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暮色四合,京都镇守府内灯火通明。
虽然少了些紫禁城的恢弘,却也自有一番威严。
正殿前广场上,篝火熊熊燃烧,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留守京都的明军将士,以及部分表现“良好”的协同军高级军官,按品级列坐。
案几上摆满了酒肉,虽大多是本地食材,却也烹制出了几分家乡风味。
戚继光强撑着病体,出席了这场除夕宴。
他穿着国公常服,外面罩着厚厚的大氅,坐在主位,脸色在火光映照下依旧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释然和期盼。
他举起酒杯,声音不算洪亮,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诸位将士!今日除夕,你我远离故土,戍守此域,辛苦了!这一杯,敬我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愿我大明,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声震云霄,惊起了御所古树上的寒鸦。
随后,他又举起第二杯:“这一杯,敬我等脚下这片土地!愿此地早日化剑为犁,永沐大明王化!”
“饮胜!”
宴席间,气氛热烈又带着几分克制。
将士们大声谈笑,畅饮着倭国清酒和从南方运来的烈酒,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也谈论着本州未来的统治。
远处,隐约传来倭国本土社寺为迎合新统治者而敲响的钟声,与明军的喧嚣交织在一起,构成这征服之地独特的年节图景。
戚继光略坐片刻,饮了几杯淡酒,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前离席。
他站在廊下,望着星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魂牵梦绕的故国。
与京都的庄重节制相比,熊本城的除夕宴则显得格外粗犷豪放。
巨大的校场上,篝火如同一条条火龙,烤全羊、烤全猪的香气弥漫全场。
李成梁身着便服,与麾下将领、朝阳省籍军官核心,以及儿子李如柏、李如桢等,围坐在最大的主帐内。
“满饮此碗,祝陛下万寿无疆!祝我大明,疆土万里,威加四海!”
“万寿无疆!威加四海!”
众人的呼应声更加狂放,带着边地军镇的野性。
李舜臣也在席间,他虽不似李成梁那般豪饮,却也面带笑容,感受着这异域年节的氛围。
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这些来自朝阳省的人,凭借着军功和李成梁的信任,已然站稳了脚跟。
宴席间隙,还有摔跤、射箭等助兴活动,胜者赏酒肉,败者罚饮酒,气氛热烈非凡。
李成梁看得兴起,甚至亲自下场,与一个壮硕的亲兵掰了掰手腕,虽年逾八十,竟丝毫不落下风,当然,这其中有没有人情世故,就是两说了,不过照样满堂喝彩。
同一时刻,位于爪哇岛上的南洋府,此时正是闷热潮湿的雨季尾声。
但除夕的到来,依旧给这片遥远的海外领地带来了浓重的节日气息。
位于主要港口旧港衙署张灯结彩,驻守于此的大明官员将领、前来贸易的汉人大海商、以及归附已久的当地土司头人,齐聚一堂。
空气中弥漫着烤海鲜、香料和热带水果的混合气味。
南洋总督叶梦熊,经略南洋数年,他举起酒杯,对着管理,i:“诸位!吾等奉陛下旨意,远镇南洋,扬威异域!今日除夕,虽处瘴疠之地,然我心向北斗!愿陛下圣体安康,愿我大明帆樯如林,商旅不绝,将这南洋万里波涛,尽化为我大明之内湖……”
“尽化内湖!”
众人的呼喊声中,带着海商的精明与将士的豪迈。
港外,停泊着数十艘悬挂日月旗的福船、广船,船上也点亮了灯笼,与岸上的灯火交相辉映,照亮了这片曾经属于三佛齐的古国海域。
鞭炮声在热带夜空中炸响,驱散着异乡的孤寂,也宣告着大明在此地的统治已经在文化方面有所体现了。
同样位于热带的吕宋,马尼拉湾内帆樯林立。
这座被大明掌控的重要港口,除夕之夜更是喧嚣。
守备府内,宴会规模虽不及倭国,却也十分热闹。
来自福建、广东的驻军、以及与大明合作密切的本地部落首领齐聚于此。
“自吕宋归附,此地已成我大明东洋贸易之枢纽!今日佳节,敬陛下天恩,亦敬诸位开拓之功!愿我大明子民,在此落地生根,愿日月之旗,永耀东洋!”
“永耀东洋!”
港区,汉人聚居的街道上,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不息,锣鼓喧天。
许多本地土人亦好奇地围观,甚至学着作揖恭喜。
福建话、广东话成了这里的通用语之一,大明的年俗,正随着移民和驻军,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岛屿……
宁波港,作为帝国海贸的龙头,此刻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与繁华。
虽已是除夕,但码头上依旧有船只进出,装卸货物的号子声不绝于耳。
城内,商铺酒楼通宵达旦,来自天南海北、甚至异域他邦的客商云集于此。
各大会馆、商帮纷纷举行盛大的除夕宴。丝绸、瓷器、茶叶、香料……
各种财富的气息与年夜饭的香气混合在一起。
商会会长们举杯,最常祝愿的便是“船行万里,货通八方”,“皇恩浩荡,海波平静”。
开海政策带来的巨大红利,让这座港口城市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它的脉搏,与整个帝国的海洋命运紧密相连。
西湖畔,画舫依旧,丝竹管弦之声在夜色中流淌,只是曲目中多了几分盛世豪情。
杭州城内的官绅富商,其宴饮则更添风雅。
然而,话题也离不开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无论是谈论新式的海船,还是朝廷的最新政策,远销欧罗巴的丝绸瓷器,亦或倭国、南洋传来的最新消息,都洋溢着一种身为天朝上国民的自信与骄傲。
运河上,运送年货和各地物产的船只依旧川流不息,将江南的富庶与帝国的强盛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系,输送到四面八方。
与此同时,在北京城的皇帝陛下,也在华盖殿召开了一年一次的赐宴。
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翼善冠,面容稍稍丰腴了些,不过,龙威更甚……
朱翊钧缓缓站起身,手中举起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金杯。
刹那间,整个华盖殿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于皇帝一身。
“诸卿!”
“且看今日之大明,北抵大漠,西至雪山,南括南洋诸岛,东并倭国四岛!”
“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此乃祖宗庇佑,亦乃尔等与朕,同心戮力之果!”
“这万里海疆,亿兆黎民,皆在我朝治下!”
“朕与诸卿,共饮此杯!”
“愿我大明——”
“日月永耀,山河长存!”
“干!”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员们齐声诵道,随后,开始饮酒。
朱翊钧仰头,将杯中御水一饮而尽。
这一杯,敬这万历二十五年!
这一杯,敬这前所未有、疆域广阔的庞大帝国!
紫禁城的钟鼓声在北京城的夜空中回荡,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领地的鞭炮声、欢呼声遥相呼应,共同奏响了一曲大明盛世的除夕乐章。
一个属于海洋、属于扩张、属于朱翊钧的时代,正伴随着新年的到来,步入它的全盛时期……
即便天子情绪上头,喝的还是水,并且在喝完这杯水后,便返回后宫参加家宴。
今日他大孙子也在,要赶紧回去抱孙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