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头目俯身趴在坑边,用绳索绑着铅锤比划测量一番,发现携带的折叠梯叠加起来也根本够不着底,当即拍板:
“装吊篮!”
手下人齐声响应,手脚麻利地在缆绳上加装简易吊篮,打算乘吊篮下到坑底,再用钢索固定弹体残骸。
考虑到洞穴极深,极有可能空气稀薄、氧气不足,为防人员窒息,工匠们又临时从运输车上卸下一台大功率电扇,接好线路后对准坑口持续鼓风,新鲜空气顺着气流源源不断灌入坑底。
整套装配流程行云流水、干脆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看得一旁专攻技术、动手能力稍逊的研究员们连连赞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直呼“专业”。
一切准备就绪后,一百名建工局工匠依次登上简易吊篮,每人腰间系着安全绳,手里攥着坚韧的捆绳与金属卡扣,顺着紧绷的缆绳缓缓下到坑底——
只待将深埋的弹体捆绑牢固,便按约定拉动缆绳发出信号,让地面众人合力吊出。
坑边的研究员与护卫队则屏息静候,目光紧紧盯着晃动的缆绳,满心盼着下方传来预设的拉绳信号。
可半个时辰慢悠悠过去,坑底毫无动静,缆绳始终纹丝不动,连半点回应都没有。
众人脸上的期待渐渐转为凝重与疑惑,心头也不由得揪紧:
难道坑底空气真的稀薄到极致,工匠们不慎遭遇了窒息危险?
不少护卫已经握紧了腰间的长铳与长刀,眼神焦灼地望着坑口,随时准备下去救援。
殊不知坑底的工匠们压根没受伤,反倒被眼前的景象惊得魂不守舍,连约定的信号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火箭弹头以一个倾斜的角度深深嵌在坑底岩石中,而它周边竟意外空出一片丈余见方的开阔空间,空间里整整齐齐堆放着无数规则的长方体——
皆是一尺长、半尺宽、高两寸的块状物,码放得比城墙砖还要规整,层层叠叠看不到头。
待头顶射灯的强光扫过,工匠们瞬间瞠目结舌,呼吸都停滞了片刻:
这些哪里是什么普通石块,竟是实打实、沉甸甸的金砖!
四面皆是由这种金砖堆叠而成的“墙壁”,每面墙约一丈高、两丈长,金灿灿的光芒顺着射灯反射回来,晃得人睁不开眼,几乎要亮瞎人眼。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谁也说不清这满坑的黄金到底有多少,只觉得胸口的心跳快得要蹦出来,连手指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工匠们僵在原地,手里的捆绳垂到脚边都忘了放下,一个个瞪大眼睛直勾勾盯着黄金墙,完全没了平日里爬高架桥的利落劲儿。
前段时间他们还在念叨,远征军和蓄塘队在兴庆州挖着了前朝宝藏,当时韩总领还站在轨线工地上叹气:
“咱们建工局四处铺轨线、架桥炸山,踏遍了大明的山川河谷,怎么就没这般好运气?”
谁曾想,这次不过是来沙井荒漠帮着发射火箭弹、打捞弹体,竟误打误撞撞上了这泼天富贵!
只要把这满坑金砖送入西苑内库,弟兄们的功勋积分定然能往上猛涨一大截,说不定父母得荫,光宗耀祖的念想就近在眼前了。
可这惊喜来得太突然,金灿灿的光芒晃得人头晕目眩,反倒让这群平日里能扛千斤钢梁、抡得动开山锤的工匠们乱了方寸。
众人站在原地你推我搡,有的说先捆弹体不耽误正事,有的说先清点黄金免得遗漏,吵吵嚷嚷竟一时没了主意。
别说最终结算能平均拿到三百分,哪怕只多赚一百积分,也够弟兄们在功勋榜上往前挪一大步,离配葬功勋台、名字刻入史册的荣耀又近了一层。
这般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在头上,简直是逆天的运气,不少工匠偷偷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咧嘴也忍不住笑——
这哪是做梦,是实打实的富贵临门!
朱有建设立功勋台之初,满心以为一万个墓穴便绰绰有余,足够表彰卫国功臣;
后来念及快应队规模日渐壮大,将士们战功赫赫,便将名额增至五万;
等统计完皇宫太监、宫女的应得功勋份额,又觉得十万个墓穴足够覆盖各方;
再后来研究院的发明家、各工坊的能工巧匠们立功越来越多,他索性在设计图纸上又添了五万,凑齐十五万个名额,本以为这般周全考量已是万无一失,再也不会不够用。
谁知堪舆师们前往泰安实地勘测后,竟发现当地适合建功勋台的区域,远比图纸上规划的广阔得多。
一群人私下里嘀咕:
“连伺候皇室的太监都能配葬圣陵,咱们这些勘定风水、选址立基的堪舆师,凭什么不能有这份荣耀?”
心思一动,竟瞒着圣皇私自修改了功勋台的设计图纸,只想着日后禀明缘由,陛下念及他们的功劳,定会点头认可。
华夏人族便是如此,为了光宗耀祖的念想,骨子里藏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韧劲,哪怕是皇帝亲绘的设计图,只要关乎家族荣耀,也敢毫不犹豫地动手改动。
新改后的图纸彻底颠覆了原本的简约设计:
原八层功勋台仅设十六个核心墓穴,堪舆师们却在这十六个位置上,规划出十六座气势恢宏的八面八层高塔。
每座塔的每一面、每一层都精心预留了四人的安葬位置,碑文镌刻、雕塑嵌设的位置也一一规划妥当——
一面八层可葬三十二人,一座塔便是二百五十六人,十六座塔合计能容纳四千零九十六人。
原本仅十六人的八层功勋台,名额直接翻了二百五十六倍,整个功勋台的占地规模也扩大了近百倍(因七层及以下的台塔逐层递减层数,才未达到二百五十六倍的扩容幅度)。
虽是擅自改动圣皇亲绘图纸,但这群堪舆师深谙风水之道,早已翻遍典籍、备好大把考据作为依据——
从“八方聚气”的风水格局,到“塔陵崇功”的古制渊源,桩桩件件都能支撑此番更改的合理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