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战事既定,溥洽知赵锦绮心系京城,担心皇帝安危,即便赵锦绮临盆在即,他也不敢多耽搁,整肃军队,率领精锐先行回京救驾。
大军依旧驻守南境,又留下多名罗刹护卫在赵锦绮身侧。赵锦绮以长公主之名坐守南境,负责与大梁的战后谈判事宜。
赤城北门,赵锦绮为溥洽送别,二人相视而立,红衣紫袍,格外相洽。自有心中万般千丝万缕的联系牵动着彼此,心意相通。
赵锦绮拿出瓷瓶:“又要相隔千里了,小皇叔,且服一颗抑制着蛊虫的药吧!”
溥洽点头,伸手在她掌心拿起一颗药丸,两人手上又多了那曾经被钉在箭靶上的戒指,只他二人知道,重新带回这戒指,代表着什么!
溥洽:“等我安顿好那边,即刻接你回去。你在这里,别太累着身子。”
赵锦绮笑着点头:“你也是,万事小心。”
手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年底我们我带孩子回去与你一同过年。”
像是一对寻常的小夫妻,两人烦絮的叮嘱着彼此,不烦,只是觉得不舍和担忧。
她行礼拜别,他回礼。
克制着把她带走的冲动,他翻身上马,再看她一眼,一扬马缰绳,向北出发。
她立在哪儿,盯着他的背影一点点在视线里缩小,消失……
………
京城,南境之战胜利的消息早已如长了腿般飞回京城。京城各大家族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早早得了这消息,便已开始踌躇待发,只缺一个领头羊先跳出来,他们便可接连跟上了。
而这领头羊也很快就有了。
顾府,连日来顾生策跟在五皇子身侧,专注于出谋划策攻破皇陵,无暇顾及府内,只是安排心腹人手对吉祥母女严加看守。
不想府中杜玥儿多番探听,知晓其中厉害。于是暗中联系了唐氏父子,又在府中多番周旋,与唐氏父子里应外合,暗中解救出了被囚禁府中的唐夫人与吉祥。
唐家父子没了后顾之忧,对五皇子一党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即便没了兵符,也凭借往日威望集结了一支尽是忠勇之士的队伍,杀上皇陵,解救皇帝。
这领头羊已然有了,各大家族也纷纷出手介入皇陵之战,生怕跑得慢了,便要被班师回朝的硕王秋后算账。
皇陵战争呈现一边倒的情势,五皇子叛军军心彻底瓦解,犹如决堤之状,力挽不及,皇陵之围得解。
十一皇子得以护送病危的老皇帝回宫。
许是喜讯太多,冲得老皇帝的病况竟也得到了迟延,老皇帝一时有了些精神,竟又能坐起来吃些饭食,说些话了。
十一皇子手中虽有玉玺,且护驾有功,但终究传位诏书被毁,此时老皇帝又有了些精神头,他实在不宜此时做大,强行登基。
于是“力辞”皇位,恳请皇帝继续临朝。皇帝大悦,当即册封十一为太子,入主东宫,侍立在侧,临朝辅政。
五皇子一党收拾残军狼狈出逃兖州。
而老皇帝抻着这一口气,吩咐几路将军追绞,却迟迟没有消息,他日日撑着身体,浑浊的眼睛望着南面,等着那二人的归来。
终于,溥洽率军归来,五皇子与顾生策等人虽已逃窜至兖州,京城尚有余孽,溥洽雷霆手段肃清余孽,将华氏一族和参与逼宫谋反的几大主谋家族收归牢狱,主大理寺收录卷宗,待年后公开问斩,以正国法。
五皇子等人虽逃窜至兖州,却整日间担惊受怕,家眷亲族皆在京城牢狱,遥望不可及。
皇帝大悦,即刻封赏硕王及三军将士,闻说赵锦绮在南境事迹,向南垂泪而泣,应三军请命,加封硕王为靖硕王,加食邑万户,赐封号殊荣世袭罔替,封赵锦绮为安国长公主,加食邑万户。硕王又为赵锦绮请了陛下亲封钦差大臣身份,总理南境战胜谈判事务。封赏诏书从京城千里送至南境,赵锦绮便可名正言顺坐镇南境,主理谈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感觉火不了的重生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