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三时许,空无与孙蜜乘坐的黑色商务车,缓缓驶入原北都煤业矿区。
昔日斑驳的铁门,已被崭新的自动门取代,门楣上北都能化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透过车窗望去,整个矿区早已焕然一新:平整的柏油路两侧,整齐排列着太阳能路灯,远处几台巨型挖掘机,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却不见一个工人身影。
变化真大啊。孙蜜摇下车窗,扑面而来的是,混合着青草香的新鲜空气,与记忆中煤灰漫天的景象,截然不同。
她不禁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的场景——那时矿区设备陈旧,工人们满脸煤灰,在危险环境中劳作,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
空无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正在施工的,中央控制大楼。这座钢化玻璃幕墙建筑,将成为整个矿区的智慧大脑。
古村投资接手后,不仅斥资数亿元,对矿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更将原有的1200名矿工,妥善安置,其中300名技术骨干,经过培训转型为,设备维护工程师。
你看那边。空无指向矿区东侧,正在安装的,自动化输送系统,
这套设备,配合咱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生产效率能提升40%,更重要的是,彻底杜绝了,井下作业的风险。
孙蜜望去,只见数十名工程师,正在调试一组,银灰色的机械臂。
更远处,新建的封闭式煤仓,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产出的优质煤炭,将直接通过管道,输往三公里外的新光产业园,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煤基新材料。
产业园,那边进度如何?空无问道,随手接过,递来的安全帽。
一期工程,已经完成30%,孙蜜调出平板上的,施工进度图,按照计划,下个月底,就能开始试生产。,
空无满意,点点头,目光落在矿区中央,电子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生产数据和安全指标,这正是他倡导的透明化、智能化、绿色化理念的生动体现。
曾经被视为夕阳产业的,煤炭开采,在他的布局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突破,更形成了,从原料到高端化工产品,完整产业链。
夕阳西下,工地的LEd探照灯,陆续亮起,将整个矿区,照得如同白昼。
返程途中,孙蜜透过车窗,望着渐行渐远的灯火,忽然发现,空无的侧脸线条,在仪表盘微光中,显得格外柔和。
看来这次转型,赌对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
现在只能说,棋至中盘。空无稳稳,握着方向盘,北都重工的智能巡检系统,能把故障率降到0.3%,但这只是开始。
孙蜜会意地接话:我们要用全产业链协同,把成本压到,同行的六成,让他们的智能化优势,变成高成本负担。
不止于此。空无望着车窗外,掠过的员工社区,万家灯火中,隐约可见古村超市、文化中心的霓虹招牌,
每台机器,每年省下30万人工费,但也会少30万消费额。
而咱们的员工拿工资,住咱们的新房,逛咱们的商超,这才是真正的,产业生态闭环。
轮胎碾过减速带的闷响中,两人相视一笑,车灯划破渐浓的夜色,驶向北都剧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空无之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