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明骑资本大唐大明匹夫猛卒精灵之传奇训练家大秦之召唤群雄堡宗别闹五代梦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59章 回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倭国本州,京都,大明本州镇守府所。

腊月的京都,寒意浸骨。

虽然比起大明北方的凛冽,此地的冬天显得温和些许,但那无处不在的湿冷,依旧能钻进人的骨缝里。

曾经的平安京,皇族公卿的雅致风流早已被战争的铁蹄和新的统治秩序所取代。

那座象征着倭国最高权力的京都御所,如今已成为大明本州镇守将军、靖国公戚继光的帅府。

府邸内外,依旧保留着不少唐风建筑的古朴与庄严,但也增添了许多大明军镇的肃杀之气。

持戈披甲的明军士兵肃立在寒风中,盔甲和兵器在稀薄的冬日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临近新年,府内也进行着一些简单的布置,挂起了几盏红色的灯笼,贴上了象征吉祥的桃符,试图在这异国他乡营造一丝故国的年节气氛,但这气氛,总难免带着几分疏离和勉强。

镇守府深处,一间烧着炭火、药香弥漫的暖阁内,戚继光披着一件厚重的棉袍,靠在卧榻之上。

这位昔日叱咤风云、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名将,如今已是华发丛生,面容清癯。

岁月的刻刀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连年的征战和异域的水土,更是透支了他的精力。

此刻,他正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沉闷的咳嗽,脸色也因此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榻前,站着几位神色凝重的将领,以及一位随军医官。

医官刚刚为戚继光仔细诊过脉。

“国公爷,您的身子骨底子还是好的,只是积劳成疾,加之此地湿气重,旧伤偶有反复,这才引发了咳喘之症。只需好生静养,按时服药,避免劳心劳力,慢慢调理,并无大碍。”

戚继光缓缓止住咳嗽,喘息稍定,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虽然略显浑浊,却依然有着洞察人心的力量。他看向医官,声音带着咳嗽后的沙哑:“并无大碍?那……依你之见,老夫这身子,可能禁得住返回大明的海路颠簸?”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人至暮年,身处万里之外的异域,那种对故土的思念,对可能埋骨他乡的恐惧,如同藤蔓般缠绕心头。

一点小病小痛,也容易被放大成不祥的预兆。

历史上,戚继光晚景凄凉,郁郁而终。

而在这个时空,得益于皇帝朱翊钧的绝对信任和持续重用,让他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东南剿倭、北上御虏、乃至跨海征伐上施展抱负,心情畅快,意志昂扬,这无形中确实延长了他的寿命,使他得以以年近古稀之龄,依旧坐镇这新征服的本州岛。

但身体的自然衰老,终究非意志所能完全抗衡。

医官沉吟片刻,如实回道:“回国公爷,海上风浪确属难测,舟车劳顿亦是对身体的考验。但以您目前的状况,若能选择风浪较小的季节,途中妥善照料,安然返回大明,当无问题。”

听到这句“当无问题”,戚继光紧绷的神色才稍稍松弛了一些,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他微微颔首:“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我已经上了奏疏,想必,陛下隆恩,年后便会有圣旨到来,准我归国。老夫便可……便可回家了。”

“回家”两个字,他说得极轻,却蕴含着无比沉重的眷恋。

将领们见状,也都暗自松了口气。

京都的天空,灰蒙蒙的,如同他此刻的心境,既有卸下重担的期盼,又有对这片他亲手参与征服和经营的土地的一丝难以言喻的牵挂,更多的,则是那无法遏制的、叶落归根的渴望。

“这倭国的风雪,终究不如我大明的亲切啊。”

他喃喃自语,又是一阵轻微的咳嗽,但眼神,却比刚才明亮了许多。归途在望,这本身或许就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戚继光坐镇的京都,是整个本州岛大明统治体系的核心。

与坐镇九州岛熊本城、主要负责压制九州残余势力、监控海上通道的宁国公李成梁不同,戚继光面对的是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核心区域,统治更为复杂和深入。

