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年的一天,东北大学内气氛紧张而压抑。靖尧匆匆找到正在组织书画展的王至诚,她的眼神中透着焦急与期待。
“至诚,我想跟你要一幅字画。” 靖尧开门见山地说。
王至诚抬起头,看着靖尧,心中有些疑惑:“靖尧,你要字画做什么?”
靖尧咬了咬牙,说:“是为了搭救被国府右翼派关押的同志,我们需要用这幅字画去疏通关系。”
王至诚听后,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他激动地说:“靖尧您听我解释。年初,‘左联’五位作家,国府上海警备司令部以‘共产分子’、‘宣传赤化’等罪名逮捕。左联盟主鲁迅搭救无果,中共创办的《红旗日报》《海光报》及时刊发了消息。当鲁迅看到他们于 2 月 7 日被国字号反动派秘密枪杀,挥笔作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其实,当天除五位‘左联’作家,还有何孟雄等 20 位革命烈士。鲁迅在文坛的地位如此之高,几乎中共的、进步的报刊他都可以呼风唤雨,可他救得了他们吗?”
靖尧沉默了片刻,试图打断王至诚的话:“至诚,这次情况不一样……”
但王至诚继续说道:“4 月 5 日,再看国字号山东省政府将邓恩铭、刘谦初 22 名中共山东领导杀害于济南槐荫刑场。为什么?国字号容不下共字号!当初搭救杨开慧的时候,章士钊、谭延闿等都出面了,连张汉卿都亲自去求蒋司令。最后怎么样?二次四枪让一个伟大的女性倒在血泊之中。还说,上面的电话来迟了!现在红区方面出面,想靠字画救出自己的同志,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靖尧耐心地解释:“这样吧。我告诉你。我们急需要这样做,是为了国共化干戈为玉帛,相信我们取得的日本情报,共同对付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王至诚闻言,不禁问道:“日本要打东北,消息可靠吗?”
靖尧坚定地说:“真的!”
接着,靖尧开始讲述:早在 1930 年,国字号各派系军阀为争权夺势爆发混战,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待价而沽、伺机而动,蒋司令 “很不放心”,便责令国字号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负责人徐可均对东北军展开秘密调查,派谁去了,徐可均想来想去就派遣自己信任的钱壮飞和胡底前往。殊不知钱壮飞和胡底都是中央特科情报员。中共中央得知二人的请示,立即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同意钱壮飞和胡底的要求,以国字号党务调查科打探东北军情况的名义,实则对日军侵华阴谋展开全面调查。同时派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陈赓与他俩一同前往东北。
“在沈阳日本暗探密布,日本已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警察、宪兵和特务系统,特别在火车站一带,毗邻日本人居住区,戒备更加森严,日本人对外来人口跟踪和盘查得很仔细。‘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时陈赓一行,在沈阳地下党的协助掩护下,以国字号特务机关证件为掩护,开展对东北地区日本军部的调查,不仅获取大量有关东北、华北的重要机密情报,而且掌握了东北地区日军的动态 —— 日本人要动手。” 靖尧说道。
王至诚听后,皱起了眉头:“日军侵华阴谋不是一天两天了,没想到会这么快!”
靖尧继续说:“今年夏天,中共地下党在沈阳南满铁路车站周边发现日本人扩建的仓库,还搭建了很多临时军用帐篷,挖掘了大量掩体。还发现他们用木板代替铁丝网遮掩的训练场所,只要细心就能听到里面有日军进行大规模操练的动静。我也听当地的百姓提起过,只认为他们是普通的日常训练。为了进一步核实日军动态,今年 8 月初,共方派遣人员前往吉林四平等地开展侦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在铁路和给水塔旁,也发现逐日不断激增的日军哨兵。从日军内部获取的情报也是日本正在谋划大的军事行动。中共地下党立即向上级报告:‘日本人要动手!’希望国字号也得到这个情报,做出抗日政策。”
“由陈赓、钱壮飞、胡底获取的这一重要情报提前一个月预警了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当时获知情况的中共中央及时做好了相关政策和战斗准备。并通过各种渠道,将该情况告知时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士毅,再转告蒋司令。与此同时,‘三民主义大侠团’、‘十人团’重要成员王天木也赴东北搜集日军情报,将情报函告胡宗南与戴笠,强调事变将至。” 靖尧顿了顿,无奈地说,“然而遗憾的是,蒋司令忙于‘围剿’红军和内部军阀混战,并没有接受中共情报和胡宗南、戴笠转来王天木在东北搜集的情报,眼睁睁地坐视不管,加上后来的对日妥协,让日本阴谋得逞。”
王至诚听后,沉思了良久,说:“日本人要打东北,你告诉张校长;要书画给共方,也要找张校长。”
“这么说,你真的不同意?” 靖尧望着沉默的王至诚,见他迟迟不给回答,说:“我去找张校长。”
“他不在!” 王至诚坐下,他不是怕张学良,而是他好久没见张校长了。
“我找宁校长。” 靖尧将门嘭地一关,气冲冲地去了,她去打电话寻求万分之一的希望。
中午的阳光暖暖的,温润的水汽调剂了干焦的空气,令人舒适、惬意。午饭后的东北大学渐渐恢复了平静,来参加书画邀请展的观众大都离去,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散步在大街小巷,畅谈着本次活动的收获。
王至诚总算松了一口气,走出办公室自由地在校园里转转,猛一抬头,才知到了汉卿文学院。环顾四周,更有山清水秀,流水潺潺,叮咚悦耳。再往里看,小套间处摆放着放有茶具的方桌。宁恩承不在,是文学院院长章士钊教授正和几个人喝茶。
“章教授!您看活动已经结束了。还有事情吗?” 王至诚上前请示。
章教授说:“东北大学这次书画展搞得非常好。” 然后问:“对于展览作品打算怎样处理?”
王至诚说:“按照展览约稿章程,凡要原稿的,都尽快通过各种邮递办法返给作者;对于约定不要原稿的,我们打算留在东北大学,特别珍贵的,我们送博物馆寄存。对了,‘东三省博物馆’改称‘奉天故宫博物馆’。博物馆是东北大学师生常去实习、实践的基地。”
“这个,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但一些关系还需要处理。” 章教授说。
“那是东北大学领导们的事情。” 王至诚说着要走。
“站住!” 章教授把王至诚喊住了,然后说:“目前,国共双方都派来代表要收藏这批书画。张校长都没有答应。今天的展览他没有到场,没有开幕词也就是这个意思。”
王至诚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这字画的事情看来愈发复杂了,而靖尧那边还等着自己的答复,他不禁感到一阵头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文化英雄联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