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之春》的爆火,不仅真正让奉俊昊跻身棒子电影的顶级导演行列。
更是打破了棒子国的多项记录。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影片唤醒了他们过往的记忆,而对于年轻的一代影片则以戏剧化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了那段被掩盖的黑暗历史。
这些促使了整个棒子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审视。
影片之中还展现了权力对人性的诱惑。
而这部片子的爆火也棒子电影行业注入了新活力让行业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题材,竟然能具备如此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它让行业内的制片方、投资者和创作者直观的意识到,原来这种历史反思、政治惊悚与商业类型元素深度融合的全新题材方向,竟然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文化影响力。
这…极大地拓宽了棒子电影创作的题材边界。
于是,影视行业也跟进来,打死吹捧。
将奉俊昊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棒子国内诸多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和主流媒体机构纷纷向奉俊昊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出席访谈节目或接受深度专访。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邀约,有些活动奉俊昊可以以日程等其他理由婉言推脱,但有些极具分量的平台邀约,他却无法拒绝。
比如,来自棒子广播公司(KbS)电视台。
一档高端对话节目的邀请,便是其中之一。
录制现场,灯光聚焦,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坐在演播室沙发上的奉俊昊。
经验丰富的主持人面带职业性的微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奉俊昊导演,首先衷心祝贺影片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请问,在影片制作和上映之前,您是否已经预见到《汉城之春》能够引发如此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反响和讨论呢?”
奉俊昊面对镜头,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神情坦诚而略带谦逊,他直接摇了摇头,回答道:
“老实说,在这部影片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完成之初,我个人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它最终能够引起如此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层面讨论,更不敢想象票房成绩能够达到今天这样一个令人惊讶的高度。”
“不瞒您说,由于题材的严肃性和当时市场对这类影片接受度的不确定性,在项目立项和拍摄过程中,我一度甚至做好了可能面临亏损的心理准备。毕竟,探索性的创作总是伴随着风险。”
当主持人顺势追问,试图揭开影片成功背后另一位功臣的面纱时:
“我们注意到影片的剧本书名,今天主创人员全部来了,唯独不见边间,请问这位使用了‘花下人’这个颇具诗意又带点神秘色彩的编剧,究竟是谁呢?导演您能否在此向我们透露一下他的真实身份?”
听到这个问题,奉俊昊明显停顿了一下,张了张嘴,话都都喉咙眼了,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这个嘛……”他摸了摸自己的嘴角。
毕竟,那位神秘的编剧朋友在此之前曾特意叮嘱过他:“关于我的真实身份,现阶段暂时不必对外公开,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认为有必要的时候,自然会由我亲自来向大家说明。”
面对镜头和主持人的追问,奉俊昊并没有将影片成功的功劳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反而非常诚恳地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幕后功臣的敬意与感谢,他郑重地说道:
“对不起,关于编剧‘花下人’的具体信息,我目前确实不便透露,这一点还请大家谅解。但借此机会,我确实想再次表达我由衷的谢意。他提供的剧本基础非常扎实,故事本身极具力量,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冲击力,在初次阅读时就令我感到无比震撼。
可以说,没有这个优秀的剧本,就没有《汉城之春》的今天。非常感谢他!”
奉俊昊在此事上表现出的诚信与不居功的态度,反映出他为人处世的品格。
事实上,李琦之所以在众多棒子导演中选择与奉俊昊进行合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正是基于此。
欣赏他的人格与专业态度。
奉俊昊曾多次在一些国际电影节或公开学术研讨场合,明确表达过他对华夏华夏电影艺术的欣赏与尊重。
在谈及欣赏的演员和导演时,他曾公开表示对华夏演员葛犹的表演艺术很有好感,并直言期待未来能有合适的契机与葛犹先生合作。
在前世全球口罩期间,刚刚凭借《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小金人、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的奉俊昊,面对全球媒体的聚光灯,曾公开高声喊出:“金陵加油!华夏加油!”
单单是这一点所展现出的格局与情谊,对于李琦来说,就已经是弥足珍贵、值得信赖的基础了。
…
时间在忙碌与平静中悄然流逝,期间并无特别重大的事件发生。
日子过得飞快,仿佛一晃眼的功夫,日历就翻到了12月26日这一天。
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终究还是未能避免地发生了。
印度洋海啸爆发了。
灾难的源头是印泥答腊岛西北海域海底发生的强烈地震,震级最终被测定为里氏9.3级,这是人类有仪器记录以来历史上第三强烈的地震,震源深度极浅,仅约10公里。
这次地震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相当于超过两万颗二战时投下的原子弹同时爆炸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地震引发了浪高超过30m多高的巨型海啸,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周边海岸线。
这场浩劫波及了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滔
天巨浪如同狂暴的巨兽,瞬间吞噬了无数沿海的城镇、村庄。
建筑物成片坍塌,桥梁、道路、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被彻底摧毁。
当时正在海边度假的无数国际游客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当地居民,来不及反应便被卷入冰冷的海水之中,失踪人数巨大,景象惨不忍睹。
灾难发生的当天,全球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在以最大篇幅、最沉重的笔调报道这一震惊世界的悲剧性事件。
“哎~~”李琦坐在办公桌前,放下手中满是灾情报道的报纸,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抬手用力地挠了挠头发,脸上写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
其实,在李琦的内心深处,他一直在极度纠结是否应该尝试以某种方式提前预警这场灾难,但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强行忍住了这个冲动。
因为这样的行为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完全超出了常理可以解释的范围。
全世界最顶尖的地震监测机构都未能做出准确预报,你一个从事电影行业的编剧,怎么可能“预知”这场灾难的?
