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现场的空气仿佛都被一种深沉的敬意与动容包裹。围观的村民们攥紧了衣角,眼角泛起红潮,那些口耳相传的抗日故事,此刻在张守义老人身上有了鲜活的印证。考古队员们放下手中的工具,平日冷静的眼眸里满是湿热,他们丈量过历史的遗迹,却从未如此真切的触碰到英雄的温度。民警挺着的脊背微微紧绷,警帽下的目光庄重而滚烫,这月份穿越烽火的赤城,正是他们守护安宁的初心之源。
所有人的视线都汇聚在老人身上,那目光里没有丝毫距离,只有纯粹的敬佩与心疼——敬他当年挺身而出的勇毅,疼他岁月风霜刻下的沧桑。孙东蹲下身,指尖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轻轻擦拭着老人沟壑纵横的脸颊,那深深浅浅的纹路里,藏着枪林弹雨的记忆,藏着保家卫国的赤诚,也藏着半生默默无闻的坚守。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却异常坚定:‘’爷爷,天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张守义心里像被一股温暖的暖流填满,百感交集,翻涌不息。大半辈子孑然一身,尝尽了孤独的滋味,他从未奢望过,垂垂老矣之时,竟能得这样一个贴心贴肺的好孙子。积压在心底的孤寂与沧桑,仿佛在这一刻被温暖化解,浑浊的眼眸里骤然亮起了久违的光,那光里有欣慰,有暖意,更有沉甸甸的归属感。
他喉儿头动了动,嘴唇微微颤抖着,借着孙东的搀扶,颤巍巍的直起身来。枯瘦的手掌紧紧攥住孙东的手,那力道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珍惜,仿握住了这世上最珍贵的依靠。‘’乖孙……‘’他声音沙哑,却满是真切的暖意,一字一顿的说道:‘’走,咱爷俩,回家。‘’
一旁的乡亲们静静伫立着,目光追随着爷孙俩相携的身影,眼神里满是欣慰与动容。有人悄悄抹了抹眼角,望着他们一步步远去,身影渐渐融入村口的暮色里,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心里满是对这对爷孙的祝福。
孙德才老两口和儿媳李影早已吃完了晚饭,赵玉兰看一眼桌上已经凉了的饭菜,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天都黑透了,东子这孩子咋还没回来?‘’
孙德才端着保温杯抿了口茶,眉头拧成疙瘩,没好气地撇撇嘴:‘’还能去哪?准是陪他那个爷爷吃饭去了。‘’
李影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有些担忧,但又不好说什么。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门被推开,孙东风风火火的进了门,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爸,妈,我跟张爷爷商量好了,过几天请村里的乡亲们吃个饭,正式认亲。‘’
孙德才一听,刚消下的火,又冒了起来,猛地站起身,‘’你这小兔崽子,还来劲了。‘’
孙东见状,深吸一口气,诚恳道:“爸,张爷爷是抗日英雄,为国家和咱村子都做了那么多,我认他当爷爷是应该的。请乡亲们吃饭,也是让大家都知道英雄就在咱们身边。”
孙德才气得吹胡子瞪眼:“你懂什么!你认他当爷爷,那他不成了我爹?”孙东看着父亲,耐心解释:“爸,这不是辈分的事儿,张爷爷值得我们敬重。他为国家奉献了青春,我们只是尽点心意。”
孙德才还是不依不饶:“那我这不平白无故多了个爹吗?”赵玉兰拉了拉孙德才的衣角,轻声说:“老头子,东子说得在理,张老爷子是英雄,咱不能寒了英雄的心。”
赵玉兰看孙德才还低头语,又接着劝道:“你想想,东子认了张老爷子当爷爷,以后咱家也跟着沾光啊,村里谁不得高看咱们一眼。再说了,张老爷子一个人孤苦伶仃大半辈子,现在有东子孝顺他,也是他的福气。咱们要是不同意,传出去让人咋说咱们?”
孙德才皱着眉头,还是有些犹豫。李影也在一旁帮腔:“爸,妈说得对,东子这是做好事,咱们应该支持他。张爷爷是英雄,咱们认下这门亲,也是给咱们家增光。”
婆媳俩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劝着孙德才时,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赵玉兰放下手中的抹布,快步走向门口,门一推开,看清来人的模样,眼角眉梢都堆起了满满的惊喜,‘’秀梅,快屋里坐,快坐!‘’
王秀梅穿着一身粘着灰的工装,肩上背着个帆布包,脸上带着盈盈笑意,目光清亮。‘’德才婶,打扰了。‘’她笑着应声,抬脚跨进门槛。
里屋的孙德才听见声音,也赶紧从椅子上站起身,方才心里那点因为儿子认爷爷的纠结的闷气,早被这突如其来的访客和脸上的笑意彻底取代:‘’秀梅来了?快坐快坐,一路过来累不累?‘’
李影也手脚麻利的转身往厨房去,一边走一边笑着说:‘’秀梅姐,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沏壶新炒的明前茶,刚摘的嫩芽,香着呢!‘’
王秀梅坐在沙发上,开口说道:‘’德才叔,我今天来想跟你商量商量。‘’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青黛色的清风山轮廓,语气认真起来, ‘’把清风山开发成野生动物园,我琢磨着,没有野生动物,好像太单调了些,游客来了逛一圈就走,留不住人。我想,在青风山的山脚下开个茶楼,青砖黛瓦,临着山脚的溪流,让游客爬完山、看完动物,能坐下来歇歇脚。
她喝了口李影刚沏好的茶,茶香袅袅中,眼神更亮了:‘’茶楼里不光品茶,我还想加个说书的环节,让游客一边捧着香茗,一边听着有意思的故事,慢慢了解咱们青风山这藏在山水里的深厚历史底蕴,你说多好?‘’
这话一出,孙德才一家人都愣住了,随即眼里露出了好奇。
王秀梅笑着解释了缘由:原来,她也一直在现场听张守义大爷讲当年亲身经历的抗日往事——枪林弹雨中的潜伏、村民们偷偷支援八路军的惊险、还有青风山作为抗日根据地那些的峥嵘岁月,听得人热血沸腾。
目送着孙东小心翼翼搀扶着张大爷慢慢往家走,她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感慨:这不就是现成的‘’活历史‘’吗?张大爷这些浸着血与火的抗日故事、先辈们的垦荒往事,哪一件不知的说道?这些故事,可比单纯的山水风光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更能让人记住清风山。
这么一想,开茶楼的念头就像生了根,再也按捺不住。而她第一个想到的说书人,就是孙德才——德才叔平日里总爱琢磨些古今往事,讲起来绘声绘色,说今比古更是头头是道,那股子精气神儿,可比戏台上的先生还抓人。
‘’德才叔,我觉得你讲今比古的本事,那可是实打实的两把刷子!‘’王秀梅看向孙德才,眼神里满是恳切,‘’所以我想请你当茶楼的说书人,把青风山的故事、张大爷的抗日经历,还有那些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传说,都讲给游客听。您看这个想法,可行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旮旯村旮旯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