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明不紧不慢地又抿了一口酒,夹了一口菜,许大茂屁股跟安了弹簧似的微微抬起,赶紧双手捧着酒瓶给他满上,动作那叫一个娴熟、殷勤。
“这个嘛。。。。”熊光明一脸为难,拖长了调子。
“难办啊。我们团有规定,原则上只吸收2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你这岁数~~啧,稍微超了那么一点点标啊。”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一点点”的手势。
许大茂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一亮:“不是,哥,您想啊!那现在团里那些同志,过两年岁数到了25的怎么办?总不能到点就给人轰走吧?那不成年龄歧视了?还是说~~就接着在里面,嗯~~耗着?”他觉得自己发现了规则的巨大漏洞,语气带着点小得意。
熊光明心里暗笑,小子,反应挺快啊,早就防着你这手呢!
他呵呵一笑,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手指轻轻点着桌面:“呵呵,考虑得很周到嘛!不过组织上早有安排。岁数到了,或者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志,将来可以转为团里的工作人员、特邀辅导员,或者授予荣誉团员称号!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引导年轻同志,为他们服务,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保证咱们队伍的纯洁性和进步性。说白了,就是从被锻炼升级到锻炼人。”
许大茂听得一愣一愣的,这升级路径听起来~~好像更牛气了?
看他一脸向往,熊光明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慢条斯理地抛出了真正的诱饵:“不过嘛。。。。”他拉了个长音,看着许大茂瞬间支棱起来的耳朵。
“团里现在确实缺一个搞宣传的笔杆子,外加一个能鼓捣照相机的。有些活动啊,学习成果啊,得写写报道,拍拍照,留个影,也好向上级汇报,向全厂展示咱们青年的风采。”
许大茂一听,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这可是他的老本行啊!他立刻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哥!亲哥!这事儿您找我啊!我在宣传科干的就是这个!写报道,那是咱的老本行,文思如泉涌!拍照更没问题,虽然比不上专业的,但给您几位领导、给咱们青年团的活动留个影,那绝对是手拿把掐,保证拍得精神抖擞,积极向上!”
熊光明要的就是他这句话,故意沉吟了片刻,显得很是经过了一番慎重考虑,才勉为其难地点点头:“嗯~~你这么一说,倒也不是不行。这样吧,你先不算正式团员,作为我们青年团的特邀宣传干事,算外围成员,专门负责宣传报道和摄影工作。干得好,以后转成荣誉团员或者工作人员,那都不是事儿!”
“哎呦!谢谢哥!谢谢厂长栽培!您放心,我许大茂一定好好干,绝不给您,不给咱们青年团丢脸!那这个外围成员,有没有~~”眼馋的指了指熊光明的红袖标。
这玩意儿忘了摘了,熊光明顺手摘下来叠好塞进兜里,徐大茂眼神就随着他手动。
“当然有!外围成员也是我们青年团的人!”
许大茂喜出望外,赶紧又给熊光明斟满酒,自己也端起杯,“哥,我敬您!以后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行了行了,好好干就成,争取早日成为荣誉团员,带领年轻的同志们共同进步!”熊光明跟他碰了下杯,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许大茂属于那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类型,你要找他办点事费劲着呢,就得让这小子自己往里蹦,最好还得是求着你那就更好了。
有句话熊光明还真没瞎说,团里的确少这么一个能写的,那些个年轻人写的东西太上头,也经不起推敲,笔力太稚嫩。许大茂通过几年锻炼,要是正八经的玩活还是拿得出手的。
许大茂则沉浸在打入“进步团体”内部的喜悦中,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拿着相机、指点江山的威风模样了。这波,他觉得自己血赚!至于到底谁赚了嘛~~那还得往后看。
6月份,研究所新厂房建好了,特意成立了精密机加工中心,新的铸造车间和锻造车间,吴院士甚至联系到了国外没回来的同学,专门成立了新的实验室。
电子电气专家朱达先, 熟悉模拟电路、半导体技术、电机原理。专门负责设计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启动电机以及整车线束,构建车辆的“神经系统”。在福特有自己的研究团队。
车辆总设计师,虞华。这是吴院士亦师亦友的关系,63岁,凯特林大学(前身是通用汽车学院)的教授,刚退休。曾是肯沃斯(造擎天柱的那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这老头可牛逼大了,全面的车辆机械设计知识,尤其是卡车方面,出色的系统集成能力。精通发动机、底盘、传动等各子系统。负责整车布置、技术协调,是技术上的总负责人,顺带着组建了个变速箱团队。
这老头其实是香港人,留学英国,在德国也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去的美国。吴院士只有他香港祖宅的联系方式,试着写了一封信过去,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虞老刚回香港祭祖就收到信了。
五万多字书一样厚的信件虞老认真仔细的看了三遍,被吴院士拳拳爱国之心所打动。
为了把朱博士还有虞老接回来,熊光明不惜动用自己特殊身份,国家派人才给接回来的。
这老爷子一来那可牛逼了,人脉太广,是美国汽车制造领域华人圈里的大拿。爱国人士还是不少的,老头十几封信过去,又召唤来八个不是工程师就是研究员的小牛,假以时日也能成长为大牛。
冶金部也组织材料科学家与冶金专家大力配合,远程配合以达到研究所的要求。一机部也没闲着,给研究所送来了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钳工等所有制造工艺的大牛。
这一下多了一百来人,还好熊光明早有准备,又在研究所东面专门盖了栋宿舍楼,现在研究所常驻人口200人左右,算上打下手的配合人员得500多人,比如彪哥就属于打下手的小弟,这里面只要不够8级的,那都是打杂的。
有两位大佬的加入,那进度是嗖嗖往前跑,研究所扩建竣工之日,就是老陈辞去厂长之时,没人逼他,自己主动辞职。并表示以后自己就要为社会主义科研事业奋斗终身,厂长你自己干去吧,轧钢厂的舞台还是太小,小熊你是个人才,但你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然后鄙视的看着熊光明,咱以后就是被共和国浓墨重彩的人物,你个小垃圾,当你的破厂长去吧,哼!
老陈这次带领团队运用材料力学,首次在国内尝试了有限元分析的雏形,将车架模型划分为无数个小单元,手工计算其在各种极限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稿纸堆积如山,计算尺磨得发亮,就为了最终绘制出中国第一幅等应力线车架设计图,找到了材料分布的最优解,实现该厚的地方厚,该薄的地方薄。
好同志啊!以前是弟弟不懂事,咱们事上见,你就看弟弟怎么做的吧!
熊光明咬着牙接下了厂长的职务,所望之处尽入掌中!
老杨?最多3年就得腾地方,风起是一部分原因,给他份功劳早点挪地方才是真的。
手握青年团,就问还有谁!等明年大力扩招,熊光明目标2000人。
一点都不多,新的农用车生产线就1500人,发动机生产900人。熊光明把这些人又细分了一下,每人就掌握2、3个步骤的工作,就是练!最多3个月,厂里车辆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现在限制的就是柴油、钢材、橡胶,否则熊光明扩产能铺几个省的货,太知道这玩意儿的实用性了。
上任照例先烧一把火高兴高兴再说!
找老杨去,一份建立轧钢厂幼儿园的报告递了上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