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首页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柯南】在柯学世界科学摇号登高者寡斗罗位面融合,我提前穿越了潜入杀手组织后顺手捡了个夫君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绝色弃女:邪帝强追妻修正治理惩治APP金融信贷违规我的探墓笔记:1949穿越:王爷,快登基,我赶着回家七零军嫂凶凶哒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全文阅读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txt下载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25章 墨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古时候,中原有个小村庄唤作槐树屯,十年九旱,庄稼年年歉收。村民们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口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据说已经活了三百多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老槐树上住着一只通体乌黑的老乌鸦,村民们叫它“墨爷”。这墨爷可不一般,它比寻常乌鸦大上一圈,眼睛炯炯有神,透着股超乎寻常的机灵劲。墨爷有个怪癖——特别喜欢收集闪亮的小物件,什么铜钱、碎瓷片、彩色石子、亮晶晶的纽扣,只要是能反光的,它都爱不释“爪”。

起初,村民们发现墨爷常往各家屋檐下藏东西,只当是鸟儿的习性,没太在意。后来有细心人察觉出蹊跷:昨天李家媳妇帮王婆婆挑了水,今早李家屋檐下就多了一枚铜钱;前天张屠户缺斤短两卖了肉,第二天他家屋檐下的亮石子就少了一颗。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明白了——墨爷这是在给家家户户“记账”呢!

一、 李老四还债

这年春天,村民李老四的老母亲病重,急需钱买药。李老四家徒四壁,实在拿不出半个铜板,只好硬着头皮向邻居赵四借了五百文钱。

赵四是个光棍汉,靠打铁为生,攒下些积蓄。他二话不说就把钱借给了李老四,连借条都没要,只说:“乡里乡亲的,有难处互相帮衬,应该的。”

李老四感激涕零,拍着胸脯保证:“秋收卖了粮,一定还钱!”

谁知夏天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李老四望着空荡荡的粮仓,愁得整夜睡不着。赵四却从未上门催债,反而时常拎着点粮食来看望李老四的病母。

一天清晨,李老四的妻子出门打水,突然惊呼起来:“当家的,快来看呀!”

李老四忙跑出去,只见自家屋檐下整整齐齐排着五枚铜钱,在朝阳下闪闪发光——这是墨爷留下的。

李老四的脸顿时烧得慌。他明白这是墨爷在提醒他:赵四的善举,连乌鸦都记着呢!

“咱再难也不能辜负了好心人。”李老四对妻子说。

第二天,李老四就进城找活干去了。他什么活都接,扛包、挖渠、甚至给人掏粪坑。三个月后,他揣着辛苦挣来的五百文钱,还给了赵四。

赵四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天傍晚,村民们看见墨爷绕着两家房屋飞了三圈,两家屋檐下都多了一颗罕见的七彩石子。

二、 张屠户改过

张屠户是村里有名的精明人,可惜精明过了头。他卖肉时总爱耍小聪明,要么短斤少两,要么以次充好。村民们嘴上不说,心里都明镜似的。

自从墨爷开始“记账”,张屠户屋檐下的小物件越来越少了。起初他还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儿子小宝哭着跑回家。

“爹,二狗他们说咱家是亏心人家,不和我玩了!”小宝抹着眼泪,“他们说墨爷都把咱家做的坏事记下来了!”

张屠户气冲冲地跑到屋檐下一看,果然,原本有七八颗亮石子的地方,现在只剩孤零零一颗了。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第二天卖肉时,张屠户破天荒地给王寡妇多割了二两肉。王寡妇惊讶地看着他,张屠户扭捏地说:“您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算我的一点心意。”

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张屠户发现诚实经营不但没让他吃亏,生意反而更好了。村民们都说:“连墨爷都认可张屠户了,咱们还担心什么?”

一个月后,张屠户屋檐下居然又多了一枚铜钱。他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这墨爷,比算盘还精哩!”

三、 饥荒考验

这年秋天,槐树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从春到秋滴雨未落。庄稼全都枯死在田里,连村口的老槐树都掉了一半叶子。

村民们开始挖草根、剥树皮充饥。后来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不少人打算外出逃荒。

就在这节骨眼上,村里最穷的王老二居然在山上发现了一小片野山药。这要是搁平时,肯定自家偷偷挖了填肚子。可王老二想起生病时邻居们送粮送药的情谊,毫不犹豫地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互相搀扶着上山挖山药,每家分得一小筐,勉强又能撑几天。

第二天一大早,王老二家的屋檐下整整齐齐排着十枚铜钱——这是墨爷迄今为止最大方的“奖赏”!

