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的信使来得比预想中快。
他进门时带着海风的味道,手里拎着一个湿布包着的小竹筒。我接过竹筒,打开封口,里面是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字迹是李商人写的,墨色有些晕开,但能看清。
“货已到青石岛码头,市集试吃首日成交十九单。”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把纸条递给顾柏舟。他正站在我身后,没说话,只是伸手接过去读。
我没有立刻回应什么,转身走到桌边,翻开系统界面。特殊任务系统的进度条跳了一下——98%。能量值增加了六十点,刚到账。
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天下午,我让外销组把第二批备货清单重新核对一遍。灵泉水稻加量二十袋,七彩玫瑰蜜饯翻倍,抗旱蔬菜干维持原数。包装改用蜂蜡涂层竹筒,这是昨天就定下的事,今天必须落实。
“油纸双层裹紧,竹筒口朝下晾干后再封蜡。”我站在作坊门口交代,“谁经手的批次,名字刻在筒底。”
姑娘们应了一声,各自去忙。我看着她们动作利落,心里踏实了些。
傍晚前,李商人又传回一封信。这次是手绘的一张小图,画的是他在集市摆摊的样子,旁边围了几个穿短打衣裳的人,有老人也有孩子。图下面写着:“米香引人驻足,蜜饯受妇孺喜爱,有人问能否月月供货。”
我拿着那张图看了很久。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库房。新做的蜂蜡竹筒已经码好三排,每一排都贴了标签。我顺手拿起一个,沉甸甸的,晃了晃没听见响动,说明内部密封良好。
中午时分,船行的人来了,说是顺风船明天启航,可以带货。我点头,让他们登记舱位,照旧三家轮换,不偏一家。
那人走后,我回到书房,拿出账册。海外储备金这一栏,支出三百二十两,收入四百一十五两。我拿笔算了一遍,净盈八十三两。不算多,但足够支撑下一批货的包装升级和运输费用。
更重要的是,系统反馈的能量值在稳步回升。仅这两天,就累计入账三百七十点。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三次成功交付,就能解锁新的稀有种子。
我合上账本,抬头看见顾柏舟站在门口。
“你真打算一直做下去?”他问。
“不是一直做,是现在才刚开始。”我说,“青石岛那边已经有回头客了,不能断。”
他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家里这些田,够我们吃饱穿暖。你折腾这些,万一哪天赔进去呢?”
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不是钱的事,是他怕我太累,怕我为了外面的事,把家里的安稳丢了。
“这不是赔本买卖。”我把结算单推过去,“你看,每一笔都记着。出了问题,有预案;赚了钱,能量值也在涨。系统不会骗人。”
他低头看账目,一页一页翻。我看不出他表情,但他没再说话。
过了会儿,他抬起头,“那你打算下一步怎么走?”
“先稳住青石岛。”我说,“等这批货送出去,看看复购情况。要是稳定,我就让李商人在那边找两个代售点,不用我们自己守摊。”
他点点头,“要是人家不答应呢?”
“那就多给点好处。”我说,“每卖出一百罐蜜饯,返一罐给代售的铺子,当作谢礼。他们卖得多,拿得多,自然会上心。”
他又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只要你心里有数就行。”
我没再多解释。他知道我做事从来不会只看眼前。
三天后,第二批货顺利装船。
临行前,我在每批货里加了一张新的说明卡。这次不是简单的食用方法,而是用系统生成的种植记录——从播种到收获,一共十七天,全程清水灌溉,无任何添加。还附了一张小图,画的是我们的田地,阳光照下来,稻穗低垂。
我希望他们能看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背后的努力。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会打开系统查看消息。起初没什么动静,直到第五天,一条新提示弹出来:
【跨域传播模块反馈】
内容被转发23次,新增关注者17人,收到咨询私信5条。
其中一条写着:“你们的灵泉水稻生长周期为何如此之短?是否使用秘法催熟?”
我让外销组回复:“自然种植,无秘法,具体技术不便透露,但可保证安全可食。”
发完回复,我又补充了一句:“若感兴趣,可提供小样试种,只需归还部分收成作为回馈。”
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提出试种合作。以前只想着卖货,现在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复制的。
十天后,李商人亲自回来了。
他进院时背着个小包袱,脸上有晒痕,但眼神亮。我迎出去,还没开口,他就笑了。
“成了。”他说,“不止卖完了,还有人提前订下一批货。”
我让他坐下,倒了碗茶。
“说详细点。”
“灵泉水稻最受欢迎,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他说,“有个大夫尝过之后说,这米软而不腻,适合病后调养。他已经跟两个药铺说了,准备搭配药材一起卖。”
我听着,没打断。
“七彩玫瑰蜜饯更出乎意料。”他继续说,“岛上女人喜欢它的颜色,说涂在唇上能提气色。有人拿来当嫁妆礼盒的赠品,一盒配一小罐,现在都成风俗了。”
我忍不住笑了。
“还有件事。”他压低声音,“有两个本地小贩,愿意做我们的长期代售。条件也简单,每月供一次货,他们负责摆摊和宣传,卖多少算多少,我们抽两成利。”
我思索片刻,“可以。签三个月试用期,每月考核销量。达标就续,不达标就换人。”
他点头记下。
“最后一点。”他说,“有人问,能不能直接买种子回去种。”
我愣了一下。
这个问题我没想过。但现在听来,不是坏事。
“告诉他们,种子不卖。”我说,“但如果愿意合作种植,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收成按比例分成。”
他眼睛一亮,“你是想在那边建合作田?”
“先试试。”我说,“规模不用大,一亩就行。种出来的东西,优先供应他们的市场。”
他站起来,“这事我马上去办。”
我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背影走远。
回到屋里,我打开计划表,在青石岛那一栏画了个圈,写下四个字:**首战告捷**。
然后翻到下一页,提笔写下一个新标题:**试点扩增方案**。
窗外天色渐暗,灶房传来炒菜的声音。顾承安在院子里追着鸡跑,顾雅柔坐在门槛上剥豆子,看见我探头,冲我笑了笑。
我冲她点头,低头继续写。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第二批货已经在海上,第三批的原料正在收割。
青石岛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它开始有了回音。
我写下第一条计划:
“联系李商人,选定合作试种农户,提供第一批试种种子,签订分成协议。”
写完,我停顿了一下,在旁边加了一行小字:
“允许对方拍摄种植过程,用于宣传。”
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不是把东西卖出去就算赢,而是让人相信,这片土地能带来改变。
桌上的油灯有点暗,我起身拨了下灯芯。
火光跳了一下,照亮了墙上的地图。
那个小小的岛屿,被我用红笔圈了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