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顿悬浮在浓得化不开的迷雾中,化作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庞大的身躯几乎与这片混沌融为一体。
他那综合了多种感知模式的“视觉”,已经将周围数公里内的生态圈扫描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初步的、基于残酷竞争法则的生态系统模型在他强大的生物脑中构建完成。
然而,模型越是清晰,那个核心的异常就越是刺眼——所有生物共有的、与背景迷雾同源的异常能量印记。
被动观察所能获取的信息已经接近极限。是时候进行更主动的……“采样”了。
没有预兆,杰顿体表那些装甲纹路微微亮起。
他直接采取了一种更高效、更具渗透性的方式。
一种极其细微的、肉眼不可见的莹蓝色微粒,如同被微风吹落的蒲公英种子,飘落进入了地面。
斯非亚细胞。
启动!
它们如同饥饿的蝗虫,却又带着明确的指令:不是吞噬,而是侵蚀、解析、同化。
斯非亚的微粒如同拥有意识般,优先扑向了最近的生命反应源——那群正在悠闲滤食迷雾里某些能量粒子或者生物质的“雾水母”。
雾中水母:???
水母似乎是愣了一下,身下触角的行动都停滞了一瞬间。
随后,它试着用触角触碰了一下朝它逸散过来的“微光”……
斯非亚:你好!
水母:哼哼~~哈啊啊啊啊~~啊啊啊~~~~
接触的一瞬间,侵蚀开始了。
斯非亚细胞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它们倒是不至于暴力撕碎水母的半透明体壁,而是像酶解作用一样,迅速分析其体表成分,调整自身结构,与之发生某种“键合”。
水母幽蓝色的生物荧光开始闪烁、紊乱,它们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极致的痛苦,触须疯狂舞动,但发不出任何声音。
它们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变得灰暗,最终僵直,然后如同被风化的岩石般,结构崩解,化作更基础的粒子流,被斯非亚云团吞噬、回收。
整个过程安静而迅速,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工业化的效率。
杰顿的思维同步接收着斯非亚传回的海量数据流。他在“阅读”这些生命的蓝图。
目标生物……嗯,就先暂称:迷雾滤食者-01型吧。
滤食本来应该是水生动物通过特化器官过滤水中悬浮颗粒如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等的被动摄食方式。
虽然杰顿并没有搞清楚这种“水母”的摄取能量方式,不过按照长相还有器官的解析,完全可以被认作滤食性生物。
体壁为多层复合胶质,内含特殊光敏蛋白及能量转换色素,类似地球刺胞动物门,但能量转化效率高出三个数量级,可直接同化背景辐射中的未知能量粒子……
神经系统呈分布式网状,无明确中枢……
信息传递速度与生物电相仿,但是是某种化学能与奇怪的信息素……疑似为群体意识连接基础……
遗传物质也不是dNA\/RNA双螺旋结构,而是为一种三链螺旋与蛋白质骨架交织的复杂聚合物(暂命名为:Ψ-核酸),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且自带某种……加密信息片段?
这些发现让杰顿的思维略微加速。
这些生物的基础构造与地球生命有相似的功能模块,如能量获取、信息传递等等,但实现方式和底层代码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个Ψ-核酸和疑似群体意识的信息素,这远远超出了常规地球进化论能解释的范畴,更像是被某种力量“设计”或“深度改造”过的。
斯非亚的侵蚀并未停止,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迅速向四周扩散。
几只甲壳狰狞的“雾中甲虫”产生了好奇的情绪,试图用附肢接触靠近的莹蓝色微粒,但它们坚硬的甲壳在斯非亚的渗透下如同遇到强酸的金属,迅速被分解、同化。
数据显示,它们的甲壳成分含有大量地球上未曾发现的金属同位素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强度堪比合金,却轻如塑料。
它们的次声波交流系统也被解析,那不仅仅是简单信号,其声波频率中似乎调制着更复杂的情感信息和环境数据,形成了一个原始的“语言”网络。
紧接着,那条刚刚完成捕猎的“雾鳗”成为了目标。
它感知到威胁,菊花状的口器张开,发出强烈的次声波冲击,试图驱散斯非亚。
这种次声波足以震碎普通生物的脏腑。但对无形无质的斯非亚微粒效果甚微。
莹蓝色云雾笼罩了它,迅速分析着它那能够产生强大吸力的肌肉结构,以及骨板上那些能够独立活动的、带齿吸盘的微观构造。
大概是一种高度特化的肌肉与神经簇集合体。
杰顿如同一个最顶尖的解剖学家,只不过他的解剖刀是亿万颗微观吞噬者,他的实验室是整个迷雾世界。
斯非亚所过之处,生命被还原成最原始的数据流,每一个细胞器、每一段遗传密码、每一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都被细致地记录、分析。
随着采样范围的扩大,一个清晰的图谱逐渐形成: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尽管形态各异,但从微观层面看,都共享着一些核心的、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设计语言”和基础组件。
它们更像是在同一套“工业标准”下,根据不同生态位演化或被设计出的不同产品。
然而,随着对一只类似巨型蜘蛛,同样拥有八条附肢,但附肢末端是能够喷射固化粘液的腺体的生物进行深度解析时,杰顿发现了更诡异的东西。
在这只“迷雾蜘蛛”的神经节深处,斯非亚发现了一些……惰性的结晶状包裹体。
这些包裹体不与任何生理系统连接,仿佛寄生物般嵌在那里。
斯非亚试图解析它们时,遇到了极强的阻力,其结构稳定得不可思议。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杰顿调动更多斯非亚进行强破解时,从这些结晶包裹体中,隐约传递出一种极其微弱、却充满混乱、疯狂意味的信息碎片。
那不是语言,而是某种直接冲击感知的、关于扭曲几何、亵渎形状和无法形容色彩的混乱意象片段。
是污染?