这根本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反而可能引火烧身…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权衡再三,他只能采取一种相对隐晦且力所能及的方式:提醒身边一些原本计划在此期间前往东南亚沿海地区度假的朋友或合作伙伴,建议他们改变行程。
比如,以讨论剧本等事宜为由,婉转地建议前世印象中的几个人这几天最好安心待在香江,等过段时间海啸影响过去后自己再回去与他详谈。
还有打电话给老妈,让她们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引起怀疑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身边的人遭遇不测。
…
而此时,在香江方面。
在李连捷位于香江的豪华别墅内,巨大的液晶电视屏幕上正在全天候滚动播报着关于印度洋海啸的最新新闻。
新闻主播以沉痛的语气通报:“此次世纪海啸造成的伤亡极其惨重,初步保守估计,遇难总人数可能高达30万人,其中印泥的遇难人数预计将占到最大比例……”
李连捷怔怔地看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的灾后惨状画面,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完全愣住了,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不是…这…这次的灾难竟然会这么严重吗?”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后怕。
莉智也惊恐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眼中噙满了泪水,颤声说道:“我的天啊……这太可怕了,我们…我们原本……”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就在这时,他们四岁的大女儿跑进客厅,恰好看到电视屏幕上播放的灾难画面,也定在了那里。
汹涌的海水淹没房屋、人们惊慌奔跑的场景。
小女孩眼珠子瞪得老大,被可怕的景象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扑向母亲:“妈妈!这就是大海吗?太可怕了!我们不去了,我们再也不去海滩玩了,好不好?呜呜呜……”
“好,好,不去,我们不去!宝贝别怕,妈妈在这儿!”莉智连忙将受到惊吓的大女儿紧紧抱在怀里,连声安抚。
“……”李连捷依旧呆愣愣地站在原地,过了半晌,才仿佛突然从巨大的震惊中缓过神来,猛地倒抽了一大口凉气。
一种劫后余生的强烈后怕感瞬间席卷全身,他声音带着些许颤抖地说道:“幸亏…幸亏咱们这次听了劝,没有按照原计划去那边度假…幸亏…真是万幸啊……”
李连捷说到一半,似乎猛然想起了什么关键信息,立刻转身快步走到茶几旁,拿起手机,迫不及待地拨通了一个号码,打了出去。
电话一接通,李连捷便语气激动地说道:“大师!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这次真是…真是太感谢您了!”
电话那头的李琦似乎有些疑惑,平静地反问:“感谢我?感谢我什么?”
“就是您前几天特意打电话过来,叮嘱我最近不要出国旅游,就好好待在香江……要不是您这个电话,我们一家可能就……”李连捷试图点明。
“哦,你想岔了。”
李琦的语气依然平静,打断了他的话,解释道:“我当时给你打电话,主要是想和你谈谈一个新电影剧本的合作事宜,正好顺便问问你的行程安排。”
“明白,我明白…”李连捷起初还想坚持表达感谢,但很快意识到李琦似乎不愿将此事与“预感”或“预警”联系起来,他立刻反应了过来,顺着李琦的话说道:“大师您太客气了。那…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来香江?我一定亲自去机场接您,咱们好好聊聊剧本。”
“嗯,计划稍微有点变化,估计要推迟到下个月才能过去了。”李琦答道。
“好的,明白!那我就在香江等您的消息!”李连捷恭敬地应道。
挂断电话后,李连捷内心的疑团和确信反而更加强烈了。
这难道是纯粹的巧合吗?
偏偏就在自己一家即将出发去泰国普吉岛度假的前几天,李琦大师就“恰好”打来电话,专门“谈论剧本”,并“顺便”建议他暂时不要外出旅游?
结果没过几天,那里就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特大海啸!
现在大师又说计划有变,要推迟到下个月才来,这其中的用意,在李连捷看来,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大师分明是在用这种不点破的方式在保护他们一家,却又不想因此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关注。
这恩情,大了去了…
…
此时此刻,正在家中同样观看新闻的城龙,看着电视画面中的惨状,也是一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这到底是巧合吗?”他内心充满了疑问。
“怎么会这么准?”他懵逼了半天,拿起手机,拨通了钟甄涛的电话:“潇洒哥,我问你个事,前段时间…李琦大师有没有也给你打过电话,提醒你先别去国外旅游?”
电话那头沉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过了好久,才压低声音,简单地回了一句:“嗯…打了,说了。”
城龙听到这个确切的回答,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和我猜的一样!”他接着问道:“那…我们要不要给大师打个电话,表示一下感谢?”
钟甄涛立刻劝阻道:“还是别打了,师父那边,既然他选择用这种方式提醒,肯定有他的考虑。
我们现在贸然打电话过去感谢,反而可能让他为难。心意到了就好,师父明白的。”
他知道,打了也是白打。
他跟了李琦这么久,自然明白师父的行事风格,也绝不会承认这与“预言”有关,只会再次归因于讨论工作的“巧合”。
…
在香江娱乐圈内,与城龙、李连捷有着相同想法和经历的,其实还有不少人。
梅艳妨,她原本计划前往马来细牙举办一场复出演唱会,作为她重返舞台的尝试。
但在出发前,她也接到了李琦方面类似性质的电话沟通。
于是她临时取消了这次海外活动安排。
此刻,她正待在家中,心有余悸地看着电视新闻里播放的海啸灾难画面,一想到自己原本的行程计划与受灾地区高度重合,就不禁感到一阵阵的心惊肉跳,后背发凉。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对于香江娱乐圈而言,气氛显得格外的凝重与沉寂。
许多知晓内情或隐约察觉到些许“巧合”的圈内人士,都在私下里交流着这件事。
李琦在香江娱乐圈内部的声望与神秘色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白龙王”算什么?
他再牛逼,能提前算到、预警过这场波及十几国、夺走数十万生命的世纪大海啸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