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花扶了扶簪子,对李志文道:“夫君,就要这根。”
银楼伙计:“我帮您把簪子包起来?”
江小花:“不用,就戴在头上。”
“好的,夫人。”伙计说着,拿出两张字据来,道:“这位公子,这是我们银楼卖出银饰的凭据,上面盖着我们银楼的章。”
“您在上面摁个手印,以后这簪子有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银楼,质量问题包退包换。”
“也可以在店里出了新款时,拿回来换款式,我们只收取一点匠人的工费。”
还要摁指印?
江小花看向李志文,李志文道:“这是银楼为了更好的服务顾客,从而特意制作的凭据。”
“娘子不乐意,我就不摁。”
“换款式什么的,也没必要,等我以后攒钱了,给娘子把每种款式都买齐。”
“走吧,正好快中午了,我们去吃饭。”
他搂着江小花就要转身往外走,江小花不乐意了:“夫君你可真是,一点都不会过日子。”
“银楼既然愿意承诺更好的服务,我们为什么不要?”
她对银楼伙计道:“刚才那个凭据呢,拿过来我们摁指印。”
伙计看向李志文 ,等他发话。
江小花怒了:“你看他干什么?这簪子是我买的,这事我说了算,赶紧把那凭据拿出来。”
店伙计就把刚收起来的两份凭据拿出来:“这位公子,您请在这里摁个指印。”
李志文摁下指印,江小花也要摁:“这簪子是我买的,我当然也得摁手印。”
店伙计:“……”
江小花才不管他怎么想,自己主动把指印落在李志文的指印边上。
店伙计又递来沾满墨的毛笔:“公子您在这里签个名。”
李志文皱眉:“还要签字?”
江小花:“夫君,指印都摁了,签个名而已,快签,签了我们去吃饭。”
李志文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落笔:李志文!
字签完,伙计收走一份,另一份交给他:“公子,这是给您的字据,您收好。”
李志文接过单据,江小花伸手就想来拿:“夫君,这个凭据还是我来保管吧。”
可这回,李志文一点也不好说话了。
他手一缩,避开江小花的手,淡淡道:“这可不能给你。”
江小花心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为什么?”
“夫君,这凭据上写的到底是什么?”
李志文轻描淡写道:“没什么,不过是份典妻字据。”
“我和马家大老爷谈好了,把你典给他三年,给他生两个孩子。”
“哦,你还不知道马家大老爷是谁吧?是熟人,你认识的,就是你之前嫁去冲喜的那位马员外的大儿子。”
“马大老爷年过五旬,却膝下无子,又答应过马大太太不纳妾,只是这香火总要传下去,是以决定典妻生子。”
“一般人马大老爷看不上,你却入了马大老爷的眼,提出以二十两银子一年的价格,典你回去生子。”
“不过我和马大老爷谈过之后,马大老爷同意把每年的典妻银子往上提一提。”
“最终谈成的是五十两银子一年,三年一百五十两银子,你还能吃好喝好,有人侍候,你说哪儿还有这么好的活?”
“马大老爷和马大太太还承诺,若平安生下一子,赏一百两,平安生下两子,奖三百两。”
“娘子,你就好生留在马家,帮马老爷开枝散叶,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毕竟你当年,本就是嫁给马员外当填房的。”
“如今帮马家生子,怎么不算有情有义呢?”
“典妻?!”江小花浑身发抖:“李志文,你混蛋,你居然把我典出去给别人生孩子。”
“疯子,你这个疯子!”
李志文:“你三年前,私下报名将我送去服兵役,害我成为坏了胳膊腿的残废,生活困难,自然要将你典出去,维持生计。”
江小花:“李志文,你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骂你是个绿头龟……”
李志文:“典妻朝廷支持,律法允许,谁会戳我脊梁骨?难道是他们对朝廷不敬,对律法不满?”
