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逸骑着三轮车穿越到70年代末,这一次他的目标很明确——收购一批老家具。这个年代的人们正忙着追求新式家具,许多老物件都被当作破烂处理,正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一天下来,韩云逸收获颇丰,三轮车上堆满了各式老家具和古董小件。返回现代后,他将这些东西仔细整理分类,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销售计划。
就在韩云逸忙碌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一个穿着联防队制服的年轻人,正是之前一直追求刘若欣的张伟。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脸色很不好看。
“韩云逸,有人举报你店里有赃物,跟我们走一趟!”张伟冷笑着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韩云逸眉头一皱:“你说什么?我店里的东西都是正规渠道来的,凭什么说是赃物?”
“少废话,前几天这条街上丢了不少东西,有人看见你骑着三轮车鬼鬼祟祟的。”张伟说着就要往店里闯。
韩云逸拦住他:“没有证据你们不能随便搜查!”
正僵持间,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店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正是附近家具厂的厂长李建国的小舅子王强。王强在这片区域颇有威望,也负责协调街道治安。
“怎么回事?”王强沉声问道。
张伟赶紧上前汇报情况,但话还没说完,王强就摆手打断:“你说这几天街上丢东西?我怎么不知道?”
“这个……”张伟支支吾吾。
王强冷哼一声,转身对手下说:“去把那几个常在这条街上活动的小偷都给我抓过来!”
不到半小时,几个小偷就被带了过来。这些人在这片区域作案多次,早就被盯上了。
“说,这几天你们偷了什么?”王强厉声问道。
几个小偷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结结巴巴地说:“我们…我们确实偷了些东西,但都卖给收破烂的了,跟这家店没关系啊!”
“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这家店的老板偷东西?”
“没有!我们天天在这条街上转悠,从没见过他偷东西。”小偷们异口同声。
张伟脸色煞白,他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
王强转身看向张伟,脸色阴沉:“张伟,你这是公报私仇吧?”
“我…我只是判断错误……”张伟勉强挤出一句话,态度极不诚恳。
“判断错误?”王强冷笑,“你这种人不配待在联防队!从今天起,你被开除了!”
张伟脸色变得铁青,狠狠瞪了韩云逸一眼,眼中满是怨恨,转身灰溜溜地离开了。
韩云逸知道,自己这是又结下了一个仇家。
……
与此同时,城北的家具厂里,气氛有些沉闷。
厂长李建国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手上的订单报表,眉头紧锁。虽然前段时间接到了一批订单,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工厂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许多单位都在压缩开支,商用家具的订单越来越少。
韩云逸再次来到厂长办公室,这次他带来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
“厂长,我们必须转型了。”韩云逸开门见山地说,“继续做商用家具,厂子迟早要倒闭。”
“转型?”李建国抬起头,“怎么转?”
“改做家用家具,比如沙发、折叠桌椅这些。”韩云逸认真地说,“现在老百姓手里有钱了,都想把家里布置得舒服些。”
李建国摇摇头:“我们是做商用家具的,哪懂什么家用家具?”
“厂长,您跟我出去走走。”韩云逸说道。
两人来到街上,韩云逸带着李建国走访了几家小型的沙发作坊。这些作坊大多是南方人开的,工艺虽然简单,但销量相当不错。
“您看,这些小作坊设备简陋,技术也不如咱们厂,但人家生意红火。”韩云逸指着一家正在装货的作坊说,“咱们有设备、有技术、有工人,为什么不能做?”
李建国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心中开始动摇。
回到厂里,李建国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提出了转型的想法。
结果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胡闹!我们是正规国营厂,怎么能去做那些小作坊的活?”
“就是,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商用家具才是我们的老本行,不能丢!”
副厂长刘德华更是直接站起来反对:“厂长,这是胡搞!咱们工人都是做商用家具的老手,让他们改做沙发?这不是瞎折腾吗?”
眼看所有人都在反对,韩云逸站了起来。
“各位领导,我有个提议。”韩云逸环视四周,“给我一个车间,一切由我来做主。如果一个月内无法实现盈利,我主动辞职,并赔偿一切损失。”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李建国看着韩云逸,沉思片刻后说:“好,我答应你。但丑话说在前头,一个月后要是不行,你就得兑现承诺。”
“一言为定!”韩云逸坚定地说。
会议结束后,副厂长刘德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把韩云逸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人员名单。
“韩云逸,这是分配给你车间的工人名单。”刘德华假惺惺地说,“厂里人手紧张,只能给你这些人了。”
韩云逸接过名单一看,脸色微微一变。
名单上的人五花八门:有常年不上班泡病号的老油条,有年纪大干不动活的老工人,有刚入厂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还有几个出了名的二流子。
这分明就是把厂里最难管的人都塞给了他。
“怎么样,有问题吗?”刘德华似笑非笑地问。
韩云逸深吸一口气,将名单收好:“没问题,这些人我都要了。”
走出办公室,韩云逸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他不会退缩。
第二天,韩云逸早早来到分配给他的车间。这是厂里最偏僻的一个车间,设备陈旧,环境简陋。
八点整,上班时间到了。
韩云逸站在车间门口,等待工人们到来。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车间里依然空荡荡的。
八点半,终于有几个人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哟,这不是韩工吗?听说您要带我们发财啊?”一个留着长发的年轻人吊儿郎当地说道,正是厂里有名的二流子王大龙。
“发什么财,我看是要倒霉。”另一个老工人嘟囔着,“好好的商用家具不做,非要搞什么沙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