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藏啊!”
“你滴,立功了滴干活!”
帝京城,镇国公主府。
徐子宁在府上的暖阁里,真·亲切友好的召见了大岛市藏。
确实很亲切,因为就是这小子带来的好主意让他被老婆夸了。
“小人惶恐!”
“不敢居功!”
大岛市藏跪伏在地,心里的狂喜就像火山喷发似的压不住。
哟西!看来自己很快就可以成为光荣的大明人哩!
“呵呵,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待到功成之时。”
“大岛家那边我另有赏赐。”
徐子宁笑了笑,依然和蔼。
眼前这个老实本分的瀛洲夷虏,似乎在他眼里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顺眼。
毕竟是瀛洲人嘛,在他眼里从来都是有坏滤镜的,做得再好都不够。
但耐不住这次真是立了大功,坏滤镜都不太管用了。
一段时间以前,大魔王在恢复后首次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两人共同提出了大岛家的所谓诱饵计划。
不出意外的引发了争论,但争论的核心却并不是能不能行,而是要怎么执行。
武勋和文官,在是否要提前引爆瀛洲的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共识。
因为瀛洲的乱象丛生,已经让大明金字塔上的塔尖都无法再忽视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瀛洲镇守府和宣慰司就汇报了一千多起所谓的“逆案”。
全都不大不小吧,也没有造成多少实际上的损失。
但以小见大的话,瀛洲这片土地上可谓是各路豪杰都来共襄盛举啊!
上千次爆出林登万,积少成多导致如今整个瀛洲城人口流失近六成,其中甚至有半数都是被明军刹掉的。
但依然挡不住愈演愈烈的混乱。
镇守府方面甚至秘报说,连筑“景观”的效果都在削弱。
刚筑了“景观”的地方,才过了几天就会冒出一批人跳出来扯旗当了林登万。
它们居然都不怕了!
这让明军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这种基本都是赤手空拳的,只需派出点辅助军甚至土着警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将之扑灭、刹光。
但奈不住它们不停的刷啊!
某p社游戏点国策虚空刷兵?总之就是魔幻得让人难以置信。
虽说一直刹倒是没什么问题,总归都是能刹个干净的。反正镇守府不在乎,抱怨也是因为累罢了。
但宣慰司表示,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瀛洲未来几年的贡、赋、税三样,恐怕是全都要泡汤了。
到时候,瀛洲估计就真要混成某锤宇宙的克里格似的了。
整个地头就一样特产:士兵。
连作战风格都挺像的,除开瀛洲土着在冲锋时喜欢吱哇乱叫这点不谈的话。
虽说大明不缺这一口饭吃,那么多年下来瀛洲那点产能都只能算个添头。
但问就是添头也不能丢!
那么大片地,光出兵有啥用?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啊!
所以,日常拖延症、选择困难症都同时发作的大明皇室内阁,居然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虽然确实也有吵架争论,但终究还是在单次会议中解决了问题。
议案被通过,交由北司协同瀛洲镇守府和宣慰司共同执行,大岛家负责辅助。
行动代号:桃夭。
“你毕竟是大岛家的人,而且还是家主的亲弟弟。”
“所以我派你回去接洽。”
“没问题吧?”
笑过之后,徐子宁就摆正了姿态。
凝视着依然跪伏在地,完全不敢抬头的大岛市藏。
“在下定当结草衔环。”
“以报您的知遇之恩!”
人都这么说了。
徐子宁自然是满意的点点头。
“去吧!”
“要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完事便不再搭理他。
有些话说太多会显得掉价。
大岛市藏也是知道这点的,所以缓缓起身低头倒退着离开了暖阁。
这厮也算是练出来了,跟后头长眼睛似的愣是没磕着碰着。
待他的身影消失,徐子宁便霍然起身窜到隔壁的房间。
“嘘!”
朱心沂卧在榻上,一手抱着闺女,一手捧着奏本看。
闺女已经睡着了,小脸缩在妈妈的怀里简直萌到徐子宁差点“战吼起手”。
“啊啊啊啊啊啊!宝宝你是个香香软软的草莓小蛋糕!”
嗯,真·差点。
这要是真喊出来了,吵醒了闺女,那他得被挂房梁上等风干。
“真睡着啦?”
徐子宁小心翼翼的凑过来,那声音压低到他自己都听不清。
可大魔王的听力不是盖的,听得很清楚并微微点头表示回答。
三个小不点,全被人霸占了。
小闺女在青穗那边,糯儿整天围着妹妹团团转,不懂在乐什么。
儿子则是在大嫂那边,实际上则是大哥想要盯着老徐家的“百年富贵”。
据说天天抱着侄儿到祠堂去,给祖宗们看看咱老徐家的麒麟儿。
搞得徐大宝都快成爹不疼、娘不爱的野孩子了都!
最后,这大闺女其实是徐子宁去王太妃那边偷偷抱回来的。
也真是奇了怪了,都是自己亲生的居然还要偷偷抱回来?
敢情自己亲生的也不归自己咯?
朱心沂把闺女放回婴儿床,轻轻盖上小被子,跟负责看护的竹青悄声道:“等她睡醒了再送回母妃那边。”
随后便领着徐子宁回到暖阁去。
“你觉得瀛洲以后当如何?”
在榻上相对而坐,朱心沂侍弄着茶具的同时随口一问。
徐子宁顺手帮她洗着茶杯,思索片刻才慢慢道:“多半会好过不少吧。”
“毕竟乱世之后必有大治。”
“此次行动之后,瀛洲土着的数量估计会减少很多很多。”
“空余出来的大量土地,完全足够剩余的人口过上好日子了。”
洗好了茶杯,他末了补充一句。
“当然,前提是某些家伙不要去那边搞什么圈·地的套路。”
这话说的明显有怨气,毕竟在鲁地碰瓷的事还没过多久呢。
而提起圈·地嘛,要知道鲁地那边拥地最多的可不是大明的黔首们,而是几千年没挪过窝的老K家噢!
朱心沂开始沏茶,安慰道:“囤钱囤地囤粮,这是几千年的习惯了。”
“没人改得了。”
“我们坐在庙堂上,也不过是想尽办法多加限制罢了。”
她也很无奈,明知道瀛洲乱起来会让某些人趁虚而入,但也没法阻止。
军方要撒气、要军功。
文官要业绩、要土地。
而只要瀛洲之乱拉开帷幕,这些东西都会有的。
这也正是他们能达成共识的关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