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指尖在星图控制台的冷光上划过,第七星区的坐标正在以异常的频率闪烁。全息投影里,那条被称为“盘古之脊”的主星轨像一条受惊的巨蟒,中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原本呈直线排列的三十颗导航恒星,此刻有七颗已经脱离了既定轨道。
“队长,第七星区的曲率引擎响应延迟超过0.3秒,”通讯器里传来苏瑶的声音,带着仪器特有的电流杂音,“刚刚收到殖民星的紧急通讯,他们的引力锚点正在失效,地面建筑出现共振裂缝。”
林烨抬头看向舷窗外,深邃的宇宙背景里,原本恒定的星光正在不规则地跳动。他想起三天前在古籍馆找到的那本《星轨考异》,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盘古之脊”的传说——据说在宇宙诞生之初,这条星轨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时飞溅的骨殖化成,每一颗恒星都是他骨骼的碎片,亿万年来维持着第七星区的引力平衡。
“把古籍馆编号734的星图调出来,”林烨对着控制台下令,“就是那幅用陨铁粉末绘制的先秦星图。”
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一幅古朴的星图在林烨面前展开。与现代星图不同,这幅古老的星图上,“盘古之脊”的中段并非直线,而是呈现出一道柔和的S形曲线,七颗偏离轨道的恒星在图上被标注为“灵枢”,位置恰好在曲线的转折点上。
“这不可能,”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现代天文观测证明‘盘古之脊’一直是直线,难道我们的观测设备出了问题?”
林烨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星图角落的一行小字上:“岁在星纪,灵枢易位,轨随气转,道应先天。”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说的话:“有些星星看起来在动,其实是我们站的地方在转。”
这时,控制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红色的警示灯将舱室照得如同血色。全息投影上,代表“灵枢”的七颗恒星开始发出诡异的红光,它们的引力场数据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殖民星报告,引力异常已经导致海水倒灌,”苏瑶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们的防护罩最多还能支撑四十分钟。”
林烨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跳动,调出了七颗恒星的光谱分析图。现代仪器显示它们的元素构成是氢和氦,可古老星图的注释却说“灵枢者,金精所聚,性刚而善变”。金精,在古代天文里指的是高密度的重金属恒星,这与现代观测完全矛盾。
“启动深潜观测模式,”林烨下令,“让探测器穿透恒星表层,我要核心数据。”
探测器的信号穿过恒星的等离子体层,屏幕上的光谱曲线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在恒星核心处,果然检测到了钨、锇等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峰,浓度高达37%,远超现代恒星演化模型的预测。
“原来它们一直在‘伪装’,”林烨恍然大悟,“表层的氢氦大气层是它们的保护壳,真正的核心是重金属。当星轨能量失衡时,核心会释放引力波,迫使星轨回到原始的S形。”
他忽然想起《星轨考异》里的另一句话:“枢机之动,循环不止,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代星图之所以认为“盘古之脊”是直线,是因为过去五千年恰好处于恒星的“休眠期”,而现在,它们正在苏醒。
“苏瑶,计算S形轨道的引力参数,”林烨的声音异常平静,“让殖民星调整引力锚点,不要对抗,顺着星轨的自然曲线重新校准。”
“可是……”苏瑶犹豫了,“这会让殖民星的位置偏移三百公里,很多建筑会被抛到海里。”
“不调整的话,四十分钟后整个星区都会解体,”林烨看着舷窗外,红光中的恒星仿佛在向他眨眼,“还记得老馆长说的吗?古代航海者遇到风暴,会跟着洋流改道,而不是硬顶着风浪直行。”
殖民星的引力锚点开始调整,林烨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当第七个锚点完成校准的瞬间,七颗“灵枢”恒星的红光突然褪去,重新发出柔和的白光。扭曲的星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恢复成古老星图上的S形曲线。
“曲率引擎响应恢复正常,”苏瑶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殖民星报告,共振停止,裂缝开始闭合。”
林烨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舷窗外,“盘古之脊”的星光重新变得稳定,S形的星轨在宇宙中蜿蜒,像一条苏醒的巨龙。他忽然明白,所谓的星轨异常,不过是宇宙在提醒他们,有些古老的智慧,比现代仪器更懂得平衡的奥秘。
“把这次的观测数据存档,”林烨对着通讯器说,“编号就叫‘灵枢觉醒’。另外,通知古籍馆,他们那本《星轨考异》,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年代。”
通讯器里传来苏瑶轻快的笑声:“队长,你说古人是不是早就见过星轨变弯?他们怎么知道要画成S形的?”
林烨没有回答,只是抬头看向那片重新变得宁静的星空。或许,人类从来都不是在发现宇宙,只是在一点一点回忆起,我们曾经知道的事情。就像此刻,“盘古之脊”的星光落在他的脸上,带着亿万年的温度,仿佛一句跨越时空的低语:原来你还记得。
舱室里的警报声停了,只剩下控制台轻微的嗡鸣。林烨调出古老星图的扫描件,将它与现代星图重叠。S形的古老星轨与直线的现代星轨在全息投影里交织,像两条缠绕的蛇,最终在某个看不见的节点上重合。他忽然想起祖父书房里的那幅对联:“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这时,控制台收到一条来自地球的通讯,是古籍馆的老馆长。老人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小林,你还记得我给你看的那枚战国铜剑吗?剑身上的星图纹,现在看来,就是S形的‘盘古之脊’啊!”
林烨看着屏幕上闪烁的星轨,忽然笑了。原来那些被当作神话的传说,那些被视为迷信的记载,不过是先人用他们的方式,记录下的宇宙真相。而所谓的进步,或许就是在科技的迷雾中,重新找回与古老智慧对话的能力。
舷窗外,“灵枢”恒星的光芒变得温暖而恒定,它们在S形的星轨上缓缓转动,像一串被拨动的念珠,在宇宙的长河里,发出悠远而清晰的回响。林烨知道,从今天起,第七星区的星图要重画了,而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又将多了一块拼图——一块来自遥远过去的,带着温度的拼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炎夏纪元:星际新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