江小花疯狂骂道:“李志文,你不要脸,你不得好死,你会遭报应的……”
报应?他如今断手瘸脚的,早就已经遭了报应。
李志文看向店伙计:“你们家大老爷就让你这样看着?还不赶紧把人给你们家大老爷送去?”
店伙计笑道:“既然你们已经话别好了,那这位夫人我就让带走了,公子您三年后再来接人。”
店伙计说着喊一声:“你们可以把她带去见太太。”
门口进来两个婆子,一左一右抓着江小花就走。
江小花挣扎:“别碰我!放开……”
婆子似乎极有经验,把手里的汗巾往江小花嘴里一塞,安静了。
江小花被带走后,李志文从伙计手里接过十两银子典妻钱,又把买簪子的一两多银子拿回来,就转身离开了。
马家大老爷说,三年前,李志文可是欠了马家一大笔账务没还。
要么,十两银子,把江小花典给他三年,要么,马家再去衙门告。
李志文不想再上公堂,于是十两银子把江小花典了出去。
不过,马家大老爷也怕李志文做出过激之事,又许下承诺:若江小花真给马家开枝散叶,给他生下儿子,一个给一百两,两个给三百两。
李志文手里现在有三十两银子,一个人花,吃吃喝喝能好几年。
用完之后没有了?那怕什么。
江小花只是典出去三年,三年之后,还可以典无数个三年。
李志文悠哉悠哉回家了。
村民们连着几天没看见江小花,终于有人问:江小花哪儿去了?
李志文只是没说话。
没过几天,就传出江小花跟镇上的有钱人跑了。
这个说法,是有证人的。
就是那位赶牛车的村民。
当然人家并没有说江小花跟镇上有钱人跑了,人家说的是,江小花那天铁了心要去镇上,为此不惜花十文钱让他专门送一趟。
而且李志文当时再三说过不去,说下次再去,但江小花不同意,也不知道镇上那天到底有什么在等着她。
于是,村民们自己补全故事线:江小花跟镇上有钱人跑了。
李志文不说话也理解,毕竟,他残废了,江小花才会跟人跑了嘛。
李志文成了村民眼里的可怜人。
虽然他服兵役回来有一点补助银子,吃吃喝喝能保证,但是他媳妇都跑了不要他了,孩子也没一个,孤家宏寡人的,还不可怜?
不过这也就是一段时间的想法。
时间长了,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看李志文每天都不愁吃吃喝喝,心里又不平衡了,有事没事就阴阳怪气,时不时刺他几句。
无非是说他没用,媳妇都留不住,跟人跑了。
还有一部分人,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既然李志文有银子不愁吃喝,现在媳妇又跑了,连个孩子都没有,岂不是可以另娶个婆娘,生个孩子传宗接代?
坏了胳膊腿有什么要紧,只要有影响不愁吃喝,那都不是个事儿,反正又不影响生孩子。
于是,不知从哪天起, 开始有人给李志文说媒,媒人进进出出,别提多热情,从黄花大闺女到小寡妇,总之,什么人选都有。
李家的门槛都快让人踏破了。
更有胆大的大姑娘、小寡妇,趁人不备主动出击,表示愿意嫁给李志文。
但李志文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不论是对媒婆,还是对着偷偷自荐的大姑娘小寡妇,他都强调:“我有媳妇,我媳妇是江小花,我不会另娶他人。”
众人:“???!!!”
不是,这么痴情的吗?
你那媳妇江小花不是早就跟有钱人跑了吗?
总之,不管怎么说,反正李志文就是不松口娶媳妇。
虽然他态度摆出来了,但是每日吃吃喝喝太有吸引人,自然是有人不罢休的。
大姑娘可能豁不出去,小寡妇就不一定了。
于是这天,李志文和小寡妇衣衫不整被人堵个正着。
小寡妇娘家、婆家齐上阵,逼着李志文把小寡妇娶了。
李志文还是那句话,他有媳妇,不可能另娶媳妇。
他还说要报官:“让官府来查,我也想知道是谁毁我清白名声。”
小寡妇傻眼了,继而一抹眼睛,哭喊:“我不活了……”
“我没了清白,还有什么脸活下去,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说着拔腿就往河里跑,小寡妇的家人赶紧去追,小寡妇没跑出几步就被追回来:“你怎么这么傻,这不是在想办法解决吗?”
