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念头在如意脑中不过一闪而过,她随即往后指了指车上的物资,笑着解释:“我不投军,就是去送些物资的。”
“哦!那就好,那就好!” 张宝根松了口气,笑着又跑回自家村子的骡车上。
“这孩子,如今倒总算长成像样的模样了!” 姜老爹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车队重新动了起来,姜老爹手腕一甩,鞭子 “啪” 地响了一声,朝着如意和元初道:“坐稳喽!”
另一边的三元镇,铁匠铺里。
姜长业盯着刚组装好的中型连发床弩,伸手摸了摸下巴上冒出的黑胡茬,笑着朝李德山道:“大哥,要不咱们去试试手?”
“成,试试。” 李德山爽快应下。
两人合力把床弩挪到板车上,套好马车,便往镇外赶。
路过炮仗铺子时,见店主张老头正扒着门框往外张望,一脸愁眉苦脸的模样。
眼下既不过节也不逢年,炮仗生意本就冷清,今日更是连个主顾都没有。
姜长业勒停马车,朝铺子里喊了声:“张叔,忙着呢?”
“忙啥哟,今儿个还没开张呢!” 张老头叹着气,语气里满是愁绪。
姜长业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起先前琢磨的 “火药炮” 图纸,当即笑着邀请:“张叔,要不跟我们一块儿去镇外?正好看看咱们这新做的床弩,准头怎么样!”
先前京城来的圣旨,就是在铁匠铺里宣读的,当时整条街的人都围过去看热闹。
张老头嘴上没说,心里哪能不好奇 —— 能让皇上专门赐旨嘉奖的兵器,到底是个什么稀罕模样?
“这…… 我去合适吗?” 他有些犹豫,又难掩期待。
“别人不好说,就咱叔侄这交情,您老去再合适不过!”
姜长业话说得热络,心里却暗忖:您要是不去,我后续怎么好开口邀您加入做火药炮呢?
“那行!我就去瞧瞧!” 张老头脸上总算有了些笑意,连忙道,“你们等会儿,我喊儿子过来守铺子!” 说着便转身朝铺子里喊自家小子。
车辕上多了鞭炮张,他一路上按捺不住好奇,总往后扭头瞅车厢,只看见麻布底下盖着个鼓鼓囊囊的大家伙,连个边角都瞧不见。
“到了地方,你自然能看见。” 李德山瓮声瓮气开口,他向来在外人面前话少,只有对着姜兄弟和姜家人时,才肯多露几分热络。
他话少,身旁的姜长业却能补上来,笑着跟鞭炮张搭话:“张叔,这是咱新攒的中型床弩,今儿个先试试准头,要是没差错,下一步就准备造大型的了!”
“这么大的家伙,竟还只是中型的?那大型的得多大啊?” 鞭炮张听得眼睛都直了,忍不住追问。
“最大的得有七米长!” 姜长业一边赶着车,一边兴奋地抬手比划,那架势仿佛七米长的床弩已在眼前。
这话听得鞭炮张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叹出声:“你们先前做的那小巧袖弩,都得了皇上赏赐,这要是造出七米长的床弩,那不得受更大的赏?”
姜长业心里暗喜:这不就上道了嘛!他嘿嘿一笑,话里带了几分意味深长:“张叔,您想不想也得个官身?”
“我?” 鞭炮张指着自己,满脸难以置信,随即连连摇头,“我可没你们这手艺能耐,哪配得官身啊!”
“张叔您可别谦虚!” 姜长业连忙接话,眼神里藏着几分笃定,“您的本事,可比您想的有用多了!”
“我除了会做炮仗,还能有啥本事?” 鞭炮张挠挠头,实在想不出自己这点手艺能派上啥大用场。
姜长业笑了笑,话里留着余韵:“您这做炮仗的能耐,要是换个思路用,说不定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你这话说得云里雾里的,我可参不透!别卖关子了,快说说!” 鞭炮张心里的好奇被勾得痒痒的,忍不住追着问。
“别急啊张叔,先看看这中型床弩的威力再说。” 姜长业朝路边努努嘴,示意他看那些往车上投来好奇目光的行人,“这外头人多眼杂,回头找个清静地方,我再跟您细说。”
一路到了姜家村,鞭炮张的好奇心早被吊到了顶点。
活了这么大岁数,若是能像这哥俩般得一道圣旨,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长业回来啦?” 大槐树下,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的里正老爹,扯着洪亮的嗓门问道。
“回来啦,二爷爷!” 姜长业也拔高了声音应着 —— 自打年后,二太爷的耳朵就越发不好使了,说话得凑到跟前大声喊。
“哦哦,你这车上拉的,就是那啥床弩吧?我瞧着,可比先前你带回来的大不少啊!” 老头耳朵虽背,眼睛却亮得很,一眼就看出了不一样。
“先头那个是小型的,这个是新做的中型床弩。咱们回来,就是想试试准头。”
“好!好!” 几个白发老头立马围了过来,凑在车边好奇地张望,眼睛里满是兴味。
姜长业一把掀开盖在床弩上的麻布,让老人们看个真切,自己也跟着乐呵呵的。
“几位阿爷,要不要跟咱们一块儿去看看试射?”
“去!去!” 老人们连声应着 —— 不管多大年纪的男人,没几个不对新鲜兵器感兴趣的,就像女人天生爱漂亮首饰似的,这是打骨子里的喜欢。
李德山麻利地跳下车辕,扶着二太爷慢慢坐上马车。
鞭炮张也不傻,赶紧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
等几个老人家都在车里坐稳了,姜长业才重新赶起马车,朝着村尾的蓝莓树山去。
那山坡顶上特意平整出一块空地,还从山顶到山下开了条能过马车的小路,就是为了方便对着后山的大树发射箭矢,测试床弩的射程和准头。
马车从村头走到村尾,除了路过学堂时听见娃娃们的读书声,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竟没见着一个村民,也听不到往日里的说话声。
姜长业心里犯了嘀咕:现在虽快到农忙时节,棉花地那边也雇了人收棉花,村里人影少些倒正常,可往日里总能遇上几个串门的、干活的,今儿个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实在有些反常。
他原本还想着,路上遇上村里的弟兄,喊上几个帮忙。
这中型床弩操作起来不轻松,光靠他和李德山,再加上个没摸过兵器的鞭炮张,未必能顺顺利利试射;
几个太爷爷辈的老人,别说搭手了,上山都费劲。
可谁成想,从村头到村尾,愣是没遇见一个能帮忙的。
“二爷爷,咱们村的老爷们都去哪儿了?”
“啊?谁当姥爷了?” 二太爷耳朵没听清,皱着眉反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