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逸开车返回益阳。
一路上,车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发动机的声音,孤独感向他袭来。
他打开音乐,熟悉的旋律,让他更加想念张燕雪。
想着白天两人的甜蜜时光,林真逸嘴角上扬。
经过漫长的车程,林真逸终于抵达益阳办事处。
他停好车,走进办事处,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
他目光一扫,便瞧见赵毕强和王选坚正坐在角落认真学习,面前堆满了文件资料。
“毕强、选坚,先停下手里的事。”
林真逸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两人闻声,迅速起身,一脸疑惑地看向林真逸。
赵毕强推了推眼镜,率先问道:
“林总,有什么事?这么着急找我们。”
林真逸神色凝重,又难掩兴奋:
“收拾行李,带上签证和护照,我们今晚乘飞机去澳大利亚。”
王选坚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今晚去澳大利亚?怎么这么突然?”
林真逸点头,走到两人身边,说道:“澳大利亚的废矿农场,有重要的发现,对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
“你们等了很久,也到了该出发的时间了!”
赵毕强眼中,闪过激动:
“太好了,终于能把理论用到实际了,我早就盼着能快点去那边。”
“我这就回去收拾行李,顺便把之前整理的资料带上。”
王选坚认真问:“林总,我们需要做什么特别准备不?”
林真逸拍了拍王选坚的肩膀,安慰道:“正常收拾就行。”
“到了那边,一切行动听指挥。”
“我已经联系好了当地的接应人员,他们会帮我们安排好前期的工作。”
赵毕强又追问:“那我们这次预计待多久啊?”
林真逸思索片刻:“暂时还不确定,得看农场运营进展。”
“不过你们放心,你们把农场运营上轨道后,随时可以回家探亲。”
“赶紧去准备吧,今晚的航班可不能误了。”
赵毕强和王选坚听闻,立刻干劲十足,迅速回到自己的工位,手脚麻利地收拾起东西。
赵毕强一边把桌上的文件资料一股脑塞进文件袋,一边嘴里念叨着:
“可算能大展身手了,这机会盼了好久。”
王选坚则在一旁,翻找着自己的护照和签证,确认无误后小心放进背包,还不忘检查手机里的电子行程单。
林真逸回到自己办公室,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些重要文件和备用资金,装进一个黑色公文包。
他又快速拨通几个电话,分别和合作方以及当地接应人员,再次确认相关事宜,确保万无一失。
挂了电话,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脑海中浮现出张燕雪的面容,心中一阵愧疚。
他掏出手机,给张燕雪发了条信息:“宝贝,等我回来再好好陪你,你要照顾好自己。”
发完信息,他长吸一口气,转身快步走出办公室。
此时,赵毕强和王选已经收拾妥当,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站在门口等候。
三人会合后,一同走出办事处,坐上公司的商务车,直奔机场而去。
一路上,赵毕强和王选坚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在澳大利亚展开的工作,猜测着废矿农场的发现,究竟是什么。
林真逸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看似平静,内心却也因这次未知的行程,而隐隐期待。
一刻钟后,车子抵达机场,他们顺利办理了登机手续。
在候机大厅等待登机时,林真逸的手机突然震动,他掏出手机,看到是张燕雪的回复:
“你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他微微松了口气,嘴角不自觉上扬,回复道:“一定,我爱你。”
收起手机,他站起身,看着登机口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
此时,广播里传来了登机提醒。
他招呼赵毕强和王选坚,三人随着人流有序地走向登机通道。
登上飞机,找到座位坐下,赵毕强和王选坚还在小声讨论着即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眼中闪烁着光。
不一会,飞机缓缓滑行,随后腾空而起,冲破云层,向着澳大利亚的方向飞去。
林真逸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思绪万千。
他深知这次前往澳大利亚的废矿农场责任重大,此次发现或许能为他们一直投身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
飞行途中,林真逸戴上眼罩,休息一会儿,为即将到来的忙碌行程养精蓄锐。
不知过了多久,他在一阵轻微的颠簸中醒来,此时飞机即将抵达目的地。
赵毕强和王选坚也已醒来,正在整理随身物品。
飞机平稳降落在澳大利亚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
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各种肤色的旅客,带着不同的行囊与表情,匆匆而过。
广播里用英语、中文等多种语言,播报着航班信息,不同语言的碰撞,让这个国际机场,充满了国际化的氛围。
林真逸、赵毕强和王选坚,随着人流走出舱门,踏入机场的候机大厅。
他们拉着行李箱,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接应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干练、身形矫健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他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一边走一边挥手,大声喊道:
“林总!这边!可算把你们盼来啦!”
