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同温暖的春风迅速吹遍了四九城每一个寒冷的角落。军队展现出的惊人效率和严明纪律,确保了这批粮食能够最快速地惠及最需要的人群。
在城南最大的一个流民聚集点,临时搭建的粥棚旁排起了长龙,但这一次,队伍里不再是死气沉沉。
人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容器,眼中闪烁着期盼的光芒。大铁锅里翻滚的不再是能照见人影的稀粥,而是稠厚的玉米碴粥,甚至还能看到零星油花和切碎的风干肉末。
“每人一碗稠粥,两个杂面馒头!领到号的家庭,还可以按人口领取定量的面粉和一块肉!有特殊困难的,登记后额外配发棉被!”一名戴着红袖章的街道干部拿着铁皮喇叭,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地喊着。
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捧着热腾腾的粥碗,双手不住地颤抖,滚烫的粥溅出来也浑然不觉,她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那久违的粮食饱足感和隐约的肉香让她瞬间泪如雨下,对着维持秩序的战士就要下跪,被战士赶忙扶住:“大娘,使不得!这是党和国家给咱们的,要谢就谢党和国家!”
在旁边领取肉块的队伍里,一个老汉领到了巴掌大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他用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仿佛在确认这不是梦境,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早已准备好的干荷叶包了一层又一层,紧紧揣进怀里,嘴里不住地念叨:“娃有救了……娃他娘有救了……感谢政府啊……”
类似的场景在各个救济点同步上演。宰杀好的猪羊被迅速分割,虽然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不多,但那实实在在的肉块,对于长期不见荤腥的人们来说,无异于仙丹灵药。甚至那些活鱼,也被战士们现场宰杀,优先分给了队伍里的老人和孩子。厚厚的棉被棉服发放到那些衣不蔽体的流民和孤寡老人手中,让他们在这个严冬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的保障。
消息是藏不住的。
“军队发粮了!还有肉!”
“是真的!白面馒头管够!”
“国家动用了老底子来救咱们了!”
各种激动人心的消息口耳相传,迅速驱散了弥漫已久的恐慌和绝望情绪。
社会的戾气被这股强大的正能量中和,治安状况肉眼可见地好转,连带着街面上人们的脸色似乎都红润了些许。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议室。
林默主持召开了关于近期敌特动向的研判会。
各大队长汇报了监控情况,总体来看,在军队大规模救济开始后,社会面趋于稳定,之前一些试图煽动不满情绪的言论也明显减少。
“林总,”一位负责外线侦查的大队长汇报,“我们监控的几个可疑目标,最近活动明显减少,似乎……似乎也消停了不少。”
另一位负责技术侦查的队长补充道:“监听方面,一些之前比较活跃的非法电台信号,这两天也安静了很多。”
林默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敌人试图利用饥荒制造混乱,如今生存危机得到极大缓解,他们的煽动自然就失去了土壤。但这绝不意味着敌人会放弃。
“不要掉以轻心。”林默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敌人的破坏活动可能会暂时转入低潮,但这正是他们潜伏更深、谋划更阴险手段的时候。尤其是广州那条线,部里专案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骨干:“各大队,继续加强对重点目标和区域的监控,不能有丝毫松懈。技术队,加大对异常信号的捕捉和分析力度,特别是可能与广州方向联系的频率。审讯组,对‘雕鸮’和‘鹞子’的审讯不能停,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是!”众人齐声应道。
散会后,林默回到办公室,秘书跟了进来,低声道:“林总,钱局长让您过去一趟。”
林默心中微动,立刻起身前往局长办公室。
钱局长的脸色比前几天轻松了不少,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示意林默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林默,城北那边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林默面色平静地点点头:“听说了,军队动用了战略储备,正在全城大规模救济,效果很好,社会面稳定了很多。”
“是啊,”钱局长感叹道,“真是及时雨啊!这下可帮了我们公安系统大忙了,至少基层维稳的压力减轻了一大半。”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不过,上面成立了调查组,正在秘密调查这批物资的真正来源。战略储备的说法,是对外的口径。”
林默心中了然,面上不动声色:“确实蹊跷,如此大量的物资,运输、存放都是问题,怎么会毫无征兆地出现在那里。”
钱局长意味深长地看了林默一眼:“这件事水很深,调查组由总部直接负责,我们市局配合就行。你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专案上。部里刚传来消息,广州那边有进展了。”
林默精神一振:“什么进展?”
“那个表哥,又出现了。”钱局长沉声道,“这次他不仅接触了耿秀兰,还去码头接触了一个从香港过来的商人。虽然接触时间很短,但被我们的人拍到了清晰照片。总部判断,这个表哥很可能是负责与境外联系和接收指令、资金的关键人物!他的活动,可能意味着敌人要有新的动作!”
“新的动作?”林默眉头微蹙,“在国内形势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钱局长严肃道,“敌人很可能狗急跳墙,或者改变策略。部里要求我们,在京畿要地,务必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像电厂、水厂、铁路枢纽这些关键设施,要进一步加强安保力量,与内卫部队做好协同。”
“明白!我立刻部署下去!”林默立刻领命。他意识到,虽然物资危机暂时缓解,但与敌特的斗争进入了更加关键和复杂的阶段。敌人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忙得脚不沾地。他一方面要统筹全市刑侦力量,加强对敌特嫌疑目标的监控和关键设施的保卫;另一方面,也要配合部里专案组,分析广州传来的情报,试图找出“表哥”及其背后网络的行动规律和最终目标。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利用系统的能力。虽然大规模投放已经完成,但他依然会在深夜,以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式,向一些他通过走访和情报了解的、特别困难但又未被救济完全覆盖的家庭或小型聚集点,投放一些粮食、肉干或者药品。这些行动更加隐秘,如同细密的春雨,弥补着官方救济可能存在的盲区。
这天晚上,他再次悄然出行,向南城一个以拾荒为生的孤寡老人聚集的破落大杂院,投放了几袋粮食和一些治疗风寒的普通药片。返回途中,他刻意绕道经过了白天一个大型救济点附近。
虽然已是深夜,但那附近似乎还残留着白日的喧嚣与感激。他看到一些低矮的窝棚里,透出了久违的、微弱的灯火,隐约还能听到孩子满足的咂嘴声和大人们压低声音的、带着笑意的交谈。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所冒的风险,都是值得的。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让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和谐的动静。
那是一种刻意放轻的、带着某种规律的脚步声,并非巡逻队,也绝非普通居民。
林默瞬间警觉,如同猎豹般隐入墙角的阴影之中,屏住了呼吸。他锐利的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是救济点旁边一条堆满杂物的小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