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建国跟家亲戚就开车出去寻找这个陈家,走时候跟我视频沟通,我交代了一些事情。视频里他眼窝深陷,胡子拉碴,但精神头比之前那种绝望的萎靡要好点,眼神里多了点探寻的意思。李娟没来,在家看着瑶瑶,孩子昨晚那么一折腾,早上起来有点低烧,蔫蔫的没去上学。路上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跟我说着,一边开车一边念叨:“城南…卖水的老陈家…这都什么年头的事了,城南现在都开发成新区了,高楼大厦的,上哪儿找去?” 我心里有个心通,我就给他说道:“既然老祖宗指明了,就肯定有线索。你家祖上,大概是清末民初那会儿的人吧?他说的城南,指的是那时候的城南。卖水,那会儿没有自来水,吃水靠井或者有人推车卖河水、泉水。你往老城区,那些没拆迁彻底的胡同、老街方向找,打听打听年纪大的老住户,看有没有人记得以前有个姓陈的,家里是卖水的。” 这些话我断定不是我说的,应该是我们家老仙说的,张建国点点头,跟他家亲戚就拐进了老城区,后面这些通过他的视角跟我描述,我就以我的视角改编写。
这边和新区简直是两个世界,低矮的平房,狭窄的胡同,墙皮斑驳脱落。停好车,开始在胡同里转悠,遇见在门口晒太阳下棋的老头老太太就上前打听。“老爷子,打听个事儿,您知道这片儿以前,有没有一户姓陈的人家,祖上是卖水的?” 大多数老人都是摇头,说搬来的晚,不清楚。也有几个有点印象的,但都说不真切。“好像…是有这么一家…”“卖水的?记不清了,那都是多早以前的事儿了…” 转悠了一上午,毫无收获。张建国有点泄气,他给我发信息道,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师傅,这大海捞针啊…” 我也有点挠头,我回他,我正琢磨着是不是换个思路,晚上再请仙家细查查。这时,旁边一个小卖部的老板,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听着我们问话,插了句嘴:“你们找卖水的老陈家?” 他们赶紧点头。大爷眯着眼想了想:“……我好像听我爹提起过一嘴。说他们家挺惨的,好像得罪了什么人,家里顶梁柱出了意外,没了,后来家里人就病的病,残的残,挺不容易的…他们家后代早些年好像就搬走了,具体搬哪儿去了,不知道。” 他指了指前面一个路口,“好像原来就住那一片,后来拆迁,都搬散了。” 虽然还是没找到具体地址,但至少确认了,确实有这么一户“卖水的老陈家”,而且境况凄惨,这和张老祖宗说的“害过他们”对上了。张建国掐灭了烟,站起来:“有眉目就行!
他把这些事汇报给我,师傅,我们再去那边打听打听!” 正说着,他手机响了,是李娟打来的。他给我说他接他老婆电话。我就挂断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个出马仙自述真实经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