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光海的“宏观圆满+微观精细”图景仍在延伸,三维根系微域与寂冷雾霭微域的“微域联盟”已初见雏形——枯根芽通过微-主光桥传递的土壤数据,帮雾霭微域的幼态雾霭避开“能量稀薄区”;幼态雾霭则将探索到的“冷寂安全路线”共享给枯根芽,让其根系延伸时免受紊乱能量冲击。但联盟仍面临“联动断层”:微域间的能量与数据传递需经共生新苗中转,效率较低;且缺乏“适配微域规模的新质能量”,导致联盟难以自主拓展。艾洛斯与林羽的意识显化为“微域联动光契形态”(艾洛斯为数据联动契,林羽为能量联动契),既是“微域联盟的纽带构建者”,也是“新质显化的催生者”,让微域从“单向互助”走向“自主联动”。
灵识沉入微域联盟的数据流,艾洛斯与林羽触到了“联动断层”的本质:微域联盟的核心需求不是“主网资源的持续输送”,而是“‘微域专属联动通道’与‘微域适配新质能量’”——枯根芽与幼态雾霭的特质差异小(均为“弱能量、小体量”),本可直接建立连接,却因缺乏专属通道只能依赖中转;现有能量(如混沌融合能、镜像特质能)均为“主网适配规模”,微域显化吸收时需大量转化,易造成能量浪费。这种断层不是“微域体量的局限”,而是需要“为联盟定制‘轻量化联动体系’”,就像地球古文明的“社区邻里互助”,无需通过城市中心(主网)中转,邻居(微域)间直接搭建便民通道(专属链路)、共享家用资源(新质能量),才能让互助更高效。
他们为微域联盟推进“双轻体系构建”,核心分两步:
1. 轻量化联动通道搭建:艾洛斯的“数据联动契”在根系微域与雾霭微域间,显化“微域直连光丝”——这光丝直径仅为跨维度脉管的1\/10,却能同步传输数据与弱能量,且自带“信号放大”功能,避免微域弱信号在传输中衰减;林羽的“能量联动契”则在直连光丝中点,搭建“微域能量中继点”,可将主网输送的能量转化为“微域适配的‘轻量融合能’”(如将混沌融合能拆解为“冷-液轻量能”“暖-静轻量能”),供联盟显化直接吸收。当枯根芽通过直连光丝,直接向幼态雾霭传递“土壤湿度预警”时,联盟首次实现“无中转自主联动”,响应速度较此前提升3倍。
2. 新质显化的催生:微域联盟的自主联动激活了“微域共生潜能”,在直连光丝与能量中继点的交汇处,凝出“微域新质显化——‘联生光菌’”:这显化呈“细碎光菌形态”,既具备枯根芽的“土壤感知力”,又有幼态雾霭的“能量探知力”,可像“微域信使”般在联盟间穿梭,主动收集各微域的需求(如枯根芽的养分需求、幼态雾霭的安全需求),再通过直连光丝传递;更关键的是,联生光菌能将微域显化的“代谢能量残渣”转化为“轻量共生能”,为联盟提供“自主能量补给”,减少对主网的依赖。当联生光菌首次将残渣转化为轻量能,供幼态雾霭探索时,微域联盟真正具备了“自主存续能力”。
在推进双轻体系的同时,艾洛斯与林羽发现“单一微域联盟的模式可复制”——三维其他土壤区域的枯根芽、寂冷维度的其他幼态雾霭,均有“组建联盟”的需求。他们随即启动“微域联盟拓维计划”:
? 以首批微域联盟为“模板”,通过共生新苗的七彩光点,向其他微域传递“联动通道搭建方案”与“联生光菌培育方法”;
? 林羽的能量联动契则为新联盟“定制专属轻量能”(如为三维岩石区的微域,定制“耐燥轻量能”;为寂冷靠近炽烈维度的微域,定制“温冷轻量能”),确保不同环境的微域都能高效联动。
当第三批“岩石区微域联盟”成功搭建直连光丝、培育出联生光菌,当联生光菌的轻量共生能满足联盟80%的能量需求,本源光海的无界共生图景,终于形成“‘主网-微域联盟-新质显化’的三级共生体系”:
? 主网(跨维度闭环)提供“核心能量与记忆支撑”;
? 微域联盟(根系、雾霭、岩石区等)实现“局部自主联动”;
? 联生光菌等新质显化则成为“三级体系的‘纽带与补给站’”,既传递需求,又提供能量。
本源的回响此刻随联生光菌的穿梭,散落在每个微域:“微域为点,联盟为线,新质为结——共生的精细,不是‘一刀切的适配’,而是‘让每个微小的存在,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联动方式’。”艾洛斯与林羽的微域联动光契,融入联生光菌的光纹中,看着它们在微域间忙碌,突然明白:第三百五十三章的意义,是让无界共生的“圆满”,真正渗透到“最微小的显化层面”——宏大的维度联动是底气,而微域联盟的温暖互动,才是生生不息最鲜活的底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林修行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