大明对倭国的统治,并非简单的军事占领,也非传统的藩属国模式,而是一种带有强烈军事殖民和直接管理色彩的“军管”与“流官”相结合的特殊形态。

这两年,他们一直摸索着,也搞出了一套管理方案来。

最高军事行政长官:镇守将军。

戚继光作为本州镇守将军,总揽本州一切军政大权,生杀予夺,皆出其手。

其镇守府下设各曹参军,分管军务、粮饷、军械、情报、教化等,俨然一个小型的军政府。

地方统治基石乃是军事长官兼任行政长官。

这是最核心的特点。

大明并未大规模派遣传统的文官前来,而是直接由征服此地的军队将领,就地转化为地方管理者。

在本州关键要地,如原奈良、堺市、石见银山等地,设立了以大明军将为首的统治据点,称为“镇守司”或“守御千户所”。

这些地方的军事主官,如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等,同时兼任该地区的行政长官,负责维持治安、征收赋税,主要是粮食、白银和特定矿产、推行大明律法、进行初步的教化,如强制要求学习汉话、推行大明衣冠礼仪等……

这些军官出身的“父母官”,或许不通文墨,但执行力极强,手段直接。

他们依靠麾下的明军士兵作为统治骨干,同时利用投降的倭国武士来管理基层,将大明的统治力强行植入到倭国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倭国约有八万精锐,是统治的绝对基石。

他们分驻各战略要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主要负责威慑、镇压大规模反抗和应对突发事件。

倭国协同军,规模已达五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吸纳归顺的倭国武士和壮丁。

这是大明“以倭制倭”策略的关键。

协同军由投降的倭国大名、高级武士统领,但中层军官逐渐掺入明军老兵或有功的倭人,高级指挥官则由明军将领担任或严格控制。

协同军装备虽不如明军主力,但数量庞大,熟悉本地情况,用于维持地方秩序、清剿小股反抗势力、作为辅助兵力参与行动,极大地减轻了明军主力的负担。

他们的存在,也分化了倭国本土的力量,使得反抗难以形成统一合力。

天皇一家在西域扛石头呢,而此时倭国最高地位得,便是武士阶层。

这是重点分化打击和拉拢利用的对象。

顽抗者已被消灭,投降者则被纳入“协同军”体系,或给予基层管理职位,使其成为大明统治的工具。

许多中下层武士为了生存和保持一定的社会地位,选择了合作。

他们的效忠对象,从原来的大名和天皇,逐渐转变为大明皇帝和戚继光等镇守将军。

大明需要倭国的白银、资源和劳动力。

商人被允许在管控下进行贸易,尤其是与大明、朝阳省、琉球的贸易……

’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被集中起来为大明的统治服务……

农民则被要求按照新的赋税制度缴纳粮税,生活虽然依旧困苦,但在相对稳定的秩序下,至少避免了战乱的直接摧残……

强制推行汉语官话为官方语言,要求所有与官府打交道的人,以及协同军、本地吏员必须学习。

汉字成为唯一的官方文字,倭国原有的文字系统被限制使用。

对倭国本土的神道教、佛教采取打压的态度。

为什么打压,因为这帮人的财富是最多的。

同时,开始引入大明的儒学教育,在一些主要城镇设立“社学”,教授汉文和儒家经典,试图从思想上培养亲近大明的下一代……

此刻的京都,虽然表面上已经平定,商铺重新开业,农民在田间劳作,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紧张。

街道上,时常可以看到穿着明军号衣的协同军士兵巡逻,与真正的明军士兵交错而行。

曾经的倭国百姓,面对这些新的统治者,眼神中充满了敬畏、疏离,以及隐藏得很深的复杂情绪。反抗并未完全绝迹,小规模的骚乱、针对落单明军或合作者的袭击,在偏远地区仍时有发生,但都已无法动摇大明在本州的统治根基……

戚继光深知这一切。他靠在榻上,听着部下汇报各地年关的防务安排、赋税征收情况以及零星叛乱势力的清剿进展。他的思绪,却时而飘回万里之外的大明,想象着北京城的年节景象,想象着江南的温暖春光。

当然,现在的军事管理,只是一个开始……藩王体系,才是倭国2.0管理模式。

当然,最为重要得还是移民政策……主体民族得变更,才能让这几座岛,真正的成为华夏民族的海外岛链屏障……

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天价萌妻云鸾美人尸香今夜来港无上女仙君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神行无道莲花楼:十年生死不思量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大夏王侯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玉宸金章赛尔号之星河战役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沙漏逆行岁月医路青云诡异分解指南
经典收藏后汉英雄志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天才宝宝,神医娘亲干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人间之孤味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明末大军阀这个开局有点惨啊!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南疆少年走天下贞观钱王重燃1990来!给各朝上科技闺秀之媚骨生香正新
最近更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唐躺平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寒门状元路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三藏还俗大楚武信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道藏辑要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真理铁拳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