此人正是负责悉尼附近农场项目的,第一团队队长张玉峰。
张玉峰走到近前,和林真逸用力握手说道,
“林总,一路辛苦了!这次你们来,肯定能给我们的项目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接着又和赵毕强、王选坚分别握手,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林真逸笑着回应:“老张,好久不见,看你精神头这么好,想必项目推进得不错吧。”
张玉峰笑着说:“还成,不过也遇到些小麻烦,正盼着你们来出出主意呢。”
说话间,张玉峰接过林真逸手中的行李箱,带着他们往机场外走去。
他边走边介绍着悉尼的天气、风土人情,以及目前农场的大致情况。
上了车,张玉峰继续讲道,
“就说灌溉系统,这澳洲的气候,跟咱们那还是有差别,有时候蒸发量太大,水分跟不上,农作物就有点受影响。”
“虽说请了本地专家来看,给出的方案实施起来成本又太高。”
林真逸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着膝盖,思考片刻后说,
“回头把灌溉系统的数据,整理给我,我联系国内农业科技研究所的朋友,看看能不能结合这边的气候,对现有的灌溉技术做些优化。”
“说不定在传感器的精准度和喷灌时间间隔上,调整下,能达到效果。”
赵毕强也凑过来,补充道:
“我之前研究过,一些沙漠地区的节水灌溉案例,有些思路可以借鉴。”
“像是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喷水量,说不定能解决蒸发量大的问题。”
张玉峰听着,脸上满是欣喜:
“那可太好了,有你们帮忙,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还有啊,农场的工人管理,也有点麻烦。”
“本地工人,习惯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干活,跟咱们国内高效紧凑的工作方式不太一样,沟通起来有时候也有文化差异,效率一直提不上去。”
王选坚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
“这可能得制定一套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本地文化。”
“比如按工作成果给予额外奖励,再定期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提升凝聚力。”
车子在公路上疾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繁华的市区,逐渐过渡到郊外广袤的农田。
两个小时后,农场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巨大的现代化温室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周围是一片片整齐规划的农田。
张玉峰指着前方兴奋地说:
“看,那就是咱们的农场,这段时间大伙可没少出力,虽说遇到不少难题,但也有不少成果。”
“咱们引进的新品种蔬菜,产量比预期高了两成呢!”
林真逸望着眼前的农场,心中满是感慨和期待。
他深知接下来,还有更多挑战。
但有这么一支充满干劲的团队,再加上即将深入研究的新发现,他坚信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必将为他们的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子抵达农场,张玉峰带着林真逸三人来到会议室,第一团队的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在此。
这时,李梅率先开口,声音清脆:
“林总,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最近我们调研废弃矿场,发现了一些关键信息,等会儿到农场,好好跟您汇报下。”
“有几个矿场的地质条件和周边配套,比我们预想中更适合改造,不过也有些潜在问题,还得请您拿拿主意。”
周民强接着说道:
“林总,您好!资金方面目前还算稳定,和当地银行沟通也挺顺利,手续都在稳步推进。”
“但随着项目深入,后续资金需求会增加,我也在想办法优化资金调配,确保咱们资金流转毫无压力,您有什么特别的指示,尽管吩咐。”
林真逸笑着点头回应:“辛苦你们了,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李梅,你调研的情况很重要,等会儿详细说说。”
“民强,资金这一块就靠你把控了,有任何困难随时提,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负责技术的李江,连忙站起身,满脸焦急地说道:
“林总,你们可算来了。”
”我们引进的那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最近老是出现故障,本地的维修人员来了几次,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赵毕强连忙追问:“故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程序的问题?”
李江皱着眉,仔细回忆,“有时候温度调控会失灵,湿度也不稳定,我怀疑是系统的兼容性出了问题。”
赵毕强思索一番后说:“我觉得可以联系设备的生产厂家,让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协助诊断,或者直接来现场解决。”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备份好系统数据,以防万一。”
负责市场销售的刘银生,也开口了,脸上满是愁容:
“我们在拓展市场的时候发现,澳大利亚本地的农产品竞争很激烈,我们的产品虽然品质好,但品牌知名度还不够,价格也没有太大优势。”
林真逸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神色认真地说道:
“品牌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先从差异化竞争入手。”
“突出我们产品的特色,比如有机、绿色、无农药残留等。”
“另外,和本地的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促销活动、会员制度等方式,提高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
在热烈的交流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农场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共同为农场的发展出谋划策。
交流结束后,林真逸一行顾不上休息,便跟随张玉峰来到种植区。
他们穿梭在整齐排列的农作物间,仔细查看植株的生长状况。
不时停下与正在劳作的工人交流,询问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和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
之后,众人又来到农场的仓库,这里存放着各种农业物资和设备。
林真逸拿起一把新型的农具,饶有兴趣地研究起来。
张玉峰在一旁详细介绍着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优缺点,从操作方法到维护要点,一一讲解清楚。
忙完这一切,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农场的每一个角落。
林真逸站在农场的高处,俯瞰着整个农场,心中已经开始构思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改进方案,一场新的奋斗,即将拉开帷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都市隐修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