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顺利降落在奉天,此处作为关外方面军的司令部。
张大威从前线装甲师的师长,调拨到后方独当一面,可谓是直接提拔,委以重任。
李峰乘坐轿车到达司令部。
一应的参谋人员,主要的军长师长等军官,全在司令部等候。
北方的天气比南方冷一些,可能要提前进入秋冬季节,李峰走到门口,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摸了摸军装。
“有更换秋冬装备的通知吗?”
“报告长官,计划月底开始更换秋冬装备。”
点了点头,对于关外的安排很满意。
看来张大威抓住了核心,没有乱搞一通。
司令部内灯火通明,陈瑞刚、阿麦瑞克帝国的教官还在路上,李峰便单独安排谈话。
各军官神色不一,有些还没见过李长官,略显兴奋。
有些则依旧稳重,思考谈话可能涉及的内容。
张大威率先进入办公室。
“关外日军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异动?治安剿匪任务执行的怎么样了?”
“日军没有什么动作,依旧守在堡垒区,并无异动。我安排了重兵层层包围,时刻紧盯,以防日军突然的小动作。并持续进行炮击、封锁,压缩残余日军的活跃空间。”
张大威思考片刻,“用不了多长时间,日军定难以支撑。”
李峰对此并无兴趣,小股日军形不成气候。
关键是清扫特务、汉奸、土匪,不能让任何物资流入堡垒区。
仅靠关东军储备的物资,翻不出浪花来。
拿到张大威的剿匪记录,以及作战的报告。
李峰快速扫了一遍,同时借助即时战略视野,探查关外情况。
看看哪些地区还有土匪,还有遗漏的汉奸之辈。
算是比较满意吧,除了深山老林还有小股土匪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异常兵力情况了。
北部苏维帝国倒是持续吞并百万,始终未减少远东的兵力。
李峰摸了摸下巴,看向高句丽方向。
苏维帝国怕是不会放任自己夺取高句丽,一旦让李峰得了手,他们在远东的利益,会彻底损失殆尽。
日军仍有3个师团的兵力守在这边,战斗力不高,都是从本土拉来的新兵。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溜。
张大威整编的美械师战斗力如何,就先用鬼子师团练练手。
“让你的参谋部筹备对高句丽作战计划,我要看到你们夺取高丽半岛的整个具体方案,速度要快,趁我有精力在奉天,把这件事儿敲定下来。”
“好嘞,我立刻安排人进行沙盘预演。”
“不瞒您说,整编美械师的过程中,我已经带人预演了多次,全部以胜利结尾。”
“日军之兵力,断然无法阻拦我美械师的推进。”
张大威对美械师信心十足,认为这支部队比中五国的装甲师还要强横一些。
火炮、飞机、坦克的配置上,也更加合理,火力更足。
李峰抬眼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审视:“信心是好事,但别轻敌。日军新兵虽然战斗力弱,可他们的指挥官都是打过仗的老兵,需小心应对。” 他
手指在地图位置点了点,“让你的参谋部把作战计划细化,比如登陆点怎么选、后勤怎么跟、空军怎么配合,趁我在奉天这几天,把方案敲定。”
“哦,对了,陈瑞刚今天会过来,有关于空军作战的需求,可以找他帮忙配合。”
“另外,把装甲师的师长都叫进来,我要一一确认一遍水准。”
每五个美械师中,配备一个装甲师。
也可以称为嫡系师,或者王牌师。
张大威执掌的方面军有30万人,配备了六个装甲师。
美械师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不是沙盘上能看出来的,得听听一线指挥官的想法,毕竟要靠他们去跟日军师团硬碰硬。
花费大代价组织的装甲师,不能是花瓶,更不能中看不中用。
张大威脚步顿了顿,转身时腰杆挺得更直,刚到门口就对着通讯兵喊:“把一到六师的装甲师长都叫到办公室来,按顺序来,长官要逐个问话!”
六位少将师长列队走来,整齐的进入房间内。
李峰站起身来,审视眼前的军官。
依稀是有点脸熟的,都是从张大威装甲师内调过来的手下。
以前的团长、副团长之类,随着他张大威水涨船高,也能独自带一个师了。
有关于他们的作战记录,介绍文案,也统一放在了李峰的手上。
也不用一一询问了,李峰看向六人。
“要是现在让你们带全师上高丽战场,遇上日军的反坦克炮阵地,你怎么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装甲一师赵铁军直接开口,
“长官,我会先让侦查连摸清楚炮位,用自行火炮覆盖三轮,再让斯图亚特轻坦绕后切割,谢尔曼中坦正面冲锋,步兵跟在坦克后面清残兵!”
李峰继续追问,“你是选择用坦克冲锋,步兵协同,还是选择步兵冲锋,坦克协同?”
赵铁军犹豫了一下,本想脱口而出是坦克冲锋,随后改为步兵冲锋,坦克协同。
“呵呵,反应不错,思考的很快,这就是你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坦克与步兵协同的概念到底如何执行,坦克在前,还是步兵在前。”
“坦克研究的目的是保护步兵冲锋,可面对敌军坚固阵地,为何还要让步兵先冲,坦克再配合。”
“道理很简单,我只给你配一辆坦克,一个步兵连,损失几名步兵,依然可以拿下反坦克阵地。可要是坦克先冲锋,被反坦克炮拿下,单靠步兵连拿不下阵地。”
李峰拍了拍赵铁军的肩膀。
“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但有些时候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装甲作战不是简单的坦克对冲,也不一定是完全的甲弹对抗,它有千变万化的可能,亦有结合实际多变的战术。”
赵铁军连忙敬了礼,“长官一席话,让我等受益匪浅。张司令屡次训诫我装甲师,需知天外有天,不可做井底之蛙。”
“取外敌之长,补己之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李峰转头看向张大威,这小子的成长速度不错,还能说出这种话。
张大威怪不好意思的。
“长官,你这个眼神看我,实在是瞧不起我老张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天天在您旁边熏陶,自然有所成长。”
“再者,有周参谋长的理论,还有军官学院的培养,我张大威亦有进步的愿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