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还是按下了那个标注着“紧急重启”的红色按钮。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停止,主控室里的应急灯却在此刻集体亮起,将整个空间照得一片惨白。
“能量回路重启成功,”苏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电流杂音,“但第三象限的星轨定位系统还是没反应,刚才的脉冲冲击应该烧坏了传感器。”
林烨抬手抹了把脸,指缝间渗出的冷汗在低温环境下几乎要凝成冰。他看向舷窗外那片翻涌的暗物质云,三天前就是这团突如其来的星云风暴,把“惊蛰号”困在了这片连星图都未标注的星域。
“让机械臂把备用传感器送出去,”他对着麦克风沉声道,“坐标参照一小时前的惯性导航数据,偏差值控制在0.3个天文单位以内。”
“不行!”苏瑶的声音陡然拔高,“暗物质云的引力场正在扭曲空间,机械臂会被撕碎的!”
主控室里陷入短暂的死寂,只有仪表盘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流在无声地提醒着众人时间紧迫。林烨的目光落在控制台下方那个嵌在合金槽里的青铜罗盘上,这是出发前陈老硬塞给他的,说是什么祖传的星象仪,此刻指针却在疯狂旋转,边缘雕刻的二十八宿图案竟隐隐泛起微光。
“把外部摄像头切换到红外模式,”他忽然开口,“我要看看星云风暴的运动轨迹。”
屏幕上的画面瞬间切换,原本漆黑的宇宙背景中,无数红色的粒子流正在形成螺旋状的涡流。林烨盯着那道逐渐清晰的旋臂,忽然想起陈老说过的话——“天地自有经纬,星轨从不会真正迷失”。
“苏瑶,计算旋臂的切线速度,”他飞快地报出一串参数,“以北斗第七星为参照点,把坐标系转换成赤道坐标系。”
苏瑶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埋头操作。当新的星图在主屏幕上展开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粒子流,竟在暗物质云深处勾勒出一道完整的北斗七星轨迹,只是比星图上的标准位置偏移了17.3度。
“是岁差!”林烨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暗物质云的引力让局部时空产生了岁差效应,我们看到的是三百年前的星轨投影!”
他迅速调出备用传感器的参数手册,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把传感器的接收频率调到古星图的谐振波段,老陈说过这罗盘能和星轨共振,也许……”
话音未落,青铜罗盘突然发出嗡鸣,指针猛地停在天枢星的位置,盘面上的纹路如活过来般流转金光。与此同时,外部摄像头传来画面:机械臂携带的备用传感器周围,凭空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自动组成了一道稳定的信号通路。
“定位成功!”苏瑶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主控室的天花板,“星轨校准完成,我们能导航了!”
林烨伸手抚过发烫的罗盘,指尖触到那些古老的刻痕时,仿佛听见了跨越千年的回响。他想起出发前在古籍里看到的那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刻才真正明白,那些被称作“老古董”的智慧,从来都不是过时的尘埃。
暗物质云外,“惊蛰号”的引擎重新启动,淡蓝色的离子焰划破黑暗。主控室里的人们看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归途星轨,忽然都沉默了——原来所谓的科技,不过是在沿着先人的足迹,一步一步,更坚定地走向远方。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舷窗照在青铜罗盘上时,林烨仿佛看见无数先辈的目光从星空中投来,温柔而坚定。他知道,只要这星轨还在,人类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炎夏纪元:星际新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