好歇息,养精蓄锐,以应对后续之事。”嬴骜再次行礼,然后缓缓退出麒麟殿。
嬴骜走出麒麟殿,深吸了一口宫中略带寒意的空气,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回到自己的寝宫,嬴骜并未立即歇息,而是招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心腹点头领命,迅速消失在夜色中。嬴骜知道,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父王,为了大秦的万世基业。
他坐在案前,点燃了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嬴骜拿起笔,在纸上缓缓写下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以及自己对后续事宜的谋划。他深知,这次刺杀事件背后,定然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而自己,必须成为那把刺破阴谋的利剑。
写完之后,嬴骜将纸条小心收好,然后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充满着坚定与冷静。不管是谁。这次的刺杀,总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影的。更不用说是在咸阳城中都敢这么嚣张,那么百分八十的概率,就是那群世家大族干的,就是不知道是一家出手,还是几家出手,还是,联合出手了。。。。。。
嬴骜看着天上的星星,眼神变幻着。
他深知,世家大族在秦国根基深厚,盘根错节,想要动摇他们绝非易事。但此次刺杀,无疑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彻底铲除这些隐患的决心。嬴骜回想起自己近年来所推行的种种新政,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但每一步也都让世家大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纸张、印刷术的普及,到科举制的实施,再到《庶民录》的编修,广设郡学,他一直在努力打破世家对仕途的垄断,为大秦培养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举措,也无疑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让他们对自己恨之入骨。如今,刺杀事件的发生,更是让他看清了这些世家大族的真面目。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刺杀秦国公子。嬴骜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些世家大族连根拔起,为大秦的未来扫清障碍。他转身回到案前,再次拿起笔,开始详细规划接下来的行动。他决定先从刺杀事件的线索入手,顺藤摸瓜,找出背后的主谋。同时,他也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措施,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嬴骜知道,这场斗争将会异常激烈和残酷,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夜深了,嬴骜依然坐在案前,奋笔疾书。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谁都不能阻止大秦的发展。
窗外,夜风轻轻吹过,带起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嬴骜心中的火热与坚定。他手中的笔不停,将每一个可能的线索、每一步应对的策略都详细记录下来。他深知,在这场与世家大族的较量中,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记录完毕后,嬴骜将写满计划的纸张仔细收好,放入一个隐蔽的暗格之中。随后,他唤来贴身侍卫,低声交代道:“从今夜起,加强寝宫及我日常所经之处的守卫,不得有丝毫懈怠。同时,密切关注宫中及城中的任何异动,一有消息,立即来报。”侍卫领命而去,嬴骜则再次走到窗前,凝视着夜空。
他明白,自己推行的这些新政,虽然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但也为大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让知识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之手,寒门子弟也有了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机会;科举制的实施,更是打破了世家对仕途的垄断,让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大秦效力;《庶民录》的编修和广设郡学,则进一步激发了民间才俊的热情和创造力,为大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这些举措,虽然遭到了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和阻挠,但嬴骜坚信,这是大秦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和危险就退缩不前,更不能让世家大族继续把持朝政、祸害国家。
想到这里,嬴骜的眼神更加坚定了。他转身回到案前,继续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夜深了,整个秦宫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很多黑暗中的事情,好似沉寂在了这浓墨的黑夜中,却在悄然酝酿着风暴。嬴骜深知,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世家不会善罢甘休,暗中的阴谋必将接踵而至。但他亦不惧,早已布下眼线,静待敌人现身。他相信,那群人不会甘心,也知道那群人明白不可能一次就能弄死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互相的试探与博弈。每一次的试探都是为了更精准的反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