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后。
迎来全新的天元二十九年。
元旦日。
皇帝一如既往地在太极殿设宴招待京城各级官员。
在年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上。
宇文衍再一次提高了五品以下官员的俸禄。
这些基层官员是三省六部框架下,直接处理具体事务的执行者。
也是面对底层百姓的朝廷代言人。
他们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朝廷在百姓心目的声望。
宇文衍很清楚,高薪养不了廉,也治不了贪污腐败。
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提高点基层官员的俸禄。
让他们生活水平高些,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年初二。
公主宇文芊芊,二公主宇文玥归宁省亲。
驸马袁天罡和巢忠一同随行。
两位公主大婚两年多,先后诞下麟儿。
大公主宇文娥英和李靖也带着孩子进宫了。
甘露宫。
皇宫女眷们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六岁的小公主宇文妙看着两位姐姐的大胖小子喜欢得不得了。
咯咯笑着凑到近前又亲又抱。
宇文衍也抱了抱两个外孙,给他们红包,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午膳后。
女眷们准备去御花园赏雪。
三位驸马爷随皇帝来到两仪殿茶室。
“天罡,听说你将回归年的天数精算到365.2425了?”
宇文衍一边泡茶,开口轻声问道。
“回陛下,是的。”
“臣也是在天文馆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算所得。”
袁天罡进入天文地理馆后,得到刘焯的重点培养。
他和石彤离开京城,参与首艘蒸汽宝船出海试航。
便把天文地理馆的一应事务交给袁天罡。
既是对驸马的重视,也相信他的才华与能力。
袁天罡很是平静,并没有表现出沾沾自喜的神情。
对于他来说,这根本算不得什么。
然,宇文衍却是欣喜不已。
他很清楚,华夏民族在天文方面的成就独步天下,一骑绝尘。
西夷蛮荒落后,愚昧无知。
面对苍穹天宇,浩瀚宇宙,日月星辰,想到的还是虚无缥缈的上帝和真主。
先秦时期。
华夏老祖宗观测星象,测出回归年天数为365.25。
南朝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精算出365.2428。
现在,袁天罡又精进几分。
已经与后世精密仪器测定的365.2422相差无几。
这就是传承有序的文明。
这就是遥遥领先的天文、数学成就。
纵观几大古文明,真正经得起推敲、考证的,唯有华夏文明舍我其谁!
“天文地理,算术,关乎民族未来,定要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世。”
“臣谨遵圣命。”
“定当再接再厉,不负陛下所望。”
袁天罡对于皇帝的高瞻远瞩敬佩不已。
对他琢磨出来的拼音,天元数字,天元符号更是惊为天人。
宇文衍点头,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转而看向巢忠,笑道:
“你在农学馆的表现朕也知道了,很好!”
“谢陛下。”
巢忠自小在“金鳞院”长大。
孤儿出身的他打死想不到自己的命运能够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因而。
在其内心,对于当朝皇帝他是心怀感恩、敬重、崇拜的。
“陛下,待孩子大些,臣想去南洋。”
巢忠犹豫半晌,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向皇帝说道。
“理由?”
皇帝听罢也是一愣,没想到巢忠竟然想要去南洋。
“回陛下,听贾仲明大人说,橡胶树和金鸡纳树极为重要。”
“臣想为此做点事情……”
巢忠说完,宇文衍的眼神柔和了几分。
这两种植物从东洲引进树苗和种子后。
已经在南洋诸岛,以及琼州岛和岭南其他地方广泛种植开来。
宇文衍已经让农学馆派遣专业小队前往岭南专门负责。
如今,驸马想去,宇文衍第一个念头是不允。
巢忠南下,二公主宇文玥也要同往。
相隔千山万水,想要见一面都难。
“玥儿愿意同往?”
“回陛下,公主愿往。”
宇文衍沉吟半晌,随即嘴角一扬,摇头笑笑。
心目中的小棉袄已为人母,都是大人了,可自己还是把她们当小孩看待。
可怜天下父母心。
哪怕最是无情帝王家,对子女的爱也是一样的。
只是很多时候,就算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身不由己。
“也罢!”
“过几年你去吕宋做上一任太守。”
“若玥儿和孩子不习惯,那便再回京来。”
难得巢忠有这份为君分忧,为国出力的心。
宇文衍稍作思虑后,选择了应允。
也算是为海外移民做个榜样。
毕竟,让世居神州大地的华夏百姓远赴海外。
以传统的思想来看,那就是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故土难回。
虽然朝廷制定了长期的移民之策。
但在实行过程,也是阻力重重,困难不小。
为了保证移民正常进行,宇文衍定下的基调就是“强制性移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必须不断提升海外领地华夏百姓的人口比例。
从而逐渐发展成以华夏文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
以此增强海外领地的归属感和统一性。
当朝公主和驸马都愿前往海外拓荒实边,对于神州百姓绝对是一种激励。
对于已经移居海外的百姓也是一种安抚。
“谢陛下成全!”
“臣定当竭尽所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巢忠见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顿时喜出望外。
说完正事。
两位后辈拜别皇帝,由内侍引领去了御花园。
看到两人离开的背影,皇帝收回目光,倒了两杯热茶。
“陛下,公主若真去吕宋,贵妃娘娘怕是要难过了。”
李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嘿笑着说道。
“孩子大了终归是要展翅高飞。”
“天下何其广袤,出去见见世面也好。”
“何况,吕宋就在万里石塘旁边,相当于家门口……”
宇文衍想得比较远。
为了给海外领地镌刻华夏文明烙印,永远归于中原版图。
不但需要迁居大量普通百姓,进行开荒垦田,从事百业,繁衍生息。
精英阶层也得参与其中。
为华夏民族这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