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蒋瓛去抓人,是因为蒋瓛亲耳听李暄说了,知道都是哪些人在贪,是用什么手段贪的。
其次就是蒋瓛有眼色,懂尺度。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保证军饷能安稳的送至前线,保障前线,击退女真。
而不是掀起大案,真杀个昏天黑地,震动朝廷,让朝野不稳定了。
那对于前线也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朱元璋心里有数。
答案现在全都告诉蒋瓛了,如果蒋瓛要是干不好。
那朱元璋认为。
自己也不介意换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
等蒋瓛和刘文带着潜军下去抓人以后,皇极殿里就剩下了崇祯,还有朱元璋。
崇祯趁着这个空档,又侧面打听李暄的情况。
问朱元璋是不是和李暄闹别扭了。
之所以如此关心,其实就是崇祯不想放弃朱元璋这个行走的帝王外挂。
有朱元璋在,崇祯朝蒸蒸日上!
遥遥领先!
每次朝廷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朱元璋穿越回去洪武,过不了两个时辰,再穿越回来,就能从容解决!
谁愿意放弃这么好使的一个外挂呢?
反正崇祯不想放弃。
崇祯在心里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能穿越,是和一样会穿越的李暄绑定在一起的。
虽然崇祯不知道穿越的真相,以及李暄的底细。
但他就是认为,既然是两个同样都拥有穿越这样特殊本领的人,那肯定就缺一不可。
说不定李暄一旦没了,那朱元璋就不能穿越了。
崇祯跟在朱元璋屁股后头一直追问。
但看他又一直不说话,立刻猜到,朱元璋之所以一直回避提起李暄,那答案就只有一个。
就是想杀了他。
“皇祖,您说话啊,您该不是在心里想着,要杀了李暄吧?”
朱元璋左耳朵是李暄,右耳朵也是李暄,被吵的直咬后槽牙,当场怒了。
“左一个李暄!右一个李暄!什么都是李暄!”
“你认他当祖宗吧!”
崇祯吓的脖子一缩,下意识嘀咕:
“可是...他不姓朱啊。”
朱元璋脸上的怒容僵住,不敢置信自己听见的,缓了半晌立刻怒视崇祯:
“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你意思,他要是姓朱,你就肯认了!?”
崇祯瘪瘪嘴:“这倒也不是不行,只要于我有利,认个干祖宗又怎么了?”
“古有项羽认范增做亚父,刘禅认诸葛亮做相父,这些全部都是千古美谈,君臣楷模。”
“如果可以,我也能认李暄当干祖宗啊。”
崇祯还是很腹黑的。
他只是貌似柔弱,但骨子里依然是朱家的腹黑个性。
在他看来,认个干祖宗而已,又没掉块肉,就是嘴上吃点亏罢了。
但是!
换来的却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干,还忠心耿耿的臣子!
这买卖,多划算!
而且最重要的,君王越宠信一个臣子,那朝里的清流,往往就越会看不惯这个臣子。
无形中,被宠信的这个臣子,就成了君王牵制清流的棋子。
这更是于朝野有利。
而达成这样的目的,仅仅只是付出一声干祖宗而已。
亏吗?
一点都不亏!
简直赚麻了!
崇祯把心里的想法说给朱元璋听,最后问:“皇祖,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朱元璋意外了,没想到崇祯表面仁厚的外皮底下,竟然是这么腹黑,但又懂得取舍的一颗帝王心。
怒火立刻消弭。
“不错不错。”
朱元璋高兴,拍拍崇祯的肩膀夸赞:“做皇帝,就是要这样,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扔下龙颜,只要能达成目的就可以。”
“嗯,朕头一回觉得,你确实是我朱家的子孙。”
“我朱家的子孙,就是要这般!”
然而没等朱元璋高兴一阵。
崇祯立刻就打蛇随棍上,追着问道:“那皇祖,您既然都这么说了,是不是也认同我说的,不能杀李暄?”
“那李暄可是个人才!之前他化身李贤的时候,您也看到了,本事才能,目光筹谋,无一不是绝巅。”
“即便不是因为穿越这本领,就是为了他这个人,也不能杀!”
朱元璋摆摆手:“大人的事,小孩少插嘴!你不懂。”
崇祯嘴角往下一拉:“皇祖,我今岁虚岁都二十有九了,过完年,就是三十!怎么就成小孩了。”
朱元璋只是不语,背过身去,在心里想。
你们都以为朕杀他李暄,是坏事。
但只有李暄和朕自己两个人知道,这是君臣互相的成全。
李暄成全了朕,收东瀛,揽皇权,让洪武蒸蒸日上,万国来朝。
那朕即便再绝情!
又怎么可能一点好不念着呢?
你们不清楚,也不懂,朕能回报李暄的,就只能是杀了他。
杀了他,他能达成目的。
朕,也能平衡朝局,为允炆廓清道路,把朝廷这根棘杖上的刺全部抹掉。
杀了他。
于朕,于李暄,都是一件好事。
“你不懂啊。”
朱元璋深深叹了一声。
崇祯满脸不高兴。
谜语人该死啊。
...
同一时刻,顺天府内。
户部的一处小房子内,两个户部的书办正品着茶闲聊。
一个书办问:“今晚去哪吃?”
另一个书办想都没想,随口回道:“醉仙楼啊,我现在嗓子出毛病了,除了醉仙楼的酒,喝别的咳嗽。”
醉仙楼,级别相当于后世,沪上七星级万达瑞华酒店这级别。
哪怕是一壶普通的酒,在醉仙楼起步价也都得十两银子打底。
而这十两银子,够一个百姓一家三口,一年的花销。
时代变了,却又好像没变。
最开始问去哪吃的那个书办又品了一口茶,长吁短叹的感慨:“你说说,咱们这位置,别看小,但位高权重。”
“外省的你哪怕一个封疆,见了咱也得好声好气,不然咱笔一抖,他就得多跑几个衙门。”
另外一个书办满脸优越:
“谁说不是,最要紧,咱们位置低,天真塌了,也是那些大老爷们抗,谁能想到咱们几个小书办身上?”
“你看前几天,东林党的案子,牵扯的一水儿全红袍子的!”
说到这,这书办满满优越的叹了口气:“这人呐,贵在知足,官当多大是大啊。”
话音刚落。
‘嘭!’
小房子的门被猛的踹开,两个锦衣卫一亮牌子,大喝。
“北镇抚司的!”
“跟我们走一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