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闫埠贵媳妇杨瑞华,他则是认为,虽然后来刘海中把赔偿的十块钱给了他家。
但是杨瑞华还是认为自己家里出了十块钱。
看着这两袋棒子面,他觉得其中一袋是自己家的。
把自己家的东西分给别人,这不比杀了他还难受。
傍晚,院里的住户下班后,到家都听说李明光买了一百多斤的溢价粮,都期待着晚上分粮食。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易家这样不缺粮食。
就是傻柱跟许大茂,一个是厨子,一个是放映员,算是比较有油水的工作了,但是现在也没有啥油水可以捞了。
吃过晚饭,易中河让李明光去找傻柱跟许大茂,让他们帮忙去分棒子面。
为啥不喊管事大爷来分。
要是真这么干,就有点杀人诛心了,用人家的钱买粮食,还让他们来分,关键还落不到一个好名声。
这不是杀人诛心,还是是 啥。
不过傻柱跟许大茂两个人也是乐意出风头的人,让他们俩去干这个,也没问题,没看这对四合院的卧龙凤雏,干的还相当起劲吗。
三个人,有称重的,有拿粮食的,还有维持秩序的。
每家五斤,不偏不向,谁家都有。
就是主要投资人,闫埠贵跟刘海中也是一样,就连聋老太太都有。
谁让昨天宁诗薇说的,是按照户来分的。
闫埠贵看着人多人少都是一样多,心里就有点不平衡了。
这要是按照人口来分,他家六口人,最起码可以分六斤,比五斤还多一斤呢。
“我说,李明光,你这个分法不太对,应该按照人口来分,这样才公平。”
闫埠贵的建议得到院里不少住户的赞同,毕竟家里比五口人多的,有不少户呢。
但是李明光压根就不搭理他们,直接怼道,“如果你们对这个分配方案有意见,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这样剩下的邻居分的更多,白得的东西,还想占便宜。”
傻柱也跟着附和,“就是,三大爷,你心里一点数都没有,要饭的还嫌弃饭凉,也真是没谁了。”
“你要是嫌弃不公平,你大可以不要,我想其他的邻居也会谢谢你的。”
许大茂也跟着附和。
闫埠贵被怼的说不出来话,让他回家,占不了便宜,那不跟拿小刀子割他的肉一样。
除了闫埠贵发几句牢骚,被三人怼了以后,接下来就没有人在阴阳怪气或者不满意的情况。
毕竟白得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而且这五斤棒子面,最起码可以保证家里好几天的伙食,谁也不会跟自己肚子过不去。
每家拿着属于自己家的五斤棒子面,对宁诗薇和李明光都是万分感谢。
很快二十来户就分完了。
经过这件事,院里的年轻人基本上也就不敢再去招惹宁诗薇了。
毕竟院里的人都受了宁诗薇的恩惠,谁要是再像刘光齐和闫解成那样败坏宁诗薇的名声,院里的住户也不会饶了他们。
五斤棒子面在之前不值什么钱,但是在这个时候,说是救命的粮食都不为过。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半个月,院里也是一片安宁。
毕竟各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吃饱都费劲,哪里还有功夫去吵吵闹闹。
可以这么说,整个四合院里除了易家不缺吃喝,剩下的都差点意思,面黄肌瘦,面带菜色,都是正常。
毕竟现在是59年初冬,全国范围的干旱让大部分地方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吃不饱饭也是属于正常的。
最近这几天,易中河每天晚上都偷摸的跑出去。
主要是去黑市探探情况。
按照之前易中河的打算,他就准备在这个冬天开始收割京城的那些遗老遗少。
这些享惯了福的前朝王孙贵族,在碰到定量减少的时候,日子可就困难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王孙贝勒的家产还是很丰厚的。
与其等着过几年起风的时候,被没收,不如换给易中河,这样他们还能落点好东西。
经过这几天易中河的踩点,在黑市上也见到了不少遗老遗少在卖东西。
什么古董玉器,甚至桌椅板凳,家具啥的,要不说满清余孽的遗老遗少,是一帮无所事事的大老爷们呢。
就指着典当家产过日子,易中河去了几趟也跟几个遗老遗少搭上了关系。
不过暂时易中河还没准备给他们供货。
因为易中河听说下个月开始,定量还会下降,那时候才是易中河收割他们的时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我叫易中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