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堡深处,与外界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和末日般的喧嚣隔绝,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而冰冷的铅块。
摇曳的灯光在斑驳的混凝土墙壁上投下摇曳不定的人影,更添几分鬼魅与凄凉。
特勒西独自坐在他那间狭小的书房里,手中拿着的,是刚刚由一名满身灰尘、眼神绝望的通讯兵拼死送来的最后一份绝密电报。
电文简短,却字字如丧钟:
【“雅利安方舟”及所有附属设施已被神秘势力摧毁。设施内所有人员和资料全部人间蒸发!】
电报从他指间无声滑落,飘落在铺满地图的桌面上。
没有预想中的暴怒,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甚至没有一句咒骂。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灵魂和支撑。
原本凭借核武器扭转乾坤的最后一丝渺茫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在这一刻彻底熄灭了。
窗外(尽管并无真实的窗)隐约传来的、越来越近的枪炮声,此刻听起来无比清晰,像是在为他的帝国,也为他自己,敲响着最后的倒计时。
一种奇异的平静,取代了长久以来萦绕在他心头的焦躁、狂怒与恐惧。
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青年时是如此的落魄,每天都为生存而努力。
为了祖国他参军战斗,可换来的是耻辱的战败。
他回忆起曾经在奉天陆军军官学校的美好时光。
他回想起老师的敦敦教诲,如果不是因为他的野心膨胀,不听老师的忠告,也许,大概,可能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吧!
他缓缓站起身,步履甚至显得有些蹒跚,走出了书房。
他召来了他最忠诚的几位部下,包括新任的国防军最高统帅威廉·凯特尔元帅、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以及私人秘书马丁·鲍曼。
他的语气异常平和,仿佛只是在安排一次寻常的出行。
“一切都结束了。”
他平静地陈述着这个事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德意志的战斗已经无法继续。
我,将作为帝国的元首,履行我的最终责任。”
他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销毁所有机密文件,允许部队在无法继续战斗的情况下自行决定投降,并指定了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作为他的继承人(尽管这个继承人的权力范围已近乎虚无)。
他的交代清晰、冷静,不带一丝感情色彩,与往日那个咆哮、激动的形象判若两人。
交代完毕,他挥退了众人。
地堡内压抑的哭声和压抑的告别声隐约传来,但他仿佛没有听见。
随后,他让人请来了爱娃·布劳恩,他长期的情妇,在末日来临前匆匆与之结婚的女人。
在地堡那简陋的餐厅里,他们共进了最后的晚餐。
餐食简单,气氛凝重,但特勒西却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近乎温柔的平静。
他与爱娃低声交谈,内容已无人知晓,或许是对往昔的追忆,或许是对命运的慨叹。
爱娃的脸上带着一种决绝的平静,她早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晚餐后,特勒西与爱娃一起,与地堡内尚未离开的核心成员进行了简短而诡异的告别。
他甚至还拍了拍他的爱犬的头。
然后,在下午时分,他与爱娃·布劳恩一起,走进了他的私人卧室兼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密室,并关上了房门。
门外,几名最忠诚的侍卫和工作人员静静地守候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悲伤、麻木和听天由命。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
不久,大约在1945年11月5日下午三点三十分左右,一声沉闷的枪响,清晰地穿透了厚重的木门。
守候在门外的人们身体一震,但没有人动。
紧接着,间隔了或许只有几秒,或许更短,第二声枪响传来。
一切,重归于死寂!
侍卫们等待了片刻,最终,由希特勒的贴身侍卫官奥托·京舍和海因茨·林格推开了房门。
狭小的密室内,景象令人窒息。
特勒西倒在沙发上,鲜血从他的右太阳穴涌出,浸湿了沙发套。
他的脚下,掉落着一把瓦尔特ppK 7.65毫米手枪。
在一旁的椅子上,爱娃·布劳恩蜷缩着身体,她已经服下了氰化钾毒胶囊,嘴角残留着白色的痕迹,同时胸口处还有一个血洞。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房间的书桌上,还有一份用汉语写的书信,隐隐看到尊敬的老师字样。
奥托看不懂书信内容,不过他倒是认得炎国的文字。
他小心翼翼的将书信折叠放进自己左胸内衬荷包内。
随即吩咐房间外的士兵进入其中。
遵照特勒西生前最后的、不成文的意愿,也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落入正在逼近的苏什维利军或盟军手中遭受侮辱,忠诚的侍卫们用军用毛毯将两具尸体包裹,抬出了地堡,来到总理府花园后方一处被炮火翻犁过的空地上。
此时,苏什维利军的炮弹仍不时落在附近,激起阵阵尘土。
他们匆忙地将尸体并排放在一个弹坑中,淋上了汽油。
奥托·京舍划着了火柴,扔了下去。
橘红色的火焰猛地窜起,包裹了这具曾经搅动世界风云的躯体。
浓密的黑烟滚滚升起,与柏林上空弥漫的硝烟融为一体。
由于汽油不足和时间的仓促,焚烧并不彻底。
火焰在苏什维利军越来越近的枪声中燃烧着,映照着侍卫们苍白而麻木的脸。
他们象征性地对燃烧的遗体行了一个法西撕举手礼,然后便迅速转身,消失在总理府地堡的入口,各自去寻找自己渺茫的、或已注定的生路。
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大陆乃至世界带来无尽灾难与数千万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就这样,在他一手打造的帝国废墟之上,以一种自我了结的方式,走完了他罪恶而疯狂的一生。
他的野心、他的仇恨、他建立的恐怖帝国,都随着那并不充分的火焰和随后苏什维利军士兵发现的、焦黑难辨的残骸,一同化为了历史的尘埃与警示。
一个时代,以最惨烈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