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疆决定派出左骑军支援陇西王,工部与户部相应的物资都迅速地调集了起来。
一直在城外军营训练的左骑军上下,得知又有获取军功的机会,个个兴奋无比。
这日,陆藏锋与卢正英正在军营中商议行军路线。
“将军,陆侍郎,朱侍郎求见。”
卢正英的亲卫快步跑进营房,朗声道。
“朱侍郎,他来做什么?”卢正英一脸疑惑,不过随即便对亲卫说道,“快快有请。”
朱三快步跟随亲卫走进营房,看向陆藏锋,随后对两人拱手道,
“陆侍郎也在呀。”
“卢将军,朱某不请自来,多有打扰。”
卢正英热情地站起身招呼道,“朱侍郎说哪里话,快快请坐。”
随后他看向跟在朱三身后的一个从未见过的憨厚中年人,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朱三笑着介绍道,“卢将军,陆侍郎,这位是船坞的赵俊赵执事。”
“船坞?”两人不明就里,不明白朱三为何会带着一个船坞的执事来军营。
朱三看着两人等着自己的后话,赶忙说明来意。
“这次支援陇西王,事关重大。”
“可在这大冬天,对于将士们行军来说,艰苦异常。”
听他这么一说,两人微微点头,卢正英正色道,
“即便是天寒地冻,左骑军上下皆不会有一人退缩,主公刀锋所指,全军将士定然所向披靡。”
朱三笑着点头,“卢将军,陆侍郎,朱某绝对没有其他意思。”
“荡寇军的赤胆忠肝,整个西疆上下无人不知。”
“若是能够让将士们在行军途中更加轻松一些,抵达之后将士便可以迅速投入战斗。”
陆藏锋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朱侍郎的意思,让将士们乘船走水路?”
看着朱三点头,卢正英脸色一喜,随即便摇头道。
“若是再晚两个月,开春之后走水路还差不多。”
“可眼下正值深冬,平陇郡又是上游,根本不可能有纤夫能够坚持下来。”
“虽然今年这个冬天比往年要暖和一些,并未下雪,不过依然寒冷无比。”
以前整个大盛的百姓,由于缺乏衣物,到了冬天就如同是渡劫一样。
如今西疆百姓条件好了之后,都能够穿上御寒的衣衫。
不过由于多年熬过来的抗性,两三件衣衫就能够抗冻,在唐风看来,他们的衣衫依然比较单薄。
朱三转头看向赵俊,“赵执事,那还是你来说吧。”
赵俊赶忙对两人躬身一礼,“卢将军,陆侍郎,自从赵某执掌船坞以来。”
“除了根据主公提供的思路在研究海船之外,也一直在思索对于西疆水路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某还记得,主公曾经说过,他需要西疆的船只可以在水域中肆意航行。”
“之前赵某想不明白,主公那样说的底气。”
“不过自从主公让赵某见识了蒸汽机的神奇之后,赵某便明白了主公的意思。”
“蒸汽机既然能够驱动工坊中的机床,铁轨上的火车,那也一定能够带动水中的轮船。”
赵俊越说越激动,不自禁地站起身来,双手还不停第比划起来。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与调整,如今船坞已经根据赵家的浅船,成功改良出了种蒸汽机驱动的船只。”
“只不过由于蒸汽机工坊建造能力受限,截止目前,只成功改良出了三艘浅船。”
“今日赵某与朱侍郎前来,就是想知道二位是否愿意用蒸汽船运兵。”
“赵某知道,这可能涉及到将士们晕船的问题。”
卢正英对于船坞成功改良出蒸汽船并不感到奇怪。
反而陆藏锋惊讶地站起身来,“你是说,船只可以只用烧煤,就能够在水上航行?”
赵俊重重点头,“是的,原本主公准备研究一种推力更大的蒸汽轮机终于推动船只。”
“不过最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替代方案,水路能够逆水行舟,那就是一项伟大的进步。”
得到赵俊的肯定,陆藏锋心中震惊,来西疆这些时日,几乎隔三差五就让他刷新对西疆实力的认知。
若浅船真能在水上肆意航行,这背后的价值可就太大了。
朱三这时补充道,“这个好消息还没来得及告诉主公。”
“若是两位同意走水路,那咱们就可以给主公一个大大的惊喜。”
陆藏锋思索片刻,“船只速度多少,一船可以运载多少兵员?”
赵俊赶忙回道,“空船测试,大致一个时辰能够行驶三十多里的距离。”
“还没有满载测试,不过根据估计,一个时辰至少能够达到二十里。”
“嗯,一船大约运载四百多人,挤一挤,五六百着不是啥问题。”
卢正英沉吟道,“若是按照一艘船五百人,三艘船就是一千五百人。”
“就算一个时辰二十里,那一天也能够行驶两百多里,从码头到平陇郡,最多四天就能够抵达。”
“一来一回往返需要七八天,运兵的数量还是少了点啊。”
“至于晕船的问题,这个可以请胡神医出手,配制一些晕船药就能够解决问题。”
陆藏锋沉吟道,“卢将军,集结将士,前往船坞,咱们先试试到底能够运载多少人。”
“到时候骑兵与一部分士卒骑马前往西璞城,剩下的步卒则可以通过船只运送。”
“至于辎重,粮草,那就让陇西王准备。”
卢正英见陆藏锋这么说,也捋清了思路。
“好,就按照陆侍郎这提议办。”
“卢某这就集结六百士卒前往船坞测试。”
军号响起,六百将士很快就集结完毕。
卢正英,陆藏锋在朱三和赵俊的陪同下,满怀期待地向着城外的船坞而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