“唔唔唔,我没脸活了,你们让我去死。”
一时间,哭的哭,劝的劝,更有人幸灾乐祸对李志文道:“不然你就娶了这小寡妇呗,人家都要寻死了,总不能真看着她去死不是?”
小寡妇的哭声也小下来,竖着耳朵听李志文怎么说。
李志文冷笑:“真不想活,什么时候不行?”
“夜深人静时,无论是上吊还是服毒还是跳河,都能死个干净,怎么偏要在这么多人面前寻死寻活?”
“还有,她是怎么出现在我家院子里的?她对我干了什么?”
“别说寻死,就她这样的,浸猪笼都应该。”
小寡妇没想到他这么无情,瞬间大骇。
有村民道:“这不行,要是我们村出了一个浸猪笼的寡妇,让别人怎么看我们村的姑娘,村里的姑娘小伙,还要不要结亲了?”
话题僵住了。
有人道:“要我说,这小寡妇既然一心想进李家,李志文不如把她收了……我知道李志文你又要说你有媳妇,但是你可以娶小老婆啊。”
“只要有钱,娶小老婆又没人管?”
“你看你如今一个人,身体又不好,有个女人给你洗衣做饭不好发吗?晚上还能给你暖被窝。”
“就是,这事你也不吃亏。”
“不然这小寡妇要是真去寻死,也晦气不是。”
大家七嘴八舌,最后小寡妇的娘家和婆家都同意,让小寡妇跟了李志文:“就当是给她一条活路。”
李志文想了想,觉得大家说得有道理,确实,他如今一个人,洗衣做饭这些事都得自己来,有个女人愿意来侍候他,也不错。
李志文同意了,但有条件:“纳妾得签卖身契。”
小寡妇的娘家人和婆家人一听,立即道:“签卖身契不是不可以,但既然是卖身契,你给多少钱,把人买下?”
“你该不会不想给钱,就让人签卖身契吧?”
这算盘珠子都快崩人脸上了。
“难怪非说自己有媳妇,原来是想骗人签卖身契。”
“这人不老实,自己一个大男人,和小寡妇拉拉扯扯,不想负责任,非说人家小寡妇找上他……”
“搞了半天,他不是不想要小寡妇,他是想一分钱不出,白得个侍候他的女奴!”
村民也不是全为小寡妇鸣不平,而是李志文这些日子过得太好,大家都吃不饱饭,他还能吃肉,自然有很多人看不惯他。
就这样,在村民七嘴八舌下,卖身契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小寡妇倒是直接搬进李志文家。
李志文的日子过得更舒服了,有人洗衣做饭,晚上还有人暖被窝。
只是,手里的银子也花得快了。
原本三十两银子,自己吃吃喝喝,能轻松花到江小花从马家典妻结束,现在多了个小寡妇,还像想之前那样天天吃肉是不可能了。
当然,省着点肯定够用,还有得多,毕竟很多村民,一家好几口人,一年到头也就花了三、五两银子。
李志文没打算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小寡妇别想跟他一样的生活水平,只能按村里大家的生活标准来,饿不死就好。
小寡妇一心想进李家的门,本是奔着享福来的,不说其他福气吧,至少吃喝上不亏待自己的嘴,结果倒好,过得跟以前一样苦。
要说一点好处没有,那也不是。
以前在婆家干一大家子的家务,现在李家只有她和李志文两个人,家务不多,也没田地要种,活还是轻松的。
但这点轻松和小寡妇面临的压力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