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姐点点头,不再多说。
她总是这样,懂得在何时给予关心,又在何时保持沉默,留给我足够的空间。
这种默契与理解,是我能够安心处理堂口事务的重要支撑。
又过了几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伏案整理最近的案例笔记,店门上的风铃再次“叮铃”作响。
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年纪约莫六十多岁,衣着朴素整洁的老奶奶,在一个看起来颇为斯文的中年男子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老奶奶脸上写满了焦灼,眼神里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惊慌,而那中年男子虽极力保持镇定,但紧蹙的眉头也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请进,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起身迎了上去。
老奶奶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她的手冰凉且微微颤抖:“小师傅…您就是张师傅吧?救命啊…俺家…俺家撞邪了!”
“妈,您别急,慢慢跟张师傅说。”旁边的中年男子连忙安抚母亲,然后对我歉意地笑了笑,“张师傅您好,我叫李志明,这是我母亲。实在不好意思,冒昧打扰。是我一个同事,说您这儿看事儿挺准的,我们这才慕名而来。”
我引他们到茶台前坐下,给老人倒了杯热水。“李大哥,别着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奶奶喝了一口热水,缓了口气,这才带着哭腔说道:“是…是我那老头子…他…他好像被什么东西跟上了!”
李志明接过话头,语气沉重地解释道:“张师傅,是这样。我父亲半个月前,从旧物市场淘换回来一个老的木质笔筒,说是看着喜欢,做工也好,就摆在他书房的书桌上了。可从那天起,家里就不对劲了。”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先是书房里的书经常无缘无故掉在地上,晚上总能听到书房里有细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那翻书。起初我们以为是老鼠或者风吹的,但检查了窗户,也放了粘鼠板,什么都没发现。后来…后来我母亲说,好几次起夜,好像瞥见书房门口有个黑影一闪而过!”
李奶奶连忙补充,声音发颤:“对对对!像个穿着旧式长衫的人影,模模糊糊的,一下子就没了!吓得我好几晚没睡好觉!最近更邪乎了,我家那老头子,开始说胡话了!大半夜的坐在书房里,对着空气自言自语,说的还都是些之乎者也,我们听不懂的文言文!白天问他,他自己啥都不知道,就说累,浑身没劲儿!我们觉得…觉得那笔筒肯定有问题,想把它扔了,可我爸死活不同意,跟中了邪似的护着那笔筒!”
听到这里,我心里大致有了方向。
这情况,听起来很可能是一件“冥物”日久年深,附着上了某些东西,或者其原主人的残念未曾散去。
“那笔筒,你们带来了吗?”我问。
李志明摇摇头:“没有,我爸看得紧,我们拿不出来。不过我拍了照片。”
说着,他掏出手机,调出几张照片。
照片上的笔筒是深紫色的木质,包浆厚重,确实有些年头了,上面雕刻着松鹤延年的图案,看起来古朴雅致。
但在我眼中,却能隐约感觉到照片上的笔筒散发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老人家,李大哥,”我神色凝重了些,“照你们这么说,这笔筒确实可能有些问题。通常这类老物,一般都是原主心爱之物,所以原主的阴魂会围绕在这上面,这东西应该从墓里挖出来的。您家老爷子的情况,很可能是被这上面的‘东西’影响了。”
“那…那可怎么办啊张师傅!”李奶奶一听更急了,“能不能把它送走?会不会害了我老头子的命啊?”
“您先别慌。”我安抚道,“未必是恶意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纠缠,或者有所诉求。具体如何,还需请老仙临坛,查明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转头看向李志明,语气郑重地说道:“李大哥,这件事情还需要您或者您母亲作为事主,亲自上一炷香,将此事禀明老仙。同时,也麻烦您提供一下您父亲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话音未落,一旁的李奶奶急忙插话道:“我来,我来上香!”她快步走到供桌前,拿起香,点燃后,毕恭毕敬地对着神像拜了三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中。
只见那香头燃烧得异常顺畅,没有丝毫阻滞,这显然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此事可行。
此时,栓柱早已在一旁待命多时。
见此情形,我向他微微颔首示意,栓柱心领神会,立刻再次敲响了手中的鼓。
鼓声咚咚作响,如雷贯耳,在这寂静的堂屋内回荡着。与此同时,栓柱口中念念有词,唱起了一段悠扬的唱词,恭请掌堂老仙降临坛前,查察此事。
随着栓柱的唱问,一股神秘而强大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然而,这一次降临的气息与上次胡天山老仙的沉稳威严有所不同,它似乎带着几分清冷和书卷气。
在栓柱的“伺候”下,我们终于得知这位降临的老仙乃是常家仙,名为常清远。据栓柱介绍,常清远生性喜静,尤其擅长鉴定古物。
常清远老仙享用过草卷和哈拉气后,缓缓道出缘由:“此物,乃前清一落魄秀才心爱之物。其一生坎坷,屡试不第,满腹才学无处施展,最终郁郁而终。一缕执念,附于此笔筒之上,沉寂百余年。今遇李老先生,其身上带有几分相似的书卷气,且日夜相对,无意中竟勾动了这缕执念。那秀才残魂并无害人之心,只是寂寥难耐,欲寻一知音,与之谈诗论赋,排解心中郁结。故而显化声响,引李老先生注意,乃至夜间借其身躯,抒发胸中块垒。”
原来如此!并非恶灵害人,而是一个孤独了百年的文人残魂,在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
我将常清远老仙查明的缘由转述给李家母子。李奶奶听得目瞪口呆,李志明则是面露恍然与同情之色。
“那…张师傅,这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让我爸一直这样下去啊。”李志明担忧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生童子命:我出马看事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