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还是中秋,估计又不用上,得后天才.....
余光瞥了一下邱思思,想着明天过节的事。估摸着,只有她、李静岚、柳雅韵、三个人一起过节。
邱思思要去城里,说是去她叔叔家过节,要后天才会回来。
想起在村里听到的传闻,她顿感心累,突然没什么胃口。
.....
铅灰色的天压得很低,风裹着墙根下最后几片枯杨树叶,在土操场上打了个旋,又卷向校门口那排光秃秃的白杨树。
树枝上还挂着去年冬天没掉的干蒴果,被风刮得哗啦啦响,像是在跟着老槐树上的铁铃应和.
那铁铃是校工老李头用粗麻绳拽的,当啷啷的声响穿过没糊窗纸的木格窗,钻进门缝,撞在教室后墙「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标语上,才慢悠悠散开来。
教室里的泥土地面早被踩得结结实实,边角处裂着细缝,混着些掉落的粉笔头和干硬的泥块。
讲台边摆着只铁皮炉子,炉口积着黑灰,炉壁上焊着的铁圈挂着个掉了瓷的搪瓷缸,缸里剩着小半缸凉白开。
靠窗的位置堆着几个学生带来的煤块,有棱有角的是正经煤块,混着碎渣的是家里筛出来的煤末子,都用旧报纸包着,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各自的名字。
老师握着粉笔的手顿了顿,指节因为用力有些发白,他把黑板上农业学大寨的最后一个寨字描得再清楚些,粉笔末簌簌落在洗得发白的蓝布中山装衣襟上。
他的眼镜腿用细线缠着,那是上个月批作业时不小心摔断的,镜片上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粉笔灰。
他没多说话,只是朝门口挥了挥手,学生们便动作麻利地把写满字的石板摞起来,石板边缘磨得发亮,有的还缺了角,用布条缠了边。
他们把石板塞进缝着补丁的布书包里,有的书包带子断了,就用麻绳系着斜挎在肩上。
有的书包底磨破了,露出里面的课本,课本封面用牛皮纸包着,写着某某年级某某某。
最先冲出教室的是几个半大的男孩,他们穿着单衣,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冻得发红的手腕,嘴里呼着白气,在操场上追着那片被风卷动的枯叶跑。
有个男孩鞋帮开了口,露出里面的旧棉絮,他却浑然不觉,踩着土坷垃跑得飞快,裤脚沾了不少黄土。
女孩们则走得慢些,有的手里攥着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干,黑褐色的,咬一口能拉出丝,她们时不时掰一小块放进嘴里,细嚼慢咽着。
有的帮着同桌拎着沉重的石板盒,石板盒是木头做的,边角被磨得光滑。
两人肩膀挨着肩膀,踩着操场上的土印子往校门口走,偶尔低头说句什么,头发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
校门口的土墙塌了一块,用麦秸和黄泥糊着,新糊的黄泥颜色比旧墙浅些,看着有些突兀。
墙上用红漆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已经褪成了淡粉色,边角处还沾着几星泥土,被风刮得有些起皮。
墙根下坐着个卖糖稀的老人,面前摆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碗里盛着琥珀色的糖稀,插着几根细竹签。
他裹着件打了补丁的棉袄,双手揣在袖筒里,见学生过来,才慢悠悠掏出小木棍,搅着碗里的糖稀,糖稀拉出细长的丝,在风里很快就凉了。
出了校门就是县城的主街,路是用碎石子铺的,高低不平,风一吹,扬起的土沫子粘在学生们的裤脚上,拍一下能落下一层灰。
街两旁的房子大多是土坯墙,屋顶盖着茅草,茅草上压着些碎瓦片,有的房檐下挂着玉米棒子和红辣椒,是家里留着过冬的粮菜。
只有街口的供销社是砖瓦房,红砖墙刷得干干净净,门楣上挂着红色的五角星,窗户上糊着透明的塑料布。
里面摆着几匹蓝布、几块肥皂和搪瓷缸子,玻璃柜台上还放着个铁皮饼干盒,盖子半开着,能看到里面的饼干渣。
偶尔有一辆二八自行车从街上经过,车把上挂着两个布口袋,里面装着刚买的盐和酱油,车后座绑着一捆柴禾,柴禾用绳子勒得紧实。
骑车人穿着干部服,按着车铃,叮铃铃的声音让路边的学生们都停下来看,直到自行车拐进巷口,才又继续往前走。
街边上有个修鞋的摊子,修鞋匠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个木头箱子,里面装着钉子、锤子和皮子,他正低着头给一只布鞋钉掌,锤子敲在鞋钉上,叮叮当当的声音混着风声传得很远。
风更凉了,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有学生把袄领子竖起来,双手插进袖筒里,袖筒里塞着暖和的棉絮,是家里妈妈新续的。
街中间有个卖烤红薯的摊子,铁皮桶改成的炉子冒着青烟,烟里裹着红薯的甜香,飘得整条街都是。
几个学生停下脚步,眼睛盯着炉子里烤得冒油的红薯,手里却攥着口袋里仅有的几分钱,指节都攥得发白,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着人流往前走。
那几分钱要留着买作业本,不能随便花。
远处的城墙根下,几个老人背着粪筐在捡粪,粪筐是柳条编的,边缘磨得发亮,筐上的绳子勒在肩上,留下一道深褐色的痕。
他们弯着腰,手里拿着粪叉,仔细地在墙根下、草丛里找着,偶尔直起身捶捶腰,朝着街上的学生们望一眼,又继续低下头。
城墙是土筑的,上面长着些枯草,有几处已经塌了,露出里面的夯土,风刮过城墙,卷起的黄土迷得人睁不开眼。
天快要暗下来了,铅灰色的云压得更低,像是要压到屋顶上。
学生们的身影渐渐散在街道的各个巷口,有的拐进窄窄的胡同,有的朝着城外的村子走去,布书包在背后晃悠着,石板偶尔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只有那当啷啷的铃声余韵,还在晚秋的风里飘了一会儿,才被远处传来的生产队上工的哨子声盖过。
那哨子声尖锐又急促,提醒着大人们该去地里收最后一批白菜了,也提醒着这晚秋的白天,快要过完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