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斯非亚也未能完全破译结晶结构,但足以让杰顿高度警惕。
这些结晶,似乎就是那种“信息印记”或者说“污染”的物质载体。
它们就像预装在硬件里的恶意软件,平时休眠,一旦被特定条件激活,就可能释放出足以逼疯智慧生物的信息风暴。
不是,这种蜘蛛为什么会带这种东西?
杰顿疑惑。
“次级产物……或者说,‘感染’的疤痕组织。”
杰顿得出结论。
这些生物本身并非污染源,而是被污染后产生的变异体,或者说是污染力量在这个世界塑造的傀儡。
真正的源头,仍深藏不露。
就在他准备向更远处、那头如山峦般的巨兽方向释放斯非亚进行探测时。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嗡——————!
毫无征兆地,在远方迷雾的深处,一道难以用颜色准确描述的光柱,猛地冲天而起!
这道光柱并非单纯的高亮度可见光。在杰顿的多谱段感知中,它更像是一种多模态信号的复合体。
它确实在可见光波段呈现出一种苍白、冰冷的光辉,能穿透浓雾,但更诡异的是,它同时强烈地辐射着特定频段的引力波、一种未知的粒子流、以及……最关键的,一种强烈的、带有明确“指向性”的信息素信号!
这种信息素信号并非化学物质,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生命体深层意识、甚至遗传层面的“召唤”。
它绕过常规感官,直接在所有具备基本神经结构的生物脑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趋向性”冲动——
过来!
靠近!
那里有你需要的东西!
这种召唤并非精神控制,更像是一种利用了生命最底层本能。
就好像求知欲、对能量的渴望、对族群的归属感等等,植根于生物本能的超级诱饵。
就连杰顿那经过层层防火墙保护的生物脑,都微微泛起一丝涟漪,一种源自生命进化本能的、想要探究那光芒源头的好奇心被隐隐触动。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整个原本按照自身节奏运行的迷雾生态系统,瞬间沸腾了!
那些温顺的滤食水母、忙碌的甲壳生物、潜伏的掠食者……无论大小,无论强弱,此刻都像是听到了无法抗拒的集结号,纷纷停下了原有的活动,转向光柱的方向。
它们的行为模式变得高度一致,不再互相攻击,只是拼命地、如同朝圣般向光柱涌去。
就连远处那头如山般的巨兽,也发出了低沉、仿佛穿越维度的嗡鸣,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调整方向,朝着光柱移动,每一下挪动都引得周围的雾海剧烈翻腾。
眼前这诡异而壮观的一幕,让杰顿暂时中止了斯非亚的扩张。
他收敛了斯非亚微粒,将其如同披风般收回体表。
所有的感知器官,都聚焦于那道穿透迷雾的苍白光柱。
什么玩意?
跟这片大雾的起源有关吗?
杰顿那庞大的身躯在迷雾中缓缓调整方向,锁定了光柱的根源。
那里散发出的能量层级和信息特性,与他之前解析的所有“次级产物”截然不同,更接近……他在那些惰性结晶中感受到的、那种混乱本质的某种“有序”表达?
是陷阱?
还是通往真相的入口?
亦或两者皆是?
没有犹豫,杰顿背后的能量翼膜微微震动,推动着他那如山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被“召唤”驱动的、疯狂涌向光柱的生物洪流之中。
杰顿观察了下局势,然后跟随着被诱惑的兽群,走向那片未知的、苍白光芒照耀下的核心地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杰顿幼体,进化从环太平洋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