更神奇的是,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乌鸦,衔来各种野果、坚果,放在各家门口。领头的正是墨爷。

“连乌鸦都知道报恩,咱们更不能丢份儿!”村里最年长的周老汉说,“谁家有粮的,都拿出来匀匀,挺过这阵子再说。”

于是赵四拿出珍藏的小米,张屠户把最后一块腊肉贡献出来,李老四把进城打工挣来的最后一点粮食也拿了出来。大家搭起大锅灶,每天熬粥分食,共渡难关。

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村里没有一个人饿死,也没有一户外出逃荒。周边村庄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槐树屯的人知道,这是墨爷带来的好风气救了大家。

四、 墨爷的秘密

寒冬来临前,终于下了一场透雨。虽然错过了播种季节,但山上的野菜野果多了起来,村民们的日子渐渐好转。

一天,村里孩子们在老槐树下玩耍,突然发现树洞里有个旧布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铜钱和闪亮的小物件,还有一张发黄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老夫乃前朝落第书生,隐居于此。见村民困苦,特留此薄产相助。又驯养乌鸦一只,通晓人性,可辨善恶。望村民以乌鸦记账为鉴,多行善事,共建淳朴乡风。”

落款是“槐树老人”,日期是三十年前。

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墨爷的“记账”背后,藏着这样一段故事!

周老汉颤巍巍地说:“我想起来了,三十年前是有位老书生在咱们村住过,后来不知去向了。原来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

大家商议后决定,用树洞里的钱买种子和农具,来年好好耕种。而那个树洞,则成了村里共同的“善款箱”——谁家有多余的钱粮,就放一点进去;谁家有难处,就去取一点救急。

墨爷依然每天飞来飞去,在各家屋檐下存放或取走小物件。不同的是,现在村民们更加珍惜这份特别的“记账”了。

五、 善有善报

第二年风调雨顺,槐树屯迎来了多年未见的大丰收。更神奇的是,老槐树原本枯掉的一半枝干,竟然又发出了新芽,比以往更加茂盛。

丰收后,村民们自发凑钱在老槐树下立了块石碑,刻上“善行记”三个大字,下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做的好事——李家帮赵家修房,赵家助钱家看病,钱家替孙家照看孩子...桩桩件件,都是墨爷“记”下来的。

槐树屯的风气越来越好,名声传遍了四里八乡。就连县太爷都听说了,特地来考察后,减免了槐树屯一年的赋税。

后来,邻村的人遇到纠纷,常会说:“咱们去找墨爷评评理!”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足见这只神奇乌鸦已经成了公正的象征。

墨爷活了很多年,据说比普通乌鸦的寿命长得多。它死后,村民们把它葬在老槐树下。奇怪的是,从此以后,总会有乌鸦飞来槐树屯,继续着墨爷的“记账”工作。

槐树屯的村民始终保持着互帮互助的传统,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每个人都活得问心无愧。因为他们知道,举头三尺有乌鸦,它们正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呢。

直到今天,槐树屯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屋檐底下亮晶晶,墨爷记账最分明。善事多做石子在,亏心做事一场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茅山鬼道狂兵枭龙都市修仙:千年后的我归来无敌了阴阳轮回:阎王,别撩窈妃传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极品修真强少星火事物所大夏王侯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赛尔号之星河战役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大秦:新世纪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择天记神帝劫诡异分解指南
经典收藏美人祭栖田记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蒋星的星际征程:危机暗涌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渡劫雷后,我变成龙了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要当僧侣的病娇竹马,转头要娶我文昭皇后传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团宠奶娃被读心后,全家反派人设都崩塌了方舟里的后勤官莫爷养的小公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不要去寻找你诡异复苏:我以武道镇地狱无限流:救世主他撂挑子不干了家外虚从渡
最近更新听懂食材讲话,我打造5A级景区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八零:渣爹不仁?福宝换爹成团宠农女她官拜一品分手后,和前男友他弟假戏真做了心动!隔壁舞室里有一束月光一觉醒来,我和禁欲佛爷生了个崽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紫袍钗快穿:大佬她又在虐渣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搬空家产,改嫁禁欲大佬去随军她的苗疆,噬梦之神救命,她捡的家人都超凶!穿进西游后,我成了三界团宠韩医生的盛夏光年农门恶女分家后,种田嫁哭包暴富手术刀在手,王爷跟我走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txt下载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