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父会盟
前520年,东周英主周景王崩,其嫡次子王子猛与庶子王子朝争位。
王子猛即位是为周悼王,于当年即位后被杀,周室又立其弟王子匄为周王,是为周敬王。
王子朝不甘人下,继续向周室发起进攻,双方在狭窄的王畿腹地展开激烈的对攻拉锯,经过一年的激战,敬王渐不能敌,急忙向诸侯求援。
时晋国执政韩起洞悉周王室混乱不堪,决定再次扛起“尊王”大旗,插手宗周事宜。
韩起坐镇晋国,派遣荀跞主持勤王,荀跞奔波几年,依然动乱。
韩起向晋顷公提议应该加大对处事力度,另派在家服丧期已满的赵鞅协助荀跞:宗周事务一直就是赵家人来主持的,曾经的赵武、赵成。
如今赵鞅,这正是一脉相承,且为荀跞之副,工作时摩擦较小。晋顷公应允。
前517年夏,在韩起保举下,赵鞅第一次出国,在士弥牟的陪同下,与宋乐大心、鲁叔孙昭子、卫北宫喜、郑子大叔,以及曹、邾、滕、薛、小邾共十国代表在晋国的黄父召开平定周室混乱紧急会议。
赵鞅照会各国代表,要求与会各国都要立即提供粮草支援敬王,拨调军队保护周王。
这是在现有史料中所找到的赵鞅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虽然是第一次亮相,赵鞅在主盟国际会议期间,说一不二,作风干练,手腕强硬,而且敢作敢当,已然初显一副大政治家之风范。
赵鞅在会议中与诸侯代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诸侯既然已经裁决出王子朝为叛军,那么晋国作为霸主就应该为周王室出兵,剿灭反动分子。
这个与赵鞅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赵鞅力主由诸侯出兵,替周王室解决战斗,一劳永逸,省得夜长梦多。
事实证明,由赵鞅主持的黄父之会非常成功,使平乱过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在黄父之会的第二年,即前516年,王子朝之党基本被肃清出王畿之地。
在韩起、魏舒多方照顾下,赵鞅在政坛崭露头角。
士鞅诱惑
前514年,老寿星韩起寿终,魏舒继之为执政。
失去了韩起这样一位的重量级盟友的协助,魏舒基本无法控制秩序。
尽管已高居执政之位,他却也只能妥协,艰难维护着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老奸巨猾的士鞅不可能善罢甘休,他又开始酝酿新的阴谋。
因为曾经中行氏与智氏的反目,导致范氏、荀氏集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士鞅正酝酿着凑成新版的“三家联盟”,于是士鞅将目标锁定在尚未遭遇过任何大风大浪的赵鞅的身上。
士鞅对赵鞅软硬兼施,迫使赵鞅归附于范氏、中行氏麾下。
但是士鞅在韩起死后如何拉拢赵氏已经难以考证,只能从史料的点滴中观测。
有一次,士鞅的三个儿子前往赵家拜见赵鞅,贪玩的赵鞅正在因一件小事而发愁:赵鞅爱在园里骑马,但园内树木茂盛,不便于骑马。范家三少爷到来便想着为赵鞅解决难题。长子说:“这种事,明君不问也不做,昏君不问就去做。”次子回答:“想让马走得畅快,就要劳动百姓来砍树。您如果爱惜民力就不要爱惜马足,爱惜马足就不要爱惜民力”。
小儿子(疑为士吉射)胸有成竹:“我有一计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让百姓享受三次恩德:
您先令百姓上山伐树,马也就有用处;
随后,开放您的园子,让百姓看见里面有很多树,山远而园近,百姓自然乐得来伐园子里的树,百姓一定很高兴;
上山道路崎岖,来园子道路平坦,百姓又会高兴;
树砍完后,低价卖给百姓,百姓还要高兴一次。”
赵鞅大喜,立即依计行事,不但问题迎刃而解,百姓也拍手称快。
士吉射对自己的妙计也十分得意,回去告诉了母亲。
不料其母感慨:“最终毁灭范氏的人,一定就是这孩子了!少年轻狂,炫耀自己就不去施德,干这种哗众取宠之事,岂能长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