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招收标准上,这标准是熊光明和厂工会、妇联的同志琢磨了好几天定下的。嗓门大的开始念上了。
“大家都别吵吵了,我给大家念啊!红星轧钢厂职工子女托儿所工作人员招收标准。一,保育阿姨30名。50岁以下,政治可靠:拥护新社会,成分清白,历史清楚;身心健康:无传染病,经厂医务室体检合格。力气不能太小,毕竟要抱得动娃。性情要求:性情温和,有耐心,喜欢孩子,不能是个爆竹脾气,一点就炸。生活经验:已婚已育者优先,最好自家有成功养大或正在养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经验。懂得孩子饥饱冷暖,会处理孩子哭闹、打架等突发状况。基本技能:会唱歌、讲故事的优先!必须具备初步识别孩子常见病症如发烧、拉肚子的能力。”
“好了都听明白了吧,下面是幼儿老师的标准啊,成分什么的我就不念了。硬性指标:初中及以上学历,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思想进步:积极要求进步,无不良记录。共青团员或先进分子优先。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读、写、算能力,能教授孩子们认写简单汉字,会唱革命歌曲,越多越好!组织能力:能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就是能带着孩子玩啊!品德要求:言行举止文明,能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不准说脏话,不准当着孩子面吵架。”
“这个~厨房工作人员的标准在各个食堂门口贴着呢,到时候有各位大师傅和妇联的同志进行考核。司机就简单了,家世清白,身体健康,性格温和,手脚勤快,嗯,还得有劲啊!最好是初中毕业,越高越好啊!”
这标准一出来,人群先是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讨论。
“我的妈呀,这要求正经可不低啊!还得会唱歌讲故事?”
“那可不,人家这是正经办事员,能是个人就要嘛?你看老师还要初中毕业呢!”
“我家俩小子都是我媳妇一手带大的,皮实着呢!处理孩子打架?可在行了!院里孩子都归我媳妇管!”一位膀大腰圆的师傅信心满满。
“我媳妇唱歌可好听了,还会拉风琴!”一个年轻小伙眼睛发亮,这不就是给自家媳妇量身打造的岗吗,心里跟小猫舔一样痒痒。
有的同志挤上前使劲再看一遍,还有掏出纸笔抄写的。
熊光明骑着三蹦子还没到厂门呢,就被大家围住了。
“厂长,这个路线是最终路线吗?”
“只有直系亲属才能进厂托儿所?熊厂长,退休的职工孩子能不能来?”
“厂长,我媳妇从小学医,我老丈人家祖传的儿科,就是~就是没户口,现在在老家呢,能来当阿姨吗?”
熊光明笑呵呵耐心的听着大家的建议,往下压了压手,众人逐渐安静。
“同志们~!对于大家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像这位同志说的,爱人是家传的中医儿科,我觉得就很好嘛~~给你爱人发电报,路费厂里给你报销!只要水平够了,我亲自去给你跑关系!厂里的标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众人掌声雷动!
刚回到院里,就被阎埠贵拦住了。
“光明,我听说你们厂要办托儿所,还缺不缺做饭的厨子啊?你三大妈这手艺你是知道的,你看~~”
这阎老西,一天天净想美事。
熊光明揽着他肩膀往家走:“阎老师,三大妈手艺那是这个!但我们这就面向厂职工家属,要是真招不到人,到时候一定安排三大妈!”
阎埠贵还想再说什么,熊光明也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就回屋了。
许大茂他妈听到消息,那是心动无比,在一边嘀咕:“大茂,你说妈去报个阿姨行不行?带你们兄妹俩的经验我可是足足的!正好我还没到50。”
许大茂一边嗑瓜子一边撇嘴:“妈您歇歇吧,就您那嗓门,别再把厂里孩子吓着。再说了,您去了,谁给我做饭?”
“嘿你个没良心的!”许母气得直戳他脑门。
“妈~我这是心疼您,真以为一帮孩子好管呀,累病了可怎么办!您就在家盯着这俩小的多好!”
“不给蕙蕙送过去?”有托儿所了多好,一群孩子还能一起玩。
“啧,谁知道厂里这托儿所怎么样啊,几个阿姨看一群孩子,保不齐就有照顾不到的时候,这磕了碰了的您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您就辛苦辛苦在家看着点吧,眼瞅着上学也就省心了。”
徐大茂可舍不得闺女上什么托儿所,不够捣乱的呢,再好能有家里好?疼孩子这块许大茂做的倒是挑不出毛病,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好!
傻柱回家倒是挺激动,给孩子送过去挺好,媳妇就能轻省点。本来熊光明让他给媳妇找关系在街道被服厂找个活干,以后找机会转个正式工,这小子犹豫再三还是没干。
贾东旭回家一说,贾张氏不乐意了。
“花那冤枉钱呢,2块钱!在家吃哪用的了2块钱!俩孩子还得搭10斤粮票!”
秦淮茹搂着俩孩子,眼巴巴的看着贾东旭,那意思不言而喻:反正我不管,孩子必须送托儿所!
贾东旭有点脑袋疼,他妈又不是看不过来,要不她在家闲着又得整出点幺蛾子的事来。干嘛非得送过去,真是的。
一看他这样,秦淮茹就知道他合计什么呢。
慢悠悠的说:“都说这事是光明牵头的,要不你问问光明,他家七七送不送,要是送的话~~”瞥了一眼婆婆。
贾张氏一听,有道理啊!要是光明送的话,那应该还行!
熊光明把自己的三蹦子往院门口一听,背着手,迈着四方步回到了四合院,那神情,不像刚下班,倒像是刚视察完什么重要工程归来。果不其然,一进院门,就被纳凉、做饭的邻居们给围住了。
“光明回来啦!快给大伙儿说说,厂里那托儿所,到底咋样啊?
“是啊是啊,光听说招人标准严,孩子进去真能好?”
“招人标准严那是对托儿所阿姨、老师!光明,只要是厂里家属都能过去考试吧!”
熊光明笑眯眯地站定,清了清嗓子,摆出了一副权威发布的架势:“各位街坊邻居,托儿所这事儿啊,是厂里为了彻底解决咱们职工,尤其是女同志的后顾之忧,下大力气办的!那是高标准、严要求,目标是打造成咱们市厂里的标杆!”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话锋故意一转:“所以啊,这招人自然不能含糊。那标准都是硬杠杠,政治面貌、身体情况、文化水平、带娃经验,那都得过硬!为啥?因为咱们照顾、教育的是咱红星厂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能随随便便吗?”
原里这帮有想法的都老实了,这听起来就不容易。
“各位老街坊,邻居们!咱们厂办这个托儿所,那可绝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把孩子圈起来!那是要当成一项事业来办的!”他声音洪亮,带着十足的煽动力。
“首先,这环境,那是专门盖的向阳2层小楼,桌子椅子都得是松木的,孩子摔了碰了不疼!玩具?那不能是破木头疙瘩,得有积木、皮球、布娃娃,还得有小人书,